叶明杰能量学公益...吧 关注:77贴子:398
  • 13回复贴,共1

如何避免行菩萨道误成天乘法(求生天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避免行菩萨道误成天乘法(求生天道),文章有点长,有缘者自行参考。
什麼是究竟了义的菩萨道,「从不求终结而发上求下化之心」。至於何时成佛?已入无功用心了,还那来这个问题呢?
请参考 果煜法师的观点
从菩萨道到成佛今天这题目的内容,有部分已在网路上,以〈罗汉菩萨与成佛〉发表过了。不过写那一篇文章,乃是还在瑞芳闭关时;而目前的想法,有些已经不一样了。各位如有兴趣的话,可把今天所讲的跟网路那篇,对照看看,便知其中的差异。
大乘与小乘关於这题目,主要还是为处理一个老问题,就是大乘与小乘的问题。这问题在中国佛教,似乎已经定论了:反正小乘就是不究竟的,故小乘唯有回小向大,才是正途。可是我经过不断的思考与体验后,看法却与前述有很大的不同。
这非只是教理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学佛修行的终极目标:有人想:既打坐,就专心用方法就好了,干嘛牵扯到什麼大乘小乘的问题。事实上,如这问题你不肯定,则恐怕就会让你无法安心禅坐哩!因唯恐「自私鬼.焦芽败种.自了汉」的称呼,便会落到你身上来。
如更详细地论,既学佛修行,便得抉择发心.见地.法门与证量的不同。故从最初的发心,一直到整个学佛修行的最后目标,都会因为我们对大乘与小乘的看法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这问题,对初学佛者而言,似乎并不那麼切要;但过一段时间后,碰到很多抉择的时刻,这问题的厘清,就变得愈来愈重要了。
小乘乃求断烦恼.了生死:首先我们用传统的观点来看,小乘与大乘的差异。传统上认定,所谓小乘乃是发出离心,也就是唯求断烦恼、了生死。既现世的生命,本质上就不可能圆满。故修行的目的,唯求不受后有,永不再来这个世间受生。
大乘则为成佛.度众生.庄严佛土:至於大乘最后的目标,也讲得很明确,而为成佛.度众生。甚至净化娑婆世界,使成庄严佛土。
关於小乘的目标,乃比较容易理解。至於大乘的目标,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即牵涉到,我们对於「成佛」的定义—即我们对於「成佛」,到底了解多少?


1楼2015-03-05 21:30回复
    成佛的定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相信很多人於初开始学佛时,就已听到这样的定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要成佛,首先当得去觉悟,不只自己能觉悟,且要能帮助他人觉悟。当这自觉或觉他的程度,能做到圆满时,乃能成佛也。这个定义,很多人当已很熟悉。可是我们真明白了吗?还是有一些未发现的问题呢?
    福慧两足:其次,又定义「佛为两足尊」。这两足尊,最初只意指,为人乃是两足的动物。故人类中最尊贵.最尊崇者,即是佛也。而待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这两足尊,才被解释为福慧圆满的意思。
    释迦牟尼,圆满了吗?於是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就来省思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看算是圆满了吗?当然就自觉而言,他是圆满了;但是就觉他而言,却也未必。
    因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先於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后,才开始说法度众生的。而不是:先度化众生,待觉行圆满后,才示现成佛的。而即使於成佛后,才说法度众生;且这觉他之行,也没有圆满!事实上一直到佛涅盘之前,还是有很多人未受到度化。如果他当时就已觉行圆满,则我们应早已解脱了。
    故其在《遗教经》中,反是留下这句话:「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对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缘;这就算觉行圆满吗?我想「圆满」,应不只是如此尔。
    所以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看,他的觉行却没有圆满。除非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皆已学佛.觉悟.解脱,否则觉他之行,不得谓为圆满也。
    其次,从福慧两足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在一生之中,福德就圆满了吗?也不尽然。他还有好几次,因过去的业报现行,而产生一些身心不调适的状况。因此不管是从觉行圆满,或福慧两足的定义来看,释迦牟尼佛都未圆满也。
    而如就圆满的需求来看,则根本不可能圆满的。因为从缘起的观念来审思,既一切法皆互相牵涉,则有一法不清净,即意谓佛也未圆满也。
    所以若要待一切圆满,才能成佛;便就根本不可能成佛了。这是第一点,我们对成佛的定义,其实是有很大瑕疵的。
    成佛的机缘三大阿僧只劫成佛:其次,在大乘经论里,都说到一位众生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成佛,乃必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这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不管怎麼算?但对每位众生而言,皆如此也。
    若众生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於是如这说法确立的话,则众生若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而在经典上,也常说到:佛说法后,七万二千天子同发菩提心。於是既这麼多众生,同时发心;当於三大阿僧只劫后,同时成佛。
    然同一佛国世界中,又不许有二佛同时出世:可是不管在原始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里,又有另一种说法:在同个大千世界里,不可能有二佛同时出世。就像於一国土中,只有一个国王,而无两个国王。於是这便与前述相矛盾了:既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可是又不许两位众生同时成佛。
    或曰:一在此方成佛,另在他方成佛。或有人说:既不能在同个世界里,同时成佛;那就在不同的世界里,同时成佛吧!如很多经典授记成佛时,都是指在很遥远的他方成佛—那地方的众生都不能成佛,而只待我们这世界的众生去成佛吗?
