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太史公
顾三爷列传
顾三爷者,青岛即墨县人也。三爷也如何来到济南府,史家已无可考。三爷以中考成绩636之高分跌破众看官眼镜,而入三班。始任化学课代表。三爷常与羊皮,大圣,太史及后转入本班的晓东等鸡鸣狗盗之徒一丘而息。三爷生平最恨酸奶涨价,最喜欢和女生一起放学骑车回家。曾以“从老鼠磨牙想起的” 一篇演讲造成轰动,并对大圣以后“温馨地磨牙” 造成深远影响。曾在老师逼作业之下答曰:“俺中午还要洗头咧” 博得大家同情。
太史公曰:“要票的豆腐,豆腐皮,四喜辣豆腐,白玉豆腐,。。。豆腐干,豆腐渣” 10/10/2002
孙大圣世家
孙大圣者,济南章丘县人也。有大葱挺拔而不屈的性格。初中就读于济南四十中学。以627分考入附中。领到30元奖学金,买了副金属眼镜,颇为踌躇者也。大圣引起全班女生注意的是那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的演讲。遂入仕途之路,篡夺周婷的“支书” 之位。列位看官有所不知,大圣此公摔跤功夫十分了得。太史曾与大圣决战于附中东操场,结果太史啃泥而归。大圣后有篡夺曹晴晴附中文学社社长之职。高中后期为情所困,英雄难过美人关。
太史公曰:慷慨豪气求民主,冲冠一怒为红颜。
10/10/2002
海哥列传
海哥者,邢公海洋者也。太史认识海哥,还是在1990年孟夏,附中分班放黄榜,“邢海洋” 斗大的三个字在太史名字旁边。见面才知,海哥肩阔口方,猛男相十足。但内心丰富,思想纤细,忧思多多。海哥若大身躯,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右臂夹一书包,常低头从后门而入。海哥常给大家讲“连续统” 之类的超高等数学,与马宜腾“混沌理论” 遥相呼应。一日当荀芳莲老师问大家“can” 一词也作“瓶罐” 用,海哥举例,I can can the can into another can. (我可以把这个罐头瓶放在那个罐头瓶里) ,此等高深英语,我等愚笨,海哥重复数便都不懂。兄弟来了美国后,才悟出其意,只是难度之大,连美国人也不太会用。海哥后修炼于山大老校法学院。据说大学期间给东安写信长达十一页纸。
太史公曰:神道儿
10/10/2002
史宏伟本纪
史宏伟者,山东潍县人也。潍坊一中毕业后,浙大之志未酬,息身于山师数学系。此所谓英雄何必到长城,一入江湖岁月催。八六级大学生饱经中国社会之变化之沧桑,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以中长跑健将和数学系第一名的身份毕业。协师母王慧来到附中,任三班班主任。自始,兢兢业业,与子同袍,为人师表,以三班为家。三班在史宏伟老师的耕耘下,成了附中最耀眼的花圃。更以研读英文版“数学世界” 丰富视野。一只蚂蚁永远爬不到这根棍子的尽头,让我等弟子学会了“无穷” 的数学思想。三年寒窗,我等弟子无不受益良多,深感师恩浩荡,薪火相传。
太史公曰:桃李天下人未老,春蚕蜡炬照汗青。
10/10/2002
杨亮本纪
杨亮者,晶晶女士也。自高一便成为吾班物理老师。太史从小以为,天下的物理老师都是仙风道骨的中老年男者。哪里晓得是一位身着紧身裤的年轻女子?杨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给我们讲了个“姆潘巴” 的故事,说此人发现把两杯牛奶同时放在冰箱里,一杯是热的,一杯是室温的,结果热的那杯先完全结冰。随后又问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运动?” 太史冒然对曰:“比如我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运动。” 晶晶老师治学严谨,而不失童心,淡妆浓抹,却又不失朴实,讲起课来,声音洪亮象在唱山歌。为了利用黑板上部分的面积,不辞辛苦,垫起脚跟。常常讲题讲到铃响两遍,下一堂课的余国志老师已站到门口,才善罢甘休。沐浴在杨老师创造的理想世界里:小球,弹簧,子弹,斜面,完全光滑的平面,没有空气阻力的简协运动,一个标准大气压。。。
太史公曰:牛顿赫兹珈利略,良师益友杨晶晶
10/12/2002
余国志老师本纪
余国志者,吾班国文老师也。余老师任三班语文老师兼八班班主任。余老师清风傲骨,举止儒雅,轻轻缓缓,其意绵绵。马尾辫,简单地用橡皮筋扎在后面。常见余老师,缓缓地走在讲台上,右手在空中轻轻地划过。声音象远方的钟乐。使我等沉浸于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山,浔阳江头的枫叶荻花,江左名都的竹溪佳处。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也让我们感到她们那一代人的沧桑,您下乡时也扛过二百斤重麻袋,其意志之坚,怎可知是一弱质女子。也给我们讲过您第一次戴眼镜能够看清东西的喜悦。最忆余老师讲李清照的那首辞“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哀怨柔婉,凄凄切切。十二年过后仍荡气回肠。
