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吧 关注:833贴子:9,488
  • 6回复贴,共1

洪承畴二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洪承畴二事》,清刘献廷所著文言文作品,收录于《广阳杂记》中。


1楼2015-03-11 22:38回复
    原文:
    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2楼2015-03-11 22:39
    回复
      2025-05-13 03:51:48
      广告
      ①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
      ②数:数落
      ③旗下:指清朝。
      ④为:替,给
      ⑤走:跑
      ⑥以:用
      ⑦疾:快速
      ⑧走:逃跑
      ⑨执:拘留
      ⑩之:代词,代“黄石斋”


      3楼2015-03-11 22:39
      回复
        译文:
        洪承畴进入北京后,他的母亲还活在人间。他把他的母亲从福建迎接到北京后,他母亲一看到他就非常愤怒地责骂他,用自己的手杖打他,一一数落他没有为国捐躯的罪过,说:“你把我接来,将要让我成为清朝的老婢女吗?我把你打死,是替天下百姓除害。”洪承畴快速地跑掉了才没有打到他。他母亲就雇了船回南方老家去了。黄石斋先生被清兵抓住了,然后关押着。洪承畴前去看他,黄先生闭着眼睛不看他。洪承畴出来后,黄先生拿起笔来迅速写下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原来“成仇”和“承畴”正好同音。


        4楼2015-03-11 22:40
        收起回复
          对联涵义:
          上联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下联以谐音嵌入洪承畴的名字,意思是说,史可法精忠报国(守扬州,以身殉之),历史会记下他的功劳从而流芳百世,虽然没有能够成就功业却始终是可以被后世效仿的。而洪承畴却没有能够以死报国,反而成为天下人的仇敌。对联运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5楼2015-03-11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