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素描之“三问”
1、何为线性素描?
顾名思义,线性素描指的是多线条、少明暗,多形体结构、少光影调子的素描语言形式。
2、国画中的白描和设计素描中的结构素描是线性素描吗?
答案是肯定的,白描和结构素描都是广义上的线性素描,都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语言的素描形式。
3、造型基础教育阶段的线性素描该如何界定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本人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就是附中阶段的造型基础教学,这个阶段的造型训练不同于国画白描和设计结构素描,它没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它是一种纯造型的训练。我接下来想谈的正是这种狭义上的线性素描,而不是包括了国画白描和结构素描在内的广义的线性素描。
在造型基础教学中有关线性素描的思考
总结我这些年来的素描教学实践,本人对现有的素描教学在“切面”概念、虚实处理和黑白灰处理这些问题上有一些个人的观点。
“切面”概念 VS“团块”概念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生的素描课的内容安排是: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到“切面”石膏像,然后是石膏像,接着再过渡到真人头像和半身像。这样一种课程安排中其实已经体现了契斯恰科夫的教学思想,从几何切面慢慢向真实对象晋级。除了课程安排之外,在课堂的具体讲解中,老师也常常要求学生用“体块”的概念去看待对象,具体到绘画过程的话,那就是,先打形,找出形体轮廓,然后就开始分三大面,一步一步地切块面深入,直到最后完成。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比较快地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感和体块感,但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到“切面”的陷阱中,所有东西都进行分面,过度分析而综合不足,最后深入不下去,画面中始终缺乏对象原初的骨肉之感。
“团块”概念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生长”的过程,而“切面”概念则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细分”的过程。“团块”要求尊重对象本身的“织理”,绘画过程是一个解释对象的这种“织理”的过程;“切面”要求绘画者主动地以体块概念对对象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可能是尊重对象“织理”的,也可以不尊重对象的“织理”。“团块”概念要求特别关照团块与团块之间的组织关系(穿插关系,咬合关系等等),也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团块的边界(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如何从一个团块过渡到另一个团块),这样线条就被当做一种能够有力地描绘形体的边界的语言大量地运用于古典时期的素描中(因为面的转折和消失形成线); “切面”概念要求的是从大到小一步步地逼近对象,故而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因为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将在下一步的细分中发生变化。
虚实关系
在过去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常常被要求去处理对象的虚实关系,一般的原则是这样的:空间上在前的(近的)要画得实,空间上在后的(远的)要画得虚;“重要”的部分(比如眼睛)要画得实,“次要”的部分要画得虚。本人在学习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的过程中发现,那个时期素描的 “虚实处理”并不是铁律。许多素描都有一种未完成感,常常是画了主要的一部分后其余的就不画了,让人感觉好像有一种“虚实”的感觉。但如果我们看看那时的一些壁画作品,以米开朗基罗的《利比亚的女巫》为例,壁画中的女巫从头至尾都是完整的,从脸部到脚部都把形体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不是像素描习作中的女巫那样存在“虚实”(伸向远处的右手以及头发的部位没有怎么刻画)。这提醒我们一点:虚实处理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关心的事,它可有可无。
本人主张在造型基础教学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基于画面的“虚实处理”,而是尽量多地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向对对象织理的观察和提炼。
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关系这个问题与虚实关系有些类似。从画面出发的黑白灰处理在中国写意画(墨分五色)和现代艺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受到强调,黑白灰处理成为一种“表现”语言。
在文艺复兴时期,黑白灰处理并没有提升到“表现语言”的地位,它主要还是遵循对象本身的黑白灰关系,有时候还常常不顾对象中的黑白灰关系,而把注意力放在形体上,比如丢勒的很多肖像素描,就是把头发衣服和脸部都放在同一个明度调子中的,他所关注的是形体本身的特质。
目前的造型基础教学中有一种过度强调画面黑白灰处理的倾向,在这种强调中往往会忽视形体本身“织理”关系的重要性。
从文艺复兴几位大师的素描和他们的其他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以对象为出发点和枢轴点、最后又回到对象的艺术观念。这种艺术观念的表现形式是“线性素描”。关于那个时期的线性素描,我们容易得到以下一些认识:1) 线性素描用于研究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2) 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可以在直观中被把握,并且可以用线条(辅以少许调子)直接表现出来,不需要经过“分面”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3)在直观中需要能够区分“本质性”内容和“非本质性”内容,描绘的时候保留前者而舍弃后者。4) “本质性”内容包括形体的“团块”以及“团块” 与“团块”之间的关系。5)面的结束和开始形成线条,因而“团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条来很好的表达。6)因而不存在独立的线条,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归属度,或者归属于形体,或者归属于背景。7)线条有受光和背光之分,受光的线(也就是受光的消失的面)浅,而背光的线(也就是背光的消失的面)深。8)通过线条描绘团块的边界及团块之间的关系,一个个的团块组合成新的形体(比如手臂),然后一个个形体组合成完整的人物形象。线性素描的塑造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推进的。9)不以对象为出发点的“处理”(比如画面虚实处理以及黑白灰处理)要尽量少。10)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回到对象本身”,撇开“分面”,撇开画面处理,是为了让对象本身“说话”。11) “回到对象本身”以后,对象的“织理”会被揭示出来,它将给予画面一种真正的力度感,并且可以引向艺术创造的源头。
1、何为线性素描?
