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心教吧 关注:11贴子:161
  • 12回复贴,共1

【读心术】概述、基础,以及几个分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5-03-14 16:16回复
    首先介绍读心术。
    读心术源自东方文明,其实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修心的副产品。
    众所周知,修行容易走火入魔,所以需要修心,来磨练心境和提高意志。
    在修心的过程中,修士会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能感觉到周围人的心理,所以读心术就诞生了。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验心理。要达到2个要求,就可以感觉到其他人的内心。
    1、不进入情绪,可以冷静的看待自身欲望变化。
    2、有对方的相同经历,否则不吃葡萄不知道葡萄酸,只有感觉,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嗯,最后加入易经的五行、八卦算法,就算是术了,否则只是读心,算不得读心术。
    近年,西方心理学的传入,带来了新的读心术观念,也与传统的读心术产生了对比。
    1、东方读心术,注重自身感知。
    2、西方心理学,注重对方心理变化。
    下面介绍本人经实践总结的普及读心术的步骤


    IP属地:浙江2楼2015-03-14 16:17
    回复
      读心术最普通的是态度,代表学科是肢体语言,西方行为心理学已经有了比较周全的观察描述,这里不累述。
      最近出现的微反应,是行为心理学的升级,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对肢体语言感兴趣的,可以看姜振宇写的《微反应》,了解肢体语言的本质和观察重点。
      在人们熟悉肢体语言后,发现同样的肢体语言,很多时候表达的含义不同,如同样的姿势,不同的表情,含义不同,所以开始研究表情。
      这方面,达尔文是老前辈,著作《人类与动物的表情》,到现在也是表情研究者必读的经典。
      最近的著名科学家是美国的保罗、艾克曼,微表情的创始人,他走访40几个文明,包括原始部落,证明人类的7大通用表情,并且开发了FACS系统,应用在一切与面部相关的领域,如司法、动漫、影视、化妆等。
      艾克曼博士的《情绪的解析》,是微表情必读刊物,同时《FACS》是微表情学习必读的、唯一的基础教材。
      然后是中国传统的相术,不过,我确实承认相术的糟粕太多,不宜新人学习。只有把相术中各个含义还原到心理层面,才能学习,否则真的成算命先生了。心理学也有读心术,可以说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例如色彩、衣着、习惯等,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解读结果定位极广,而且信息取材模糊不清,并且忽视特例性等等,甚至动用巴纳姆效应和冷读术。所以在我普及读心术时,这种情况曾经重点打击。


      IP属地:浙江3楼2015-03-14 16:17
      回复
        首先,读心术,取材必须准确,否则错误的取材只能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重点推荐微表情,系统学习AU。
        目前,只要能熟记AU的,基本可以自主分析视频,看到无数演讲背后的事情。
        然后是了解读心的目标——情绪。看《情绪的解析》,就很完整的观察整理,如果没有耐心,可以看每章总结。
        尽量多体验经历,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愤怒、悲伤等等,体验的越全,对读心术理解越深,甚至完全没有基础的人,经历够了,也是读心术大师。
        一个简单例子:大人总能轻易看穿小孩的把戏。阅历丰富的人,看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总是有深意的笑。
        下一步,开始讲解读心术的具体知识,如面部五官基础含义,特定经历在身体上的遗留,身体发育和基因影响等等。
        因为神经学知识比较深,而且国际研究资料有限,所以在平时灌输,不作为单独课程讲解。
        最后,也就是目前筹备的,如果讲解读心术。
        这里说明一下,读心术和前面介绍的知识有很大差异,也是最近在街上看路人发现的,读心术更重视心理状态,而微表情是观察人的即时情绪、态度。
        微表情是外部观察,读心术是内心体验,几乎在本质上无法兼容。
        这个难题正在攻克中,已经有了眉目。


        IP属地:浙江4楼2015-03-14 16:18
        回复
          最后说一下读心术的现实用途,题材来源与我的读心经历。
          首先,读心术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奇,因为读到的信息绝大多数是无用的,例如他对谁不满,要做什么,和谁谁处在什么阶段,谁强势等等,看似好玩,但天天看到这些信息,谁都会闹心,而且这些信息还是无关人的。
          其次,读取指定信息困难,基本只要对方不表现出来,就无法解读。利用相术等进行定位,也只能精确到某一类,无法确定。毕竟读心术是被动读取。
          不过,微表情出现了设计刺激源的方式获取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司法机构,实例可参考《非常了得》中姜振宇的方法。
          最后,读心术虽然大多情况无用,但满足条件,达到传说中的程度也是轻而易举,如瞬间解读对方一生,思维、行为方式,预判行为等等。
          最后强调一点,读心术是修心的副产品,心若止水才是根本,否则读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的投影。
          在读心术后期的几个应用中,就有通过投影解读目标的方法。
          嗯,还是说一个读心术的高级应用吧:心灵复制,复制对方心理,然后获得对方的技术、经验。用于偷师,效果非常好。