    其次,既修行於此方,却成佛於他方,也因果不相应吧!因此所谓三大阿僧只劫成佛,却非这麼单纯。
    有曰:八地菩萨即能示现成佛。另外在大乘经论上,也说到:如已证得八地菩萨者,即能示现成佛。像《普门品》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中,乃有: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但何以此土从释迦佛涅盘后,至弥勒成佛五十七亿年间,竟无佛示现呢?而在大乘经典里,既有很多大菩萨,不只是八地、九地,而且是等觉、妙觉。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不都是等觉妙觉的菩萨吗?何以不示现成佛呢?而必等到五十七亿年后,再由弥勒菩萨来示现成佛!
    是不慈悲,或因缘不具足呢?还是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所以不能示现成佛呢?
    所以即使每部大乘经典,都一再劝说:当发菩提心,当修菩萨道,就是为了将来成佛。但既五十七亿年间,不可能有你;也贤劫千佛名单里,不会有你。你何不算算,到什麼时候,才轮到你成佛呢?
    在大乘佛教里,曾这样公开质疑的,倒未听过!一天到晚劝勉成佛,结果却只是无限期的空头支票尔!


    2楼2015-03-05 21:30
    回复
      正见圆满,不是终点之意:因此我们必须对「云何成佛?」这个问题,重新检讨。如前定义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福慧圆满」才能成佛。但圆满,却非终点之意。
      很多人都会把一个工作做完了,便称之为「圆满」。禅七七天结束了,不管有没有开悟,皆是圆满了。而佛七七天结束了,不管有没有证得一心,皆是圆满也。
      反正事情能有个终结,便算圆满了。所以每个人於下意识中,就是期待能有个最后的终结。我们修行,不管要修到什麼时候,但总会有终结的。於是乃为已圆满故,所以成终结;还是因企求终结,所以憧憬圆满呢?
      事实上,既生命是缘起的,而缘起即不可能有终结也。所以不管是为已圆满故,所以成终结;还是为终结了,而称之为圆满,都是不合理的。
      所以设想修行有个终点,且名为成佛;而成佛时,便一切皆已圆满了。却只是一般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心有分别取舍,便不可能圆满矣!因此若谓必圆满,才能成佛。但从事相来看,乃不可能圆满也。由是圆满,乃是从「心法」上论的。何以故?若心不再分别.取舍,即是圆满也。
      而凡夫众生,却都是用分别取舍的心,来企求圆满,故乃如缘木求鱼,而终不可得。因此释迦牟尼佛圆满了吗?既佛已断除一切分别取舍之心,故那还有这个问题呢?所以既佛已圆满了,也八地以上的菩萨,都圆满了。
      不以『自性见』,来意会圆满:既凡夫俗子是从事相,来论圆满;则这圆满,其实是带有「自性见」的意味。有一个终极目标,一个永恒的境界,可称为圆满。这即是「自性见」也。故除非我们对於缘起的空义,能深入了解,否则要跳脱出自性见的樊墙,还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诸法无我,谁来成佛呢?其次,三法印中既已确认「诸法无我」,那还有谁来成佛呢?所以若以成佛为修行的目标,即表示「我」见还在,故我可以成「佛」。
      所以愈想成佛,即代表其我见愈固执。而如我见全去除后,便连这个问题都不存在矣!尤其众生所谓的成佛,都是从「报身」去设想的;於是这不只我见昭昭若存,也身见梗梗如山哩!