顾名思义,线性素描指的是多线条、少明暗,多形体结构、少光影调子的素描语言形式。
2、国画中的白描和设计素描中的结构素描是线性素描吗?
答案是肯定的,白描和结构素描都是广义上的线性素描,都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语言的素描形式。
3、造型基础教育阶段的线性素描该如何界定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本人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就是附中阶段的造型基础教学,这个阶段的造型训练不同于国画白描和设计结构素描,它没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它是一种纯造型的训练。我接下来想谈的正是这种狭义上的线性素描,而不是包括了国画白描和结构素描在内的广义的线性素描。
在造型基础教学中有关线性素描的思考
总结我这些年来的素描教学实践,本人对现有的素描教学在“切面”概念、虚实处理和黑白灰处理这些问题上有一些个人的观点。
“切面”概念 VS“团块”概念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生的素描课的内容安排是: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到“切面”石膏像,然后是石膏像,接着再过渡到真人头像和半身像。这样一种课程安排中其实已经体现了契斯恰科夫的教学思想,从几何切面慢慢向真实对象晋级。除了课程安排之外,在课堂的具体讲解中,老师也常常要求学生用“体块”的概念去看待对象,具体到绘画过程的话,那就是,先打形,找出形体轮廓,然后就开始分三大面,一步一步地切块面深入,直到最后完成。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比较快地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感和体块感,但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到“切面”的陷阱中,所有东西都进行分面,过度分析而综合不足,最后深入不下去,画面中始终缺乏对象原初的骨肉之感。
“团块”概念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生长”的过程,而“切面”概念则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细分”的过程。“团块”要求尊重对象本身的“织理”,绘画过程是一个解释对象的这种“织理”的过程;“切面”要求绘画者主动地以体块概念对对象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可能是尊重对象“织理”的,也可以不尊重对象的“织理”。“团块”概念要求特别关照团块与团块之间的组织关系(穿插关系,咬合关系等等),也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团块的边界(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如何从一个团块过渡到另一个团块),这样线条就被当做一种能够有力地描绘形体的边界的语言大量地运用于古典时期的素描中(因为面的转折和消失形成线); “切面”概念要求的是从大到小一步步地逼近对象,故而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因为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将在下一步的细分中发生变化。
虚实关系
在过去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常常被要求去处理对象的虚实关系,一般的原则是这样的:空间上在前的(近的)要画得实,空间上在后的(远的)要画得虚;“重要”的部分(比如眼睛)要画得实,“次要”的部分要画得虚。本人在学习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的过程中发现,那个时期素描的 “虚实处理”并不是铁律。许多素描都有一种未完成感,常常是画了主要的一部分后其余的就不画了,让人感觉好像有一种“虚实”的感觉。但如果我们看看那时的一些壁画作品,以米开朗基罗的《利比亚的女巫》为例,壁画中的女巫从头至尾都是完整的,从脸部到脚部都把形体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不是像素描习作中的女巫那样存在“虚实”(伸向远处的右手以及头发的部位没有怎么刻画)。这提醒我们一点:虚实处理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关心的事,它可有可无。
本人主张在造型基础教学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基于画面的“虚实处理”,而是尽量多地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向对对象织理的观察和提炼。
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关系这个问题与虚实关系有些类似。从画面出发的黑白灰处理在中国写意画(墨分五色)和现代艺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受到强调,黑白灰处理成为一种“表现”语言。
在文艺复兴时期,黑白灰处理并没有提升到“表现语言”的地位,它主要还是遵循对象本身的黑白灰关系,有时候还常常不顾对象中的黑白灰关系,而把注意力放在形体上,比如丢勒的很多肖像素描,就是把头发衣服和脸部都放在同一个明度调子中的,他所关注的是形体本身的特质。
目前的造型基础教学中有一种过度强调画面黑白灰处理的倾向,在这种强调中往往会忽视形体本身“织理”关系的重要性。
从文艺复兴几位大师的素描和他们的其他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以对象为出发点和枢轴点、最后又回到对象的艺术观念。这种艺术观念的表现形式是“线性素描”。关于那个时期的线性素描,我们容易得到以下一些认识:1) 线性素描用于研究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2) 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可以在直观中被把握,并且可以用线条(辅以少许调子)直接表现出来,不需要经过“分面”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3)在直观中需要能够区分“本质性”内容和“非本质性”内容,描绘的时候保留前者而舍弃后者。4) “本质性”内容包括形体的“团块”以及“团块” 与“团块”之间的关系。5)面的结束和开始形成线条,因而“团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条来很好的表达。6)因而不存在独立的线条,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归属度,或者归属于形体,或者归属于背景。7)线条有受光和背光之分,受光的线(也就是受光的消失的面)浅,而背光的线(也就是背光的消失的面)深。8)通过线条描绘团块的边界及团块之间的关系,一个个的团块组合成新的形体(比如手臂),然后一个个形体组合成完整的人物形象。线性素描的塑造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推进的。9)不以对象为出发点的“处理”(比如画面虚实处理以及黑白灰处理)要尽量少。10)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回到对象本身”,撇开“分面”,撇开画面处理,是为了让对象本身“说话”。11) “回到对象本身”以后,对象的“织理”会被揭示出来,它将给予画面一种真正的力度感,并且可以引向艺术创造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