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这场作战的指挥官,木村昌福少将(后晋升中将)
开驱逐舰的人能被人记下来的不多,这位木村昌福几乎是唯一的一位,不仅是因为他有一撇挺有个性的胡子,还因为在那部电影《基斯卡,太平洋奇迹的作战》中的“大村少将”就是他,出演的是有名的三船敏郎。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b9502b01a178a82ce3c7fa8c602737f/aefbdfeef01f3a2974462db29d25bc315d607c6b.jpg)
(《基斯卡,太平洋奇迹的作战》的电影海报)
其实战后木村昌福剃掉了胡子,在山口县的防府开了一个制盐公司,除了公司的人之外,外人都不知道这位原来是海军中将,连他儿子都是看了电影以后听人家对他说“那大村少将就是你爹(电影中用了化名,主人公大村的原型即为木村)”时才知道他家那好好先生的老爹原来还这么牛过。
木村昌福开这个制盐公司就可以看出木村为人真的挺仗义。木村是静冈人,按理说败战了就应该回老家,可是他最后的职务是海军通讯学校校长兼海兵防府分校校长,打了败仗像木村这样的将级军官好歹能分到个闲职养养老,但那些原来的部下就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于是他就在防府把这些部下招集起来开一个制盐公司混口饭吃。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4fd35b8e82b9013dadc33b438ca97e/b641bb1f3a292df5ba4d5469b8315c6035a8736b.jpg)
木村昌福近照,嗯,这胡子的确挺引人注目的
太平洋战争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处分那些不会打仗的大官的时候经常是弄到海兵去当校长,珊瑚海海战时率领第四战队畏战不前、被四架美帝飞机耍的团团转的井上成美受到的处分是去当海兵校长,莱特湾海战时事实上是敌前逃亡的栗田健男受到的处分还是到海兵去当最后一任校长(要说栗田中将,此人别的本事没有,逃跑的技术倒是一级棒,仗还没打就先研究逃跑顺序和逃跑路线,而且边逃边高升,一直做到中将,以后可以专门写一篇科普)。有人开玩笑说,可能这是因为知道反正海兵也没有用了,随便哪个废物当校长都无所谓了。
但是木村昌福当防府分校校长不属于这类,而是属于高升,木村能升上中将可不容易。
木村昌福出身于1891年12月6日,爹叫近藤壮吉,是个律师。因为他母家无子,昌福生下来过继给了母家,这才姓了娘家的木村。他亲哥叫近藤宪二,海兵40期的,官至大佐,1940年病故;弟弟近藤一声是海兵50期的,轻型巡洋舰神通号副长,在科隆班加拉海战中战死,追授大佐。
木村昌福出生后的少年时光,正好是日本打赢甲午海战,全国振奋的时期,他本人估计也受了这个影响立志当一名大海男儿,于是进了江田岛海兵学校,他是海兵41期的,和田中濑三,草鹿龙之介,最后负责瓜岛撤退行动的桥本信太郎都是同学。进校时的吊床号是120人中的84名,好歹算个中不溜,但这位冥顽不化不受教诲,到毕业时的吊床号居然是118人中的107名,基本是个吊车尾!
这样的学习成绩当然进不了海大(日本海军大学校,旧日本海军培养高级军官的学校,从海军大学毕业,在海军也算是出人头地的重要条件之一了,可以说旧日本海军高级军官几乎都读过海军大学。而且海军大学校很难考,据规定海军兵学校排名在前20%的人才有资格报考,还不一定能考上),按理讲木村昌福不可能晋升将军的,而木村昌福应该也没有想过晋升,但有人就是天生有当将军的命。1923年9月2日关东大地震,木村昌福大尉当时是鱼雷艇“鸥”的艇长,那天是星期天,外出的军官不少,而木村立即回到了驻地,把鱼雷艇开出来当交通艇,在东京和横须贺之间运送高官和物资。这艘区区150吨的鱼雷艇,居然成了当时东京湾上唯一的交通工具,而飘满垃圾的东京湾,还余震不断的码头,使得木村昌福的操艇技术成了传说中的东西,坐过他的鱼雷艇的高官们都知道木村是个操艇高人。毫无疑问这次异乎寻常的经历使木村在政府和军队上层受到了重视,他以后的晋升之路如此平顺,也隐隐的能看见当年在大地震中所救的那些“贵人”的影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5a447cebd014a90813e46b599763971/d2b071292df5e0fec296717d586034a85fdf726b.jpg)
木村踏上发达之路的因缘际会:关东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