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比较喜欢子冶石瓢壶,喜欢它的力度、挺拔和恰如其分的柔美。对于子冶石瓢壶有几个重要“参数”是必须做到的,否则此壶就没有做到位,工手的水平就欠火候。
下面我就按我自己的经验和审美观对这些“参数”进行归纳一下,共7个方面:
1--壶身是上小下大,陡直而下,充满力度
2--壶钮是个中国式的石拱桥,但“桥墩”不可大,要与壶盖浑为一体。桥拱下是个半椭圆形。
3--壶盖看似水平的其实是有一定的放坡角度,从桥拱底部到壶盖边沿有0.5-1MM的落差。壶盖沿是直角收边充满力度。
4--壶嘴与壶身是90度对接(暗接),上小下大呈喇叭形。嘴口是平切口,其切线与壶身是呈平行线。
5--壶嘴的下切线与壶把安装处的切线是两条相互平行的平行线。壶嘴与壶身连接处的切线与壶把切线也是两条相互平行的平行线。
6--壶把与壶身之间所形成的“围圈”是呈现“鸡心型”。壶把上段微微上翘,使其与壶身形成夹角在100--110度。
7--壶底部不是全平的底,它是有一定的圆弧度,底足为三足底足,此底足可以是“围棋子”也可以是“削平过的子”。
下面我就按我自己的经验和审美观对这些“参数”进行归纳一下,共7个方面:
1--壶身是上小下大,陡直而下,充满力度
2--壶钮是个中国式的石拱桥,但“桥墩”不可大,要与壶盖浑为一体。桥拱下是个半椭圆形。
3--壶盖看似水平的其实是有一定的放坡角度,从桥拱底部到壶盖边沿有0.5-1MM的落差。壶盖沿是直角收边充满力度。
4--壶嘴与壶身是90度对接(暗接),上小下大呈喇叭形。嘴口是平切口,其切线与壶身是呈平行线。
5--壶嘴的下切线与壶把安装处的切线是两条相互平行的平行线。壶嘴与壶身连接处的切线与壶把切线也是两条相互平行的平行线。
6--壶把与壶身之间所形成的“围圈”是呈现“鸡心型”。壶把上段微微上翘,使其与壶身形成夹角在100--110度。
7--壶底部不是全平的底,它是有一定的圆弧度,底足为三足底足,此底足可以是“围棋子”也可以是“削平过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