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之家吧 关注:1,169贴子:6,400

民间风水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有趣,我会慢慢把看过的都转过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3-31 10:37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31 10:38
    回复
      2.百鸟点龙穴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墓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墓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北。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上刻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几字。1956年重修该墓时在四周砌上青砖,呈八角形。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现已毁弃。再向北走,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不过如今仅保存下来一座墓碑
        偃师县城关乡前、后杜楼村当中,有座八角形坟墓,这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之墓。杜甫葬于此,还有一段传说。
        杜甫墓传说
        梦催还乡
        杜甫少年时居住洛阳。一次,祭祖来到了土娄村杜预、杜审言墓前,被周围优美的环境吸引住了。随即就在土娄村建起简陋的土室,安家读书。
        杜甫一生不得志,到了晚年,流落江湘,贫病交迫,临死前嘱咐子孙:“生不能与远祖当阳侯并列,死后要与之并葬。”当时家人因无力运其灵柩返籍安葬,只好暂时停厝岳州。
        四十年后,杜家的经济逐渐好转,在这一段时间里,杜甫的孙子嗣业常常梦见祖父的形象。一天夜里嗣业刚刚入睡,忽听一阵马蹄声响,他转身一看,一位白须老将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院里,自称是杜预。只见爷爷杜甫出屋迎上前去,白须老将说道:“你久留他乡,我十分想念你,今专程来寻,快随我一同回去吧!”杜甫高兴地说:“盼之不得!”说罢就扶镫上马,骑在杜预身后飘然而去。嗣业醒来,竟是一梦,忽然想起祖父的遗言,立即叫起家人商量,决定迁爷爷灵柩北返归葬。
        旋风送骨
        杜嗣业辞别家人,用包袱背起祖父的骨骸启程北返。他来到长江岸边,准备瞒过船夫渡过江去。谁知上船后就被船夫发现,要他下船,不然要把骨头扔进江中。嗣业苦苦哀求,说明这是杜甫的骨骸。这时,同船的一个豪门公子,一听说是杜甫的遗骨,就起了歹心,想害死嗣业,盗走遗骨,将来可以炫耀自己。于是,他买通船夫,准备把嗣业推到江中。当船渡到江心时,嗣业已经觉察到一点动静,就把爷爷的骨骸牢牢地背在身上。当豪门公子使着眼色,两个船夫就要动手时,忽然一股旋风卷来,刮得天昏水暗,船身剧烈颠簸,船上的人站立不定,只听“扑通”一声,豪门公子落进江中。船夫们吓得瑟瑟发抖,赶紧抛锚稳船。但见旋风又把杜嗣业卷到空中,飘然过江,安稳地落在岸上。船夫们眼睁睁地看着杜嗣业身背骨骸,向远方走去,个个目瞪口呆,惭愧不已。
        百鸟定穴
        杜嗣业经过数十天的艰苦跋涉,终于把爷爷杜甫的骨骸背到杜预墓前。周围的百姓听说是杜甫尸骨返里安葬,无不高兴万分,纷纷前来赠送钱、物。有几个阴阳先生出头选穴,争执不下,连续几天,无法安葬。一天晚上,嗣业心里烦闷,就在爷爷的灵柩前点香祭奠。突然感到疲困眼涩,昏昏欲睡,这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嗣业莫忧,百鸟定穴。”他惊醒后想着“百鸟定穴”,十分高兴,但又不敢相信。
        翌晨,杜嗣业急忙到村外观望,忽然头上一群喜鹊飞过,他的心情万分激动。随着喜鹊的飞向走去,到了杜预墓地南面,也就是两个村子的中间,这群喜鹊不左不右落在了一棵花红似火的石榴树下,“喳喳喳”叫个不停。杜嗣业想这就是“百鸟定穴”,叫来村人就在这里掘起墓坑。
        后来人们将杜预、杜甫墓前后的两个村庄改名为前杜楼、后杜楼,表示对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怀念。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3-31 10:39
      收起回复
        3.三僚村风水故事