      因此,若无始以来的「我见与自性见」不彻底消除的话,连开悟解脱都谈不上,更何况成佛呢?所以结论很明确:愈有心成佛者,便愈成不了佛也。对於这个结论,我们可在《法华经》中找到印证。
      在〈化城喻品〉里,乃说到「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事实上,这段文字有点瑕疵,其应是:「大通智胜菩萨,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於是大通智胜菩萨,便继续安忍等待。「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猷不在前。」
      为什麼坐了那麼久,而佛法犹不在前呢?因为愈有心成佛,便愈成不了佛。这种情况就像禅宗所谓:不能将心待悟。你愈等著开悟,便愈不能开悟也。所以前之「破魔军」者,顶多是破外魔,而未破内魔。而内魔者,即是想成佛之心也。
      所以,若以成佛为诉求,而行菩萨道。其实不只不能成佛,连菩萨道都会变质的;因为这乃是由「我见」而主导的。
      示现成佛既诸法无我,谁来示现呢?因此下面我们更得要来处理这个问题:既诸法无我,谁来示现成佛呢?我们过去的观念,认为有一位菩萨,他因众缘成熟了,便示现成佛。这还是用「有我」的「分别心」去设想的。但若从诸法无我的道理去思惟,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法界净因缘成熟故,示现成佛:所谓法界因缘成熟,就像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会有孔子—亦即思想的统合者,这样的人物出现。他姓什麼倒不重要,但一定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这就像希腊的文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也会有苏格拉底的现世一般。
      同样,从中国周朝的封建制度,发展到最后,也必然会产生大一统的帝国。完成这任务的人是谁呢?乃秦始皇。而这情况又像罗马,也会产生像凯萨大帝这般的人物。
      同理,若法界中众生的道心坚固,疑情浓烈,便会有众生示现成佛。我们不需要从「个体化」的思想,去追问他最初如何发心?经过什麼历程?而最后终能成佛也。
      法界本是一心,故只示现成一佛:於是既以法界净因缘成熟故,示现成佛。则为法界本来一心故,只示现成一佛。
      问:云何法界本来一心呢?答:为缘起无界限故,尤其既清净心,乃是就「性」而言,当更只有一心。
      由是既法界唯一心尔,则於一心中,当只可能示现一佛,而不可能示现二佛。
      因此我们再回头省思: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菩萨,为什麼不示现成佛呢?乃为法界净因缘不具足故。那法界净因缘,何时能具足呢?若众生的善根成熟—亦即道心坚固,疑情浓烈,法界净因缘乃能具足。
      於是为舍利弗.目犍连等之善根淳熟故,感应得释迦成佛:所以我们既可说是因释迦牟尼成佛了,所以来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众生。反之,也可以说:为舍利弗、目犍连、迦叶尊者等众生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感应得释迦牟尼从兜率天下降示现成佛。在缘起的世界里,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而非那个是主导的,那个是附从的。
      众生的善根何时成熟?也是菩萨生生世世教化的结果。至於众生的善根,何时成熟呢?既可以说是:菩萨生生世世教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文明发展到那阶段,自会有这种需求。
      关於从文明的发展,而对应有成佛的可能,这问题已於〈问世间,情为何物之三〉说明过了。现不反复,若有兴趣者,可回头再去参考那资料。
      若善根的众生已度化了,佛又示现涅盘矣:以文明的演进,却不像西方人所想像的,唯沿著直线继续上升;而是像波浪一样,当上升到极点后,便又开始下降矣!而下降之后,众生的善根乃愈来愈差,故这时佛又示现涅盘也!
      所以我们不能用「个体化」的思想,去设想:有位菩萨,他成佛了,或示现涅盘了。而当从整个法界的众因缘去考量。
      譬如云起云散.本无来处与去处:我因为住山的关系,常有很多机会看云—云未必是从远方飘来的。通常於朝阳下,慢慢将地面的露水蒸发了;当蒸发到天空,到某程度后,便凝聚成云。故有一朵朵的云,呈现在蔚蓝的天空中。而这些云,如天气好,便可继续上升扩大,最后又消失而化成水蓝色的天空。其从聚到散,约几小时的时间。所以云从那里来?云往何处去?其实它没有来,也没有去。只是因缘成熟了,它就出现也;因缘分散了,它又消失矣!
      同理,佛的示现亦然。所以我们不必指望:我要很努力去修行,以待三大阿僧只劫后能成佛。以这还脱不出「我见、自性见」的思考模式。
      所以在《圆觉经》里,有一段经文:「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於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既脱不出「我见、自性见」的思考模式,这便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而根本不可能证入如来寂灭大海的。所以一切众生,先别奢想成佛,还是先断无始轮回的根本,再说吧!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因此从究竟了义来看,心想成佛,就已是颠倒了;那堪更问:何时成佛?连问题都问错了!还能有什麼答案呢?所以谓:三大阿僧只劫后成佛,也只是大乘的异方便吧!


