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王旭东2015-03-27
糖尿病人在我们的身边很常见,如果患者想更好的控制病情,就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同时还要注意多进行适当的运动,那么,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呢?患者朋友应该根据身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也称耐力运动),这是一种可以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纠正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锻炼方法。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船、游泳等。
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宜进行运动强度小的运动,如散步。如果能在优美的绿化环境中进行,自然的气息更有益于身心健康。行走时应全身放松,眼观前方,自然而有节律地摆动上肢,每次10—30分钟。
身体条件较好、无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可采用运动强度中等偏高的运动如健身跑。
糖尿病患者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住高层建筑者,可进行爬楼梯运动、跳绳、原地跑等方式。此外,广播体操、球类运动等都可以采用。
身体健康的人,在运动时间方面没有什么禁忌。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时间,要防止运动中发生低血糖。
对糖尿病人来说,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运动。此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胃中的食物也消化大半,也不容易伤害肠胃。尤其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此时运动往往不必加餐。需注意的是,患者不要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
帕金森非药物治疗之爱心太极操
航天中心医院万志荣2015-03-28
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受损,尤其是保持站立能力平衡的丧失,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稳定性丧失,产生步行困难,日常生活自我料理困难,经常跌倒。目前的药物治疗还不能完全解除病人的痛苦,延缓或根除帕金森病症状,也伴随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青年型帕金森患者,担心药物“蜜月期”过后无药可用.因此,用非药物手段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通过太极锻炼能极大的帮助帕金森患者恢复平衡稳定的能力,相关成果公布在世界医学领域顶级刊物《新英格兰杂志》(NEJM)上(NEJM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也是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主要内容如下:
1、历时4年的研究,由神经障碍和卒中国立机构所资助;
2、研究者们随机将195名患者分入3个运动组:太极组、抗阻训练组或牵伸运动组;(抗阻训练及伸展运动也是常规的适合帕金森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之一,它们也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动作的速度,以及步行的耐力)
3、参加的各组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24周。
4、结果:
1)在各运动方面太极组的平衡显著优于牵伸运动组,证实其躯体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显著
2)在平衡和步行距离方面,太极组受试者表现也优于抗阻运动组(如步行距离增加)
3)太极组比起牵伸运动组跌倒率显著降低,并且与抗阻运动组同样有效
文章的第一作者,俄勒冈研究院李福中博士表示“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这说明太极这种低到中强度的锻炼能作为目前物理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针对帕金森患者的几个关键临床问题的治疗,比如平衡性和步伐稳定性。”
利用太极锻炼恢复帕金森症患者的运动能力,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这是一种低成本的运动,不需要器材,其次这一运动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可以纳入到目前的治疗中去。
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到来之前,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拟于2015年3月29日再次举办全国帕金森病友会-暨航天中心医院第三届帕友会,此次会议主题:帕金森爱心太极操。我们此次的帕金森爱心太极操,经太极高手刘君合先生与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万志荣副主任医师及帕金森病友反复研讨、推敲,共同研发了由东岳太极八法之揽雀尾、野马分鬃、倒卷肱以及云手演化而来的4个太极动作,整合成了四式招法,预期起到了一样的临床作用。
糖尿病人在我们的身边很常见,如果患者想更好的控制病情,就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同时还要注意多进行适当的运动,那么,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呢?患者朋友应该根据身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也称耐力运动),这是一种可以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纠正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锻炼方法。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船、游泳等。
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宜进行运动强度小的运动,如散步。如果能在优美的绿化环境中进行,自然的气息更有益于身心健康。行走时应全身放松,眼观前方,自然而有节律地摆动上肢,每次10—30分钟。
身体条件较好、无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可采用运动强度中等偏高的运动如健身跑。
糖尿病患者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住高层建筑者,可进行爬楼梯运动、跳绳、原地跑等方式。此外,广播体操、球类运动等都可以采用。
身体健康的人,在运动时间方面没有什么禁忌。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时间,要防止运动中发生低血糖。
对糖尿病人来说,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运动。此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胃中的食物也消化大半,也不容易伤害肠胃。尤其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此时运动往往不必加餐。需注意的是,患者不要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
帕金森非药物治疗之爱心太极操
航天中心医院万志荣2015-03-28
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受损,尤其是保持站立能力平衡的丧失,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稳定性丧失,产生步行困难,日常生活自我料理困难,经常跌倒。目前的药物治疗还不能完全解除病人的痛苦,延缓或根除帕金森病症状,也伴随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青年型帕金森患者,担心药物“蜜月期”过后无药可用.因此,用非药物手段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通过太极锻炼能极大的帮助帕金森患者恢复平衡稳定的能力,相关成果公布在世界医学领域顶级刊物《新英格兰杂志》(NEJM)上(NEJM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也是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主要内容如下:
1、历时4年的研究,由神经障碍和卒中国立机构所资助;
2、研究者们随机将195名患者分入3个运动组:太极组、抗阻训练组或牵伸运动组;(抗阻训练及伸展运动也是常规的适合帕金森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之一,它们也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动作的速度,以及步行的耐力)
3、参加的各组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24周。
4、结果:
1)在各运动方面太极组的平衡显著优于牵伸运动组,证实其躯体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显著
2)在平衡和步行距离方面,太极组受试者表现也优于抗阻运动组(如步行距离增加)
3)太极组比起牵伸运动组跌倒率显著降低,并且与抗阻运动组同样有效
文章的第一作者,俄勒冈研究院李福中博士表示“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这说明太极这种低到中强度的锻炼能作为目前物理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针对帕金森患者的几个关键临床问题的治疗,比如平衡性和步伐稳定性。”
利用太极锻炼恢复帕金森症患者的运动能力,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这是一种低成本的运动,不需要器材,其次这一运动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可以纳入到目前的治疗中去。
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到来之前,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拟于2015年3月29日再次举办全国帕金森病友会-暨航天中心医院第三届帕友会,此次会议主题:帕金森爱心太极操。我们此次的帕金森爱心太极操,经太极高手刘君合先生与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万志荣副主任医师及帕金森病友反复研讨、推敲,共同研发了由东岳太极八法之揽雀尾、野马分鬃、倒卷肱以及云手演化而来的4个太极动作,整合成了四式招法,预期起到了一样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