          很久以前,三僚村其实还有陈、刘、沈三姓,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只剩下沈姓与曾姓抗争,沈姓与曾姓隔河而居,坐落在对面的山岭上,两姓成为冤家对头。因为曾姓有不少人在皇帝身边充当国师,可能有机会与皇帝经常讨论堪舆之术,皇帝知道曾姓祖先的祠堂左缘没有“沙手”(方言,曾主任也不知道普通话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一堵土墙,大概起消煞的作用),皇帝便笑话他。这位曾姓祖先非常敏捷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跟皇帝说,沈姓人多,我们曾姓没有本事,不是我不知道,而是修好之后,沈姓的人会想方设法毁掉它。皇帝于是千里派兵,还由身边一个姓王的太监坐镇督修,“沙手”始成。曾姓为了借助皇家势力彻底剿灭沈姓,便使了一个大胆的绝招,在王太监回京的头天晚上,曾姓宴请王太监,饭后王太监暴病身亡,曾姓把王太监的尸体放在沈姓的祠堂门口,告发沈姓犯有谋害罪,皇帝派兵剿杀沈姓。其实,王太监究竟是沈姓还是曾姓谋害的,只有曾姓人自己知道了。王太监死后就葬在“沙手”旁,日夜守护着曾姓的风水,今天还能够看到王太监的坟墓,年久失修,几乎淹没在土层之中,只剩下一块碑石,也无法辨认上面的文字,这段在三僚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概真正成为一坯黄土了。如果不是曾主任的指点,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王太监联系在一起。皇帝还准许曾姓在正月十一大闹花灯,正月十四点神火,曾姓从此人丁大旺。曾姓趁这一机会又在风水上对沈姓予以彻底的打击,因为沈姓居住的地方属蜈蚣形,曾姓便在通往沈姓的道路上建一石拱桥,呈伸长的鹅颈形状,鹅吃蜈蚣,沈姓人烟日渐稀少,最后只剩下一家,今天也被迫改为曾姓祖婆的姓氏——钟姓,否则将无法在三僚生存。钟书记将我带到这户人家察看了一番,这户人家已经从河对面搬迁到靠近曾姓的地盘,距离石拱桥不远,与人换得一块田地,才建起了今天的房屋,他希望能够靠近墟市,生活方便,没想到房子的前后左右都被水田包围,几乎是孤悬在水田中央,他无法从外姓人手上争取到生存的空间,从外面进入他家也只有一条泥泞的田埂。看到这逼仄的生存空间,几乎毫无退路,我的内心只有酸楚。
          在三僚村,一旦某一块风水被人相中,而这块风水又位于别姓或者别的家族地域范围,他们就有可能采取舍弃生命的做法,以此获取这块风水。“猛虎回头”和“观音望海”就是属于这一类风水。曾姓的某一房祖先看中了“猛虎回头”这块地方,但是属于另外一房的地盘,只好采取嫖宿该房媳妇的办法,事情败露,被该房族人活活打死,于是告官,提出的条件是葬在“猛虎回头”。曾姓祖婆的坟墓风水为“观音望海”,背靠大山,群山环抱,山势蜂拥而至,前面视野开阔,一望无际,这座坟墓也有一个故事。曾姓曾经十八代单传,曾姓祖婆的娘家是钟姓,曾姓人发现钟姓的地盘上有一块风水宝地,可是要获取这块风水必须要有合适的理由。曾姓祖婆为了家族大义,在一次回娘家的时候,舍命吞金,死于娘家。曾姓说既然人不明不白地死在娘家,没有任何要求,只求钟姓一块地方下葬,钟姓答应“平地你莫想,高山任你采”,正中曾姓下怀,获得了这块梦寐以求的风水宝地,据说从此以后,曾姓也开始打破十八代单传的困窘生存局面。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3-31 10:40
        回复
          插个楼,说个真实的故事1:广东汕尾市陆河县A氏祖坟,葬于解放前后。由于葬在田边低洼,前几年有人对A氏后人说:“你祖坟进水了,赶快搬走吧。”A氏后人听后商量搬迁,挖开祖坟,果然满棺是水,而且有很多滑鱼(珠江三角州一带叫塘虱鱼),听说有两桶那么多。而且居然每条滑鱼均没开眼。风水被破,A氏这几年损丁好多,有几个是十岁左右的。据说A氏祖坟是滑地,可发财 丁 贵 秀 无数。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3-31 10:41
          回复
            围观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4-01 00:04
            收起回复
              围观,意犹未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01 21:18
              收起回复
                我要当官


                IP属地:广西14楼2015-04-03 04:40
                回复
                  好贴~~~得精才行~


                  15楼2015-04-05 13:47
                  收起回复
                    10.倒插竹