顾三爷列传
顾三爷者,青岛即墨县人也。三爷也如何来到济南府,史家已无可考。三爷以中考成绩636之高分跌破众看官眼镜,而入三班。始任化学课代表。三爷常与羊皮,大圣,太史及后转入本班的晓东等鸡鸣狗盗之徒一丘而息。三爷生平最恨酸奶涨价,最喜欢和女生一起放学骑车回家。曾以“从老鼠磨牙想起的” 一篇演讲造成轰动,并对大圣以后“温馨地磨牙” 造成深远影响。曾在老师逼作业之下答曰:“俺中午还要洗头咧” 博得大家同情。
太史公曰:“要票的豆腐,豆腐皮,四喜辣豆腐,白玉豆腐,。。。豆腐干,豆腐渣” 10/10/2002
孙大圣世家
孙大圣者,济南章丘县人也。有大葱挺拔而不屈的性格。初中就读于济南四十中学。以627分考入附中。领到30元奖学金,买了副金属眼镜,颇为踌躇者也。大圣引起全班女生注意的是那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的演讲。遂入仕途之路,篡夺周婷的“支书” 之位。列位看官有所不知,大圣此公摔跤功夫十分了得。太史曾与大圣决战于附中东操场,结果太史啃泥而归。大圣后有篡夺曹晴晴附中文学社社长之职。高中后期为情所困,英雄难过美人关。
太史公曰:慷慨豪气求民主,冲冠一怒为红颜。
10/10/2002
海哥列传
海哥者,邢公海洋者也。太史认识海哥,还是在1990年孟夏,附中分班放黄榜,“邢海洋” 斗大的三个字在太史名字旁边。见面才知,海哥肩阔口方,猛男相十足。但内心丰富,思想纤细,忧思多多。海哥若大身躯,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右臂夹一书包,常低头从后门而入。海哥常给大家讲“连续统” 之类的超高等数学,与马宜腾“混沌理论” 遥相呼应。一日当荀芳莲老师问大家“can” 一词也作“瓶罐” 用,海哥举例,I can can the can into another can. (我可以把这个罐头瓶放在那个罐头瓶里) ,此等高深英语,我等愚笨,海哥重复数便都不懂。兄弟来了美国后,才悟出其意,只是难度之大,连美国人也不太会用。海哥后修炼于山大老校法学院。据说大学期间给东安写信长达十一页纸。
太史公曰:神道儿
10/10/2002
史宏伟本纪
史宏伟者,山东潍县人也。潍坊一中毕业后,浙大之志未酬,息身于山师数学系。此所谓英雄何必到长城,一入江湖岁月催。八六级大学生饱经中国社会之变化之沧桑,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以中长跑健将和数学系第一名的身份毕业。协师母王慧来到附中,任三班班主任。自始,兢兢业业,与子同袍,为人师表,以三班为家。三班在史宏伟老师的耕耘下,成了附中最耀眼的花圃。更以研读英文版“数学世界” 丰富视野。一只蚂蚁永远爬不到这根棍子的尽头,让我等弟子学会了“无穷” 的数学思想。三年寒窗,我等弟子无不受益良多,深感师恩浩荡,薪火相传。
太史公曰:桃李天下人未老,春蚕蜡炬照汗青。
10/10/2002
杨亮本纪
杨亮者,晶晶女士也。自高一便成为吾班物理老师。太史从小以为,天下的物理老师都是仙风道骨的中老年男者。哪里晓得是一位身着紧身裤的年轻女子?杨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给我们讲了个“姆潘巴” 的故事,说此人发现把两杯牛奶同时放在冰箱里,一杯是热的,一杯是室温的,结果热的那杯先完全结冰。随后又问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运动?” 太史冒然对曰:“比如我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运动。” 晶晶老师治学严谨,而不失童心,淡妆浓抹,却又不失朴实,讲起课来,声音洪亮象在唱山歌。为了利用黑板上部分的面积,不辞辛苦,垫起脚跟。常常讲题讲到铃响两遍,下一堂课的余国志老师已站到门口,才善罢甘休。沐浴在杨老师创造的理想世界里:小球,弹簧,子弹,斜面,完全光滑的平面,没有空气阻力的简协运动,一个标准大气压。。。
太史公曰:牛顿赫兹珈利略,良师益友杨晶晶
10/12/2002
余国志老师本纪
余国志者,吾班国文老师也。余老师任三班语文老师兼八班班主任。余老师清风傲骨,举止儒雅,轻轻缓缓,其意绵绵。马尾辫,简单地用橡皮筋扎在后面。常见余老师,缓缓地走在讲台上,右手在空中轻轻地划过。声音象远方的钟乐。使我等沉浸于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山,浔阳江头的枫叶荻花,江左名都的竹溪佳处。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也让我们感到她们那一代人的沧桑,您下乡时也扛过二百斤重麻袋,其意志之坚,怎可知是一弱质女子。也给我们讲过您第一次戴眼镜能够看清东西的喜悦。最忆余老师讲李清照的那首辞“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哀怨柔婉,凄凄切切。十二年过后仍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