      3楼2015-03-05 21:31
      回复
        大乘的异方便因此讲到这里,我们只能说:以『成佛』为目标,而诱导众生来行菩萨道,只算是大乘的「异方便」尔。如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因为那位学佛者,不想成佛呢?
        对学佛者,是否都想成佛的问题?倒让我联想到一个公案:
        洞山谓云居道膺禅师曰:「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师曰:「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山然之。却未必每个学佛者,都想成佛也。
        问:这异方便的最后目标,是生死烦恼的解脱吗?
        答云:以后期大乘之不断诋毁阿罗汉为焦芽败种来看,其最后目标却不在解脱也。
        如果这异方便最后的目标,也是为了让众生能断烦恼、了生死,这还不失为善巧方便。但我认为大乘的异方便,却不是单纯地为了「断烦恼、了生死」而已!
        我们看大乘佛教的发展,在早期时对於阿罗汉,还是相当地尊重;而后愈发展,就愈贬损阿罗汉。到最后,乃如《维摩诘经》说的:
        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於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宁可犯五无间罪而入地狱,也不要变成阿罗汉。这对阿罗汉还不够诋毁污蔑呢?故言下之意,乃谓它最后的目标,其实不在解脱也。
        问:既成佛不可得,解脱无所求,何以为大『乘』呢?所谓「乘」,乃谓能到彼岸也。而大乘,究竟欲达那个岸呢?
        大乘情结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在中国佛教的系统中,却少有人能作正面的省思。为什麼?
        北传的子孙,能避免於中国情结和大乘情结者,乃凤毛麟角也:因为我们都认为既是北传佛教的子孙,当就应顶礼、膜拜大乘佛教。故认为既中国佛教才是最好的;也大乘佛教才是最究竟者。
        所以今天要论真正的佛法,首先得避免於中国情结与大乘情结。以北传佛教,其实是经过中亚细亚,才传到中国来的。而中亚细亚那一带,因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以生活不安定,故不可能发展出很精致的文化。
        所以佛法必须作了相当程度的调整,才能适应於游牧民族。故再传到中国的佛教,已不是道地的原始佛教。因此除非我们能够避开中国情结和大乘情结,否则没办法去探讨真正的佛法是什麼?
        虽从大乘入门,但修行体验,却更相应於原始佛教:对於这一点,我乃能有比较深的体会。既在中国学佛,多是从大乘佛教入门的。但是在我多次的修行体验中,却更相应於原始佛教的风格。
        於是因於我对原始佛教的了解,以及在修行上的体验,对大乘便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下面首先来探究大乘的起源:


        4楼2015-03-05 21:31
        回复
          大乘的起源继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之发展而来
          首先它是源於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延伸而继续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佛说法乃是应机说法,今天碰到什麼因缘,就讲什麼法;而不像哲学家,先建立好一个架构,然后顺著架构慢慢铺演。因此虽说法四十余年,一般人却看不到佛法的全体。
          而等他涅盘之后,所说的法才慢慢结集,成佛教经典。而后更由专精的论师,来作归纳与统合,故能一览佛教的全体。然又因每位论师统合的结论不同,故形成部派佛教也。
          於是再由部派佛教,更分析、统合,最后终能开展出大乘佛法。因此虽大乘佛法的根本还是在原始佛教,但它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既分析得更精辟,也架构得更宏伟。
          目前学术界通称大乘有三学:首先是般若中观学,其次是瑜伽唯识学,第三乃真如心性学。这三种学说,虽非大乘所独有的,但在大乘中,乃能发挥得更宏伟精湛。因此这一部分的大乘佛法,我们还是不能不予以崇敬赞叹。
          大众部的兴起其次,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过程中,初先分成上座部与大众部,而两派因道风不同,故有一些争议:
          重律与重法之诤:如传统上说,上座部乃比较重视持律,而大众部比较重视法义。而两者之中,重律的道风,当然是比较简单;因为律文乃是很明确的。
          而重法的道风,就没那麼单纯了!此为除非已在修行上,曾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否则但凭思惟,却未必能掌握到解脱的心要。而如只注重思惟.理解,便很容易产生一种弊端:就是眼高手低,脚跟不著地。就像大乘许多经论都说「本来成佛」,结果听了老半天,还是凡夫一个,因为根本没有实证的功夫啊!
          所以如未解行并重,且有真正的体验;而只是从义理去会意,这光说不练,其实还不足称之为「重法」也。
          保守与新进之间:既上座部因为重律,所以比较保守;而大众部因为重法,所以比较新进。其实,保守不一定就是错的;而新进,也未必更高明。主要在於法,能否相应?以及在修行上,能否更有效率?