                      新丰江水库半江镇覆船嶂大山上到处丛生一种植物叫“倒插竹”,这种植物也是一种竹,但它的长相却与一般的竹子有很特殊的区别,很象是一般的竹子倒插在地的样子,人们就很奇怪,因而衍生各种说法,甚至传说版本相当多。八十年代初期,河源县志对这一植物有详细介绍,也附有拍摄图片。万绿湖一带的传说是与国产文化精髓“勘舆”即地理风水说有关。
                      相传,由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清朝高官颜检父子择宝地锡场镇河洞村坪山脑一带,建筑明清以来岭南一带最大型墓群,民间相信他们一家13人都能做上大官,甚至宰相,那么这一带应该还有皇帝宝地。各地风水先生(风水师、民师)都经常汇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寻找宝地。有民师坚信覆船嶂山上有风水宝地,谁寻得,可出天子或出高官,就看你穴位寻得准不准。
                      一天,有风水先生一师一徒上了山。他们边走边勘察山形地势,到覆船嶂高峰下方面向北方某处,只见山势高昂,左青龙右白虎,前玄武后朱雀,新丰江河水环抱,认定的穴位为大富大贵地,经过罗盘勘舆,测龙观色,最后定穴,并用随身所带的方锄锄出一个方穴,忽见方穴内七彩云尘飘渺,师父大喜,视为龙穴。立即用刀砍开附近毛竹,并将一毛竹削去竹尾,倒插穴中,以示标记。
                      第二天开始宣传他们找到的富贵宝地,一直到次年的清明时节,恰好有一地方富贵人家听信风水先生龙穴之说,决定用这块地作墓葬。风水师便为主人掐算日期时辰,安排法事,按照法师要求,必须棺尾先起,方能有效。但最终因为主家客情,“八人大轿”(八人抬的棺木)的轿夫饮酒过量,忘记了法师交带,竟然是棺木头部先抬起。一路无话。风水师徒两人前面带路,道路崎岖险恶,一路直奔山峰,寻找原来选定的坟穴,可是目的地四周围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倒生竹”,怎么也找不到他们插下的那株竹子。临时勘测,还是不能找到那个“方穴内七彩云尘飘渺” 的坟穴,又不敢声张,只能随意决定一处为正穴,草草葬下棺木。
                      此后,该家主人自然没有大富大贵,更没有成为皇帝宰相,反而家道败落,今无后人;也由于轿夫的错误,导致覆船嶂山倒伏如覆船(其实原来这山是上宽下细,现在反转如覆舟了),覆船嶂名也由此而来。当然也是天公不忍,天意弄人,否则这地方出了皇帝,天下大乱,历史改写。也正因为如此,拔乱反正成为地方风水,故此一带常出现公正廉明仕官。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04-06 17:48
                    回复
                      11.风水改运
                        清朝乾隆年间,三江一个姓陈的员外退休在家十分好客。不管是算命的、看相的、风水的到他家都有饭吃,有地方住。住在陈员外家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看相先生每餐吃饭都有1一一2台人。这些人各有各的特色和特长。陈员外养有一个孤儿,姓胡年方8岁,专做杂工。有一天中午,在陈员外家食客的风水先生陈灵魂、看相先生胡相准同在一桌吃饭,姓胡的孤儿正好从他们的饭桌边经过。看相先生胡相准指着孤儿的背对风水先生陈灵魂说:“象这种人一生贫困无后”。陈说:“此人家里是没有风水,否则不会这样”。胡相准马上反驳陈说:“我同你打赌,你会风水地理,你可点地给他葬他的祖宗,如果5年后,此人有出息,我就敢拜下风,从此以后我不再相命,我把相书全部烧掉。”陈灵魂先生同意跟胡相准先生打赌,而且约定5年后还在陈员外家会面。
                        陈胡两先生分别后,陈灵魂马上找一墓地自己出钱、自己择好日子来帮孤儿葬他的父母。5年后陈灵魂和胡相准重新在陈员外家聚会,刚住一宿,胡相准马上通过陈员外的得庞丫环张小凤找见姓胡的孤儿(此时陈员外已经为孤儿起名胡见龙),胡相准见到胡见龙后,眼睛大发愣,因为胡见龙同5年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此时的胡见龙相貌堂堂,天堂广阔,口方鼻直,眼大有神,一眼见他谁都认为他是一个有为的青年。胡相准即时同陈灵魂说:我同你的打赌,我输定了,你的风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我的相法再好也无用,我的相书拿给你烧了吧,我拜你为师改行做风水先生。
