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族谱吧 关注:12,044贴子:9,604
  • 8回复贴,共1

【寻求支持】关于徽州祁门郑氏一族来源考据

收藏回复

  • 61.175.197.*
本人是黄山市祁门人,古时为徽州。世代居于祁门大坦乡湘源。现村子存有郑姓200余人。乾隆年间人数高峰时期约在800人左右。郑姓为本村家姓,外姓很少,多为建国后入赘时才有。 

本村地处这一代源头,据说风水甚好。大约为南唐后期搬迁过来,距今1000年历史是有的。证明历史时间有: 
1、村后的防风林的柏树、枫树经县林业局勘察确定有700多年历史,其中一株香榧树约在千年; 
2、村子下面有一个廊桥已经破旧不堪,正名叫做‘荥阳桥’,当地人俗称‘观音桥’,那是当时供奉的是观音大士。桥上的大梁上明确有“光绪年间重造”,但没有说明是第几次; 
3、因为搬来年数久远人多地少,本村前后有三批郑姓搬迁到外地,共分为: 
A、离本村不到5公里处高山郑为本村后裔,建有宗祠,防风林约在500年左右,人口规模约在150人; 
B、距离本村约在100公里外的黟县柯村翠林郑氏,人口规模较大,约在5、600人左右,建国前清明都回来祭祖; 
C、六安某地郑姓,前年有人过来认祖并考察搬迁的历史,规模不详,地点不详。 
4、本村建有宗祠,返修多次。最近一次约在90年代后期 

郑姓始祖发源自河南荥阳,我们祖辈坟墓的墓碑上写的也是‘荥阳郡’,那始祖于河南荥阳是毫无疑问的。但南唐后期搬迁过来自然是规避宋灭南唐战乱(说道南唐,对历史不熟悉的可能不甚明白,但那位写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却是如雷贯耳,这个后主李煜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被宋灭之后当时未必杀害。但后来在其文字中多次出现了怀念过去那段时光的词,招致宋太宗赵匡义的猜忌而被害)。南唐时期辖管的版块里是没有河南的,自说明在荥阳之后肯定又搬迁过数次,但无法确定在目前这个地点上搬迁来的之前那个地方是哪里?根据郑氏族谱的记录,祁门奇峰有一族郑姓是四族,还有一只是十三族,按此推断,此十三族基本上确定是我们村子这一族了。按照千年历史推断,一族约80年时间左右,当时生活条件较差,百年之岁比较偏少。由此见。 

我是立字辈,我下面是志子辈。但因为族谱被毁,无法确定字辈的顺序,如果有人知晓告知不甚欢喜感谢。 

为了搞清楚郑姓及村子的历史,我决定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还希望这里大家同属一脉郑姓给予协助或补充资料,谢谢! 

本人QQ46634158,现旅居杭州。 
 



1楼2008-05-04 15:18回复
    • 221.238.44.*
    请问一下!你祖上都在什么字辈上,我是立字辈的,我的祖上是文字辈的,下一辈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因族谱被毁,所以请教一下是否知道以下的辈分字???


    2楼2009-11-29 15:45
    回复
      我是望江县的,据我家谱记载,唐代时我先祖就在祁门,后迁至江西婺源,再到望江,在叫营前的地方有墓葬,不知现在是否存在。


      禁言 |3楼2012-04-17 12:25
      收起回复
        徽州歙县官塘迁出


        IP属地:安徽禁言 |4楼2014-11-06 12:13
        回复
          好像是一个”立志申邦大有为”的诗词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禁言 |5楼2015-02-20 20:30
          回复
            安徽霍山县郑氏
            辈分排列:xxxx世,春 锦 相 其 隆 (或音同字不同)计十代辈分。
            堂号:立 德 堂
            本人十世祖郑白雲,直系六世祖郑世春,五世祖郑春立/郑春发
            联系:18956472664 微信同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禁言 |6楼2022-05-17 00:13
            回复
              翠林郑和你这个辈分不一样啊


              IP属地:安徽禁言 |7楼2024-04-04 21:22
              回复
                我一世先祖,郑桓公,二世先祖:郑武公,三世先祖:郑庄公,当年建国河南荥阳京襄城。估计你我先祖同宗同源。六十四先祖:德福公,迁山东聊城。


                IP属地:山东禁言 |9楼2024-04-05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