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愉快的寒假结束了,孩子们又回到了学校。校园生活,安全第一。老师除了教书,也有看护孩子安全的责任。孩子舒心,家长放心,老师就不能松了安全这根弦。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安全教育,也多次获得当地教育局评比颁发的“平安和谐校园”荣誉。作为多年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负责老师,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1.加强安全教育。举办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板报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危害,将安全意识扎根于脑中。组织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工作无小事,要从细处加强管理。意外多发生在课余和活动时间,老师要善于在这些时间段开展细致入微的管理。课间十分钟、午休、上学放学、体育课、卫生扫除等时间,有老师的监护,有助于降低安全隐患或及时处理意外状况。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通过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的认识,争取家长对老师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保持常态化联系可借助家校沟通工具,比如目前深圳很多中小学使用的“班班”,特有的家属功能让老师可以向孩子的多位家长同步发送紧急通知,避免出现单个家长未及时收取信息耽误事情的情况。
4.重视心理健康安全。学生心理健康很容易被老师忽视,老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并及时疏导化解,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1.加强安全教育。举办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板报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危害,将安全意识扎根于脑中。组织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工作无小事,要从细处加强管理。意外多发生在课余和活动时间,老师要善于在这些时间段开展细致入微的管理。课间十分钟、午休、上学放学、体育课、卫生扫除等时间,有老师的监护,有助于降低安全隐患或及时处理意外状况。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通过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的认识,争取家长对老师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保持常态化联系可借助家校沟通工具,比如目前深圳很多中小学使用的“班班”,特有的家属功能让老师可以向孩子的多位家长同步发送紧急通知,避免出现单个家长未及时收取信息耽误事情的情况。
4.重视心理健康安全。学生心理健康很容易被老师忽视,老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并及时疏导化解,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