                        据说后来胡相准改名为胡再学,他的风水地理也十分出色。胡见龙后来同张小凤结为连理,在陈员外(陈认张为义女)的资助下不断发富,并且生育5男2女,一子进士,两子举人,两子贡生;两女分别嫁给文武进士。胡见龙命运的改变,全靠陈灵魂先生的帮助他才有这个家。这虽然前清乾隆年间在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但也说明了风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择吉避火浙江诸暨店口镇陈家一座老房子,曾遭逢多次火灾,但依然无恙。老辈人说,此屋是清朝初年一个叫陈紫衣的人所建。临动土建造前,他特地到诸暨城中找一个姓夏的术士择吉选日子。夏某慢条斯理地说:“请稍等片刻,日子马上就能选定。”陈紫衣慌忙拿出酬金,夏某见状改口道:“既然这样,请您三天以后再来吧。”陈紫衣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是根据酬金多少来决定吉日的好坏程度,就又掏出一百两银子,毕恭毕敬地放在桌上,哀求道:“我辛辛苦苦一辈子才积攒了一点钱盖这座房子,希望先生能用心选个大吉日。”夏某沉吟许久,才说:“既然这样,那么请您一个月以后再来吧。” 一个月后,陈紫衣又来到夏家,夏某把选好的日子交给他,叮嘱道:“希望您能按此日动工,千万不要作一点变动。”陈紫衣牢记在心,按期动工。房子盖好后不久,镇上突然起了一场大火,前后左右的房屋都被烧成焦土,只有这座新房巍然独存,丝毫无损。
                        此后,又经历了三十多次火灾,这座房子都幸免于难。直到光绪时代,陈家的后代依然守住在这座老屋里,后代子孙都生活得平安健康。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5-04-06 17:49
                      回复
                        12.穴有异物
                          在宋末之时,庐陵有一个姓彭的男子,不幸父亲去世,他是一个忠厚之人,同乡为他介绍了一个在当地有名的地师,为他父亲勘测墓地,风水师来后,小伙双膝跪迎,礼术周到,风水师有些感动,然后就随小伙走山寻地认真勘测,并寻得一处,来龙高大起伏曲曲,老龙开阴窝之穴,有三分三合水,前面吐唇金星,踏脚近案微起,明堂紧敛,来水之玄曲曲,消于两山相交之间,左青龙、右白虎紧护穴场,案山起山台,朝山环抱,罗城一层高过一层。风水师站在穴场上说:“你将父亲葬在这里,彭家日后全出藩王、州牧、郡守之类的大官”。小伙听后十分高兴,就请人在那里挖井开穴,风水师告诉挖井的人说:“往下挖的深度不要超过九尺,不然就有异物出现,然后此穴就被破坏了”,风水师站在一旁看他们挖井,由于在高山上没有凳子坐,风水师年迈体虚,站久了就有点累了,于是就到旁边一个石头上坐下休息片刻。挖井的人只顾用力向下挖,就忘记了风水师的告诫,一下子挖了一丈多深,就在这时突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只白鹤从地下一跃而起,直冲云宵,众人无不惊骇,风水师一看口中叹息,大家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来到墓穴前一看,见已经挖下一丈多深,心中悲愤不矣,就不声不响地走了。墓穴已经挖好,彭姓小伙明知富贵已随白鹤而去,但无赖之际也只好将父亲安葬在那里,尽管福贵之气已随鹤而去,但仍然不失为一处佳穴,彭姓后人还出了两个县令。看来,这个穴位的吉气还没有散尽,这也说明彭姓小伙富气还不足以任藩王之类的官,也说明风水师的大意。凡事有一个主次,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来做这些关键性的事,才能准确无误。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04-06 17:52
                        回复
                          13.状元穴
                          明代有一个名叫秀才名叫舒梓溪的人,家境非常贫寒。一天夜里,北风吹拂,天气显得更加寒冷,舒秀才与妻子坐在床上,忽然听到房外有人说道“虾子脚儿峤”另外有一个人回道“状元定此宵,银环金锁锁,帘卷玉钩钩”。舒秀才与妻子听后不知何意,十分惊奇。次日大雪盖地,天地一片银白色,舒秀才正要出门去向亲戚借钱粮度日。这时,门边突然来了一位先生,身背包袱手持罗盘说道“我路经此地有点累了,想在你家休息一下”,舒秀才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并向亲戚借来钱米为其做饭做菜,风水先生见舒秀才十分恭敬,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却热情好客,甚怜之,便问道“舒秀才你家有先人之坟吗?”舒秀才如实地将先生带到父母的坟前,先生看后说道“此地无后,更莫说富贵了”他看了看四周说道“左前方山脊上有一处佳穴,我看了好几年了至今还没有主人,不知是何人家里的土地?”舒秀才答道“是我家的”风水师说道“这真是天意啊,你就将父母之骨迁到那里去吧,我为你免费葬下”。于是,地师为他择了吉期,迁葬了坟墓。在葬完坟之后,只听地师说道“舒秀才,此地乃美女梳妆形,前有银环金锁,珠帘玉钩,两旁虾子,脚而相交,乃状员之地,位列台辅,从此不出三年你将脱离苦境,这都是你心地善良,热情厚道的结果,今后你要认真读书,不可失去善举”,舒秀才听后,心中一惊,于是想起了那夜听到的谈话,才知金环玉锁之意,心中暗喜,过了两日地师辞别而去,舒秀才潜心读书,三年后果然高中榜首,成为状元之身价。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5-04-06 17:55
