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本线装书”
昨天,我在乡下,路过陈村,同行有人说陈村有梅花,我在吧里也见到有人发贴,貌似挺不错的样子,几个人就问了路拐到了北营村看梅花。
梅花很漂亮,香气沁人。我拿起手机拍照,完了下意识浏览贴吧时,看到昙花发的贴子《才子线装书去世》,急急打开贴子,垣曲吧的才女一本线装书,【半壁玲珑】散文集的作者张爱玲与2015年3月9日下午去世,年仅44岁。
突然一下就感觉不好了,抬起头时,梅花还是一样的梅花,有红有白,原先感觉的俏立枝头,却突然冷峻许多,带着几分无奈和悲意。
原先在贴吧里看到一本线装书的时候,惊叹于她文字的细腻和朴实,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真情实感,虽未谋面,却也零星知道她是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垣曲籍老师,心里也增添了一些敬意和亲近。
初次的交集是在那年冬天,在尖角村村口的饭店,朋友叫吃饭,我有事耽搁,去得迟了一些,待去了以后,朋友介绍这位是一本线装书,瘦瘦小小,精精干干的,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但眉目间流露出几分智慧和才气,与我想像中的线装书并不十分相像。简单的点头致意,一桌人随意乱侃。我生性不擅言谈,与人交流有时总是喜欢抬杠,朋友大多知道我性格也不以为意,陌生人因为不熟悉也不与我一般见识。但线装书却总是抓住我语言间的弊病针锋相对,丝毫不让,我反驳几句时,却也总是落下风的多。心想此女子真不简单,言辞锋利而又博学多识,然而一点都不宽容大量,未免有点美中不足。现在想来,我一个大男子,腹诽一个小女子不大度,实在是汗颜。
然后,就好久好久没见过面了吧。
偶尔在贴吧里回回她的贴子,调侃几句或者打击几句,她也同样在我的贴子里说几句不中听的回复。时间久了,我明白,她和我一样,都是真性情的人,不喜欢作假,想什么便说什么,讨厌那些虚伪的客套和言不由衷的赞美。
再后来,听说她不在外地教学了,回来了。还想过,有空的话约时间见见,聊聊,但琐事缠身,一拖再拖,终是无缘。
再再后来,就突然听说她得病的消息了。看她《半壁玲珑》的问世,贴吧里吧友对她的祝福,浏览她空间里对生病看病期间的种种描述,心下戚戚,几次落泪。
12月4日,约了布衣,去了她的家里。
屋里简单干净,病中的她憔悴,声音也显得有些无力,但是说出的话却充满着自信,没有一点悲哀和忧怨之气。虽然我和布衣都觉得有些沉重,她总笑容满面,给我们讲孩子的懂事,讲丈夫的关爱,讲独自一人在北京看病时的趣闻。虽在病中,她记忆力也是蛮好的,谈起往事,连一些细节也讲得十分清楚。让我和布衣钦佩不已。
生命有长有短,看破人生的能有几个?都说人要豁达,能笑谈自己生死的又能有几个?
痛哉!一本线装书,病魔无情,夺去你的生命,但友情长存!
哀哉!张爱玲,天嫉英才,匆匆一生,却留给我们无尽思念!
悲哉!《半壁玲珑》,文如其人,捧卷读之,泪流满面,憾之!
昨天,我在乡下,路过陈村,同行有人说陈村有梅花,我在吧里也见到有人发贴,貌似挺不错的样子,几个人就问了路拐到了北营村看梅花。
梅花很漂亮,香气沁人。我拿起手机拍照,完了下意识浏览贴吧时,看到昙花发的贴子《才子线装书去世》,急急打开贴子,垣曲吧的才女一本线装书,【半壁玲珑】散文集的作者张爱玲与2015年3月9日下午去世,年仅44岁。
突然一下就感觉不好了,抬起头时,梅花还是一样的梅花,有红有白,原先感觉的俏立枝头,却突然冷峻许多,带着几分无奈和悲意。
原先在贴吧里看到一本线装书的时候,惊叹于她文字的细腻和朴实,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真情实感,虽未谋面,却也零星知道她是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垣曲籍老师,心里也增添了一些敬意和亲近。
初次的交集是在那年冬天,在尖角村村口的饭店,朋友叫吃饭,我有事耽搁,去得迟了一些,待去了以后,朋友介绍这位是一本线装书,瘦瘦小小,精精干干的,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但眉目间流露出几分智慧和才气,与我想像中的线装书并不十分相像。简单的点头致意,一桌人随意乱侃。我生性不擅言谈,与人交流有时总是喜欢抬杠,朋友大多知道我性格也不以为意,陌生人因为不熟悉也不与我一般见识。但线装书却总是抓住我语言间的弊病针锋相对,丝毫不让,我反驳几句时,却也总是落下风的多。心想此女子真不简单,言辞锋利而又博学多识,然而一点都不宽容大量,未免有点美中不足。现在想来,我一个大男子,腹诽一个小女子不大度,实在是汗颜。
然后,就好久好久没见过面了吧。
偶尔在贴吧里回回她的贴子,调侃几句或者打击几句,她也同样在我的贴子里说几句不中听的回复。时间久了,我明白,她和我一样,都是真性情的人,不喜欢作假,想什么便说什么,讨厌那些虚伪的客套和言不由衷的赞美。
再后来,听说她不在外地教学了,回来了。还想过,有空的话约时间见见,聊聊,但琐事缠身,一拖再拖,终是无缘。
再再后来,就突然听说她得病的消息了。看她《半壁玲珑》的问世,贴吧里吧友对她的祝福,浏览她空间里对生病看病期间的种种描述,心下戚戚,几次落泪。
12月4日,约了布衣,去了她的家里。
屋里简单干净,病中的她憔悴,声音也显得有些无力,但是说出的话却充满着自信,没有一点悲哀和忧怨之气。虽然我和布衣都觉得有些沉重,她总笑容满面,给我们讲孩子的懂事,讲丈夫的关爱,讲独自一人在北京看病时的趣闻。虽在病中,她记忆力也是蛮好的,谈起往事,连一些细节也讲得十分清楚。让我和布衣钦佩不已。
生命有长有短,看破人生的能有几个?都说人要豁达,能笑谈自己生死的又能有几个?
痛哉!一本线装书,病魔无情,夺去你的生命,但友情长存!
哀哉!张爱玲,天嫉英才,匆匆一生,却留给我们无尽思念!
悲哉!《半壁玲珑》,文如其人,捧卷读之,泪流满面,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