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是法国人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正如法国一句顺口溜所说“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Pain tant qu'il dure, mais vin a mesure)。法语里还有许多面包相关的俗语,形成了颇为独特的法国面包文化。
法国面包品种达150多种,从颜色上说有白面包、黑面包;从形状上说有长棍、圆形、牛角面包;从口感上也有软硬之分,因而法国人爱说“什么牙啃什么面包”(a pain dur, dent aigue),形容做事要因地制宜。由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面包,当然面包店生意兴隆。如果你有机会到法国住上一段,你会注意到发现每天早上起来法国人第一件事就是去买面包。街上走动的法国人胳膊肘下都夹一根长棍面包,手里可能还提着羊角面包。所以在法国畅销货往往被形容为“像面包一般好卖”。
巴黎街头的一幅宣传画,画里的主人公个个擎着“缺角”的长棍面包,宣传词是:“您的面包师热爱他的职业——这大概是为什么他做的面包从来不能完整地到您家。”有一本书中竟然这样描述:“长棍面包总是很难完整到家有什么好奇怪的?诱惑难挡,别再抗拒这种诱惑,回家半途中就掰下一块面包,让那滋味充满口中……
面包缺了角,还这样让人津津乐道,难怪有人感慨:把一条面包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除了法国,不作他想。”无论是清晨面包店前排起的长队,还是傍晚时分夹着长棍面包行色匆匆的归家人,都是极富法国特色的图景。
巴黎市政厅前的一个展厅,里面是“面包大全”的展览。这里面包的种类丰富,不仅如此,展厅还陈列着制作面包所需的五谷杂粮,以及制作程序的各种工具。在巴黎中心繁华的地方,把面包呈现得如此堂皇,无疑宣示了它在法国人心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法国人好品酒,也好“品”面包。他们讲究的是要调动“五官”来感受:从嗅到新出炉的面包扑鼻的香味、到看上去正到火候的金黄色外貌、再到嚼在口中深长的滋味,察“颜”观“色”,一道程序也不错过。法国人对那种方方软软的面包片很不以为然,而是格外钟爱面包外面的那一层硬皮——用手敲敲感受着“好面包”的质感,甚至嚼起来的喀嚓声都很享受。好的事物用精致的心情去欣赏,才不负生活的恩赐,才能提升生活的价值。品酒或“品”面包大概都是同样的道理。
法国面包种类众多,形状各异,不过最“法国”的要数长棍面包。“长棍面包”的历史并不算悠久,20世纪30年代之前,法国人还只会制作圆形面包,叫做Boule,所以面包师就被称为Boulanger。“面包师”的名头可不是随便得来的,不仅要勤学苦练、拿到文凭,而且要有对环境的敏感和足够的经验。一个好面包师,换个城市安家,可能就是个糟糕的面包师,因为对新环境的温度、湿度不适应,而做不出好面包来。
在面包师成为一个职业之前,面包房也并不存在。中世纪时,一个村庄只有领主拥有一个烘烤炉,家家做好面包,等着领主的烘烤炉一周点燃一次,交了钱送到那里烤熟。烤炉由石头砌成,容量不小。大概对于控制温度的技术要求并不简单,所以集体烤制才是更可行的办法。
法国面包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对揉面、醒面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相对来说,超市里卖的面包就没有这么讲究了,味道不仅差一些,也特别容易干硬。所以花时间找到自己中意的面包店,花时间在面包店排队,在法国人看来是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值得的。
法国的面包店总是温馨整洁赏心悦目。面包有的按条来卖,有的则要称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部分面包店的玻璃柜台里还摆满诱人的甜品糕点和各式软面包。法国人偏爱面包店,不仅因为面包好吃,还因为迈入面包店的门就走进了一个浸染着传统的氛围,而法国人是依恋传统的。可以设想法国没有了艾菲尔铁塔,却不能设想法国没有了面包店。
在法国,白面包原来只是贵族享有的专利,穷人只有黑面包充饥。而现在,备受宠爱的却是加了糠的面包、黑麦面包和全麦面包,它们全都要比普通的白面包贵。由于饮食多元化的影响和健康观念的改变,虽然直到今日,面包在法国人生活中的比重还是非常大,但每日面包的消费量却比上个世纪初减少了一半。
面包买回家,有时人们把它切成小段盛在小篮中,有时整条放在桌边。用餐期间,面包还有个重要的功能——抹盘子。中国人请客人来家里吃饭,如果最后饭桌上盘干碗净,主人会觉得没有面子,因为这说明没有准备充裕。法国人则相反,如果有剩,说明饭菜不太合客人的胃口。所以在法国做客,客人通常不仅要把菜肴通通吃光,甚至连盘中剩的汤汁也要用面包抹净。
变硬的面包法国人也要加以利用,将它先泡在牛奶、鸡蛋里,再经过油煎,制成法国吐司,作为一道早餐或下午的加餐。这样的面包被叫做“丢失的面包”。面包也用来做三明治,但法国人所说的三明治不是用我们熟悉的方方正正的面包片,而是将稍短的长棍面包从中劈开,中间夹青菜、火腿、奶酪等等。这样的三明治很有“性格”, 足以划破上颚。不过一个地道的法国人,他们是宁可受伤,也要抱着啃硬面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