                          回复
                              17.连江口镇江口庙的传说
                              在位于英德市区南面二十里处的连江口镇,一条源于连州的连江与北江汇合南流,当地人叫江口咀。在江口咀的岸边,有一庙宇临江而建,至今已不知几百年历史,庙里供奉有曹主娘娘等神像。由于此庙建于江口处,是为口庙,古往今来,过往船为求得平安,都虔诚谟拜,因此一直以来香火甚盛。
                              关于江口庙,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江口庙所在的下步村朱屋,有一个大法师朱念七郎,他与曹主娘娘两人对地理位置优越的江口庙早已觑觎已久,都想占为己有,两人法术相当,互不相让。朱念七郎见一时之间打败不了曹主娘娘,于是就想到西天去取法术,为了不让曹主娘娘发觉,他就准备装死来瞒天过海。装死之前,为了防止曹主娘娘识破,他把一束松树枝叶放在门口,告诫其妻,对外可传出自己死去的消息,以遮人耳目,但万不可将松树枝叶拿走,而且七天之内不能哭叫,否则将破坏自己的整个计划。之后,朱念七郎的魂魄便上了西天。曹主娘娘听说朱念七郎死亡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以为这下对手已去,江口庙非己莫属了。她为了证实真假,就来到朱念七郎家里,看到了摆放在里屋的朱念七郎的尸体,就假惺惺的故作伤悲状,但还不放心,就想进屋去看看,只见一把松树枝放在门口,她用法眼一看,原来是一只狮子坐在那里虎视眈眈呢,她心想,这样可不能进了。于是又假装伤心欲绝的哭着,而且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不是,对朱念七郎的妻子说,希望她可以把松树枝拿开,让她进去跟朱念七郎作最后的告别。开始朱念七郎的妻子记着丈夫的话,没有听从她,但是后来经不住曹主娘娘的一再请求,而且看其情真意切,终于答应让她进去看一下。曹主娘娘大喜,进去后,偷偷把一粒米放在朱念七郎的鼻孔上,然后故作惊讶地对其妻说,朱念七郎的鼻孔里已有了虫子,说明已死多时,必须及时下葬,如果继续放在家里,必定会臭气熏天,这样对死者也是不敬的。朱念七郎的妻子走近一看,果然看见了丈夫鼻孔里有一粒虫子样的东西,以为真的死了多时,不禁嚎啕大哭起来。此时正准备赶回来的朱念七郎,猛然听到妻子的哭声,停在了半空中不能回来了,暗暗叫苦不迭。
                              晚上,朱念七郎托梦给他的妻子,又嘱咐她万万不能将自己的尸体下葬,要求她将自己的尸体放入棺材中,然后在棺材的前头放上一把犁头,在棺材的尾部放上几块木炭,在下雨时把棺材放入江中。妻子依其所说,把尸体放入棺材后,不禁悲从中来,大哭不止,此时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于是她就把棺材放入水中。奇怪的是棺材在水中不会下沉,也不会翻倒,而且还沿着江边一直往前飘浮,棺材所到处,放在棺材前面的犁头将江岸摧毁,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如果不阻止,恐怕将要无休止的摧毁下去。船飘至江口庙附近时,正好被朱念七郎的一位老朋友看到了,他知道朱念七郎的意愿,就对着棺材说,你上来吧,你这样可不是办法。说也奇怪,棺材好像听得懂他说的话,飘到了他前面的岸边。这位老朋友把朱念七郎捞上后,就把他下葬了,可否无论葬在哪里,均臭气熏天,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挖出再葬,后来,直到把其葬在江口庙的后面,才没有了臭气。因此,后人感慨地说,朱念七郎是“生也争江口庙,死也争江口庙”!
                              如今江口庙里供奉着的就是得胜的曹主娘娘,至于庙背后是否还有朱念七郎的墓地就不得而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5-04-06 18:01
                            回复
                              哪找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4-07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