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红网看到一热贴《娄底三小教师向家长索要赞助费不成竟“报复”学生 》,跟贴达50多页,有老师的回帖,也有痛骂老师不讲师德的,也有支持老师的学生家长。。。。。。就是不见有学校或者权威部门露脸,以至于沸沸扬扬热了好几个星期,其事态不断。作为一位对三小有所了解的旁观者,忍不住对于三小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担忧。
娄底三小,一所面积仅2万多平方米的学校里竟挤了近4000学生。一个小学班级里每个班都是70-80人,有的甚至达到90多人,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这样一间教室可能才更形象。想想80多个孩子们密密麻麻挤在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教室里,还有多少活动的空间?想想一个有80多个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孩子的教室里,老师该如何维持好秩序,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教授好学生?80个学生如果每人回答问题用两分钟,就需要两个小时40分钟,有多少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
每年招生时学校里都口口声声对外宣称每个班60人,可是到了最后最多还是排到了90人一班,每期都要插进不是本地户口的外来学生100多人!他们都是按正常途径入学的吗?如果真的是每年都有这么多的学生要就学,十多年了还是那几栋教学楼,为什么就不能在扩大学校规模上多下点功夫?为什么要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在狭小的空间里求生存?
特别是老师***,评个三好学生就要800多,她是爱钱爱疯了吗??
教室里,除了密密麻麻的学生,满满当当的桌椅之外,仅有的也就是一个讲桌,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了。如果说教室里跟得上时代的东西估计就只有一个饮水机了,因为每学期学校里都要收25元/人的饮水费。和70-80年代相比,教室里进步的也就只有这一个饮水机了。所谓的多媒体教育不知道在哪里?
可笑的是三小居然还挂了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的牌子,真不知道是哪里评选的?改革开放30年了,教室里的设施仅多了一台饮水机的学校(有可能连这台饮水机也是为了收费方便吧)都能评选为现代信息技术学校,这难道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结果?一个市级重点小学,足球场上只有野草和沙土、两三个乒乓球台破烂不堪;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形同虚设,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都用在了哪里?
国家多次提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办培训班,可是三小(不光三小,二、三、四、五小都在办)仍然是每学期都举办了周六特长班(奥数、作文班),收费300元,没有发票。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不包含作文、数学辅导?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仅仅是给我们的孩子扫盲?
还有学校每年强制收取的校服费、保险费等等(每次收费前都要求家长签下自愿缴纳书),没有发票,没有收据,是否都符合国家规定和要求?
相关帖子:娄底三小教师向家长索要赞助费不成竟“报复”学生
娄底三小,一所面积仅2万多平方米的学校里竟挤了近4000学生。一个小学班级里每个班都是70-80人,有的甚至达到90多人,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这样一间教室可能才更形象。想想80多个孩子们密密麻麻挤在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教室里,还有多少活动的空间?想想一个有80多个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孩子的教室里,老师该如何维持好秩序,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教授好学生?80个学生如果每人回答问题用两分钟,就需要两个小时40分钟,有多少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
每年招生时学校里都口口声声对外宣称每个班60人,可是到了最后最多还是排到了90人一班,每期都要插进不是本地户口的外来学生100多人!他们都是按正常途径入学的吗?如果真的是每年都有这么多的学生要就学,十多年了还是那几栋教学楼,为什么就不能在扩大学校规模上多下点功夫?为什么要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在狭小的空间里求生存?
特别是老师***,评个三好学生就要800多,她是爱钱爱疯了吗??
教室里,除了密密麻麻的学生,满满当当的桌椅之外,仅有的也就是一个讲桌,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了。如果说教室里跟得上时代的东西估计就只有一个饮水机了,因为每学期学校里都要收25元/人的饮水费。和70-80年代相比,教室里进步的也就只有这一个饮水机了。所谓的多媒体教育不知道在哪里?
可笑的是三小居然还挂了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的牌子,真不知道是哪里评选的?改革开放30年了,教室里的设施仅多了一台饮水机的学校(有可能连这台饮水机也是为了收费方便吧)都能评选为现代信息技术学校,这难道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结果?一个市级重点小学,足球场上只有野草和沙土、两三个乒乓球台破烂不堪;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形同虚设,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都用在了哪里?
国家多次提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办培训班,可是三小(不光三小,二、三、四、五小都在办)仍然是每学期都举办了周六特长班(奥数、作文班),收费300元,没有发票。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不包含作文、数学辅导?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仅仅是给我们的孩子扫盲?
还有学校每年强制收取的校服费、保险费等等(每次收费前都要求家长签下自愿缴纳书),没有发票,没有收据,是否都符合国家规定和要求?
相关帖子:娄底三小教师向家长索要赞助费不成竟“报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