          IP属地:浙江5楼2015-03-14 16:18
          回复
            插一句:
            读心术系统分类很杂,而且没人整理过,这里简单说一些。
            一般流传的读心术,是静态识别,几乎没有涉及动态,更没有涉及心理变化,而读心术是要求做到的,并且对变化的诱因有足够了解,才能对心理进行预判。当然,一般人是依靠天赋解决这个问题,系统学习可能很麻烦。
            人的心理,很多时候是复合状态,例如悲伤的时候思考,一般来说里情绪为基线。
            人的行为和心理,是由无数小组组成,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整套动作,否则不会进入后面的过程,如果放大无数倍的话,和强迫症很相似,但人是注意不到的。
            读心术博大精深,希望各位能坚持学习,共同普及读心术。


            IP属地:浙江7楼2015-03-14 16:21
            回复
              十一,同学聚会,可能几天上不了,再写几个。
              8.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
              无论单肩还是双肩,都是安抚动作,属于安慰反应,是对内心不舒服的安抚,但与说谎无关,如果提到一个不舒服的事,同样会产生这个动作。
              9.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这个没问题,但应用时要注意找基线,因为有些人平时就是手脚冰凉,如果没有之前正常的皮肤温度做对比,就不能下结论。
              同时,还有多种原因会导致这种情况,一定要明确区分。
              哦,这个现象的条件是产生害怕,并且产生逃跑想法,才会有这种表现,条件缺一不可。
              10.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
              这个解释的稍微有些偏差,其实人在强调观点时都会眉毛上扬,这点很普遍,即使新闻联播主持也能看到。
              眉毛上扬有一个普遍特征:对事情已有大概结论或者完全不知道的惊讶,区分特征是信息输出还是接受。
              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这个得分情况。。。如果有人问我肢体语言多么准,我也会不屑。。。因为我打心底认为肢体语言在读心术里是最不准确的。
              如果非要说这条结论正确,那么就得区分是对什么不屑,是质问的问题,还是提问的人。
              12.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这个有点扯,在微表情里,是没有6——眼轮匝肌外圈的收缩,只有12——颧大肌收缩,这种表情称为假笑,这应为出处含义。
              这个翻译只针对剧情,在剧中是正确的,但并不是真实理论,如小孩,除了极特别情况,怎么笑也不会有鱼尾纹吧。
              13.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这个不说了,还是针对剧情,真实情况是在基线的基础上出现的表情,如果不对称,才“极有可能”装出来,典型例子如孟非。
              同时,单边嘴角上扬很正常,典型的轻蔑。
              大多数人的表情不说完全对称的,少数人是极不对称,所以上面这条理论,随意吧。
              14.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当你不相信你自己所说的话,这样使自己安心;
              这个也是针对剧情。。。生活中有多动症的、冻手的等等,情况非常多,这条理论要应用,必须加上限制条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手部出现摩挲的变化。
              后面的不说了,几乎全针对剧情当时情况有效,生活中完全无效,复制过来大家看看吧。
              15.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
              16.双手抱胸、退一步——肢体 抗 议,说明他的话不可信;
              17.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18.纵火案犯与强 奸 犯在动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记住两点,生活会更简单——
              19.重要的不是他是否撒谎,而是为什么要撒谎。
              20.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21.说谎者在说谎前会眼神飘移 在想好说什么谎后 会眼神肯定 如果你冷静的反驳 说谎者会再次出现眼神飘移 ~
              22、撒谎者面对一个提问,通常会先有点失措,然后借假笑的时间迅速思考,想出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然后异常坚定地回应。而且,会一直自言自语,越说越多,因为沉默的时候,他觉得别人还在怀疑他。


              IP属地:浙江9楼2015-03-14 16:28
              回复
                说一个简单的读心技巧吧。
                总体分4个部分
                脚尖朝向
                身体朝向
                面部朝向
                眼睛朝向
                仔细体会一下,4个步骤是逐步精细交流目标,并且是在前一个基础上的精细。


                IP属地:浙江10楼2015-03-14 16:28
                回复
                  最近很多人反映我说的术语太多、太专业,难以接受和沟通,我仔细回想下,确实这样。准备改善这种情况。
                  但真正的科学掌握读心术,或许几个博士头衔也是不够的,因为我收集知识和资料时,接触了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发现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存在问题,只有博士才出现对知识本源的探索和自主组合应用。并且读心术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这些都是难题。
                  一个好消息,通过大量的走访,读心术的模型已经确定,总有一天如同心理学、数学一样可以系统学习。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急,也多努力,读心术不是传说,是可以科普的。


                  IP属地:浙江11楼2015-03-14 16:30
                  回复
                    更新一套观察小知识吧
                    人在平时,按照对事情接受、分析划分,可以有4个状态,分别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性表现。
                    1、信息接受。如A对B说话,B在听,B基本表现出注意的状态,偶尔会出现扬眉、瞪眼等惊讶的典型特征。这个阶段就是不明白A要表达什么,保持关注。
                    2、A说完,B开始分析、思考,弄清楚A说的是什么,结合记忆和自身处境,对信息进行定位,经常会出现回忆、思考的特征,如皱眉、动眼。
                    3、B分析完A表达的内容,并且有了自己的观点,会在身体、面部出现表情,一般如厌恶、轻蔑、恐惧、愤怒、悲伤等,出现在此环节。
                    4、B总结语言对A表述,出现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进行辅助表达。
                    一般微表情出现在3阶段,4阶段可以看到当事人的真实态度。
                    而平时无人交流的时候,1、2阶段为主。


                    IP属地:浙江12楼2015-03-14 16:30
                    回复
                      你对这些有兴趣?那我教你算卦怎么样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15 1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