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研究对象和背景
2013年3月13日,美国和肯尼亚联合考察团在肯尼亚曼达岛上发现了一枚由铜、银混合铸成的钱币,钱面上铸有“永乐通宝”字样。考察团成员库辛巴据此称:“人们知道,非洲大陆与世界其他国家一直有着联系,但这枚钱币却可以让我们在中国与印度洋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一领域展开新的讨论。”【1】
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永乐通宝,需要指出的是,永乐通宝虽然一开始是作为明朝的官方制钱被铸造的,但本文所要探讨的永乐通宝却不仅仅是明朝官铸的永乐通宝,而且还包括明朝民间私铸的永乐通宝以及其他国家仿照的永乐通宝。
肯尼亚曼答岛上出土的永乐通宝由铜、银混合制成,而明朝官铸永乐通宝的原料中并不包括银,这也表明该枚出土的永乐通宝并非明朝官铸之物。
实际上,相比在肯尼亚曼达岛仅仅一枚的出土量,永乐通宝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都有大量出土。20世纪70年代在西沙海域的一次水下考古中清理出铜钱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49684枚,占61%强。由此可以反映出永乐通宝在当时行用的盛况。从某种程度上讲,永乐通宝可以说在当时的明朝封贡体系中发挥了通用货币的职能。
在出土永乐通宝的所有国家中,又以日本的出土量为最多。公元1930年日本学者入田整三对从日本48处考古遗迹中发掘出的铜钱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总数554714枚的铜钱中,中国铜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占明钱的73%,在此之后在日本的考古遗迹中又多次发掘出大量的永乐通宝。借用库辛巴的话说,永乐通宝在日本如此多的出土量完全可以让我们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这一领域展开充分的讨论。也就是说,通过永乐通宝这一有代表性的货币来考察当时中日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永乐通宝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在日本的大量出土,史料方面与永乐通宝东流日本的相关记载也较多,这些都为本研究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