          所以问题的焦点,还是得回归到:对法的确定,对法的修持契入。否则,只在保守与新进间琢磨,我认为没有意义。
          量化与俗化之间:既称为大众部,就意谓著人比较多。但人多,就一定是好事吗?且未必,因为这又牵涉到「量化与俗化」的问题。
          如众生界中,有善根者却不多;於是为了广度众生,当然得用更多的方便。而更多的方便,就不免有俗化的倾向。因此量化与俗化,其实很难分舍,愈想量化,就愈得俗化。这情况看台湾佛教的诸山头,便很清楚。
          正法.像法.末法的结局:既大众部能兴起,即意谓著佛教不得不走上「量化与俗化」的路途。因此於经典上谓:有正法、像法、末法的阶段。故为既大众部兴起,即很难避免於将从正法而变成像法,甚至从像法而变成末法。这是讲到大乘佛教的第二种起源,我认为大众部的兴起,其实是带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5楼2015-03-05 21:32
          回复
            希腊的影响大乘佛法,多少曾受希腊的影响:大乘佛教的第四种来源,我认为是受到希腊的影响。在目前的史料上,说亚历山大在西元前三二五年,东征到印度。虽未将印度征服,但由於文化交流的关系,多少会对印度宗教有所启示。
            以西元前三二五年,也就是在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二百多年。而目前学术界的说法,乃谓大乘佛教是兴起於佛灭度后五百年。也就是於亚历山大东征印度,二百多年之后产生了大乘佛教。
            目前学术界已公认,佛像雕刻曾受希腊风格的影响:我们知道希腊时代,最精湛的艺术就是雕刻,而且是人像的雕刻。於是佛教乃把他们雕人像的技术,转移成雕刻佛像。佛教本来是不雕任何形像的,可是受到希腊影响后,却变成每一间寺院都有雕像了。
            至於对宗教的影响,目前尚待研究中:既佛像的雕刻,是受希腊影响。至於宗教,应也会受到希腊哲学、希腊人生观的影响。以菩萨道的风格,既不同於原始佛教,也不同於传统的印度宗教。故其受外来宗教的影响,乃昭昭自明者也。
            以原始佛教和印度传统的宗教,大致都是以了脱生死为主要目标。而大乘菩萨道的风格,不只不急切於了脱生死,而且还洋溢著对生命的热情,这是在印度的传统宗教上,不可能有的。故其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这外来的文化,最可能的乃是希腊文化也。
            以希腊人多对生命洋溢著热情,而且他们更重视的不是来生,而是当生。虽目前,这还未在学术界上,能找到更多的证据与回应。但我相信於未来,必会有更多的人乃从这样的观点,去重新省思大乘佛教的由来。
            菩萨道以上,也非全盘否定菩萨道:从前面讲到这里为止,好像我是全盘否定菩萨道,说它是天乘,说它受希腊的影响,说它受大众部的量化与俗化。但其实,我并非全盘否定菩萨道。
            菩萨的原意,乃觉悟众生;未觉者求觉,已觉者觉他:因为我们皆知,菩萨的原意就是菩提萨埵,而菩提乃是觉悟,萨埵为有情,或说是众生。故觉悟众生,即是菩萨也。
            所以若未觉悟者,而求觉悟;或已觉悟者,更帮助他人去觉悟。这以「觉悟」为主要诉求的菩萨道,才符合佛法的本意。因为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故佛教,即是求觉悟的宗教。然若把菩萨道,解释成广度众生,那就已落入天乘的陷阱中。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即是菩萨道的典型:由是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从是一位王子,而看到生老病死,便为求觉悟生命的真相,而不惜以王子之身而出家、苦行。这一切乃为求觉悟尔。
            而既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后,即随方游化而说法度众生。故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即是修学菩萨道的典型。
            於是从未觉悟而求觉悟,从已觉悟而弘传禅法,便是修禅者的典范。因此我再三说到,禅法的修学与原始佛教的道风,其实是最相应的。


            7楼2015-03-05 21:33
            回复
              切勿诽谤大乘!
              菩萨的境界非凡夫所知!


              9楼2015-03-31 01:01
              回复
                五种见惑: 身见(执著身体为实有,并对与"我"相关的东西产生眷恋执著)、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等)、邪见、见取见(固执自身的恶见等,以为最胜)、戒禁取见(固执不合理的禁戒等,以为最胜)。
                其中见取见,为一切大哲学家,知识分子,"佛学家"所易犯.
                佛遗教经云: 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喜欢小乘,就好好修小乘.但切勿妄加评论大乘佛法.谤佛谤法的果报不是好玩的.


                10楼2015-03-31 07: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