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热爱做这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文/林瑾念@橘岸音乐
“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还是没能被大众和主流价值观承认地位,它是浅薄的,是庸俗的,是低贱的,却鲜少有人正视它明明也是艺术形式。所以,为什么它不能承载社会意义,为什么不能复杂晦涩?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心灵鸡汤,无论是父母师表还是严肃文学,都没有让我变得包容,但是音乐、电影这些艺术却真真正正让我变得包容,这是他们的魅力也是他们巨大的能量和价值。”
在话李健之前原谅我把这段话再分享一遍,分享给更多人看。这是我的一位乐迷朋友所写的。每读一遍,都会感同身受一遍。我曾在第一次分享的时候接过自己写的这段话,
“这些只言片语或许能为那些不知被嘲笑几番但却还要相信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的朋友带来一丝慰藉。在11岁那年我喜欢上了流行音乐。每一个昨天我都想跟愿意听尽我一己之见的人说,“你会不会发现,现在让我们能听尽更多人生道理的人不再是讲堂上的老师,温室里的父母,玩一起的朋友,而是一首流行音乐,一部电影,一本书籍,一位歌手,一位演员,一位作家,一位你真的欣赏的人。”
我知道我写的这段话一定程度上是偏执的,其实所谓的人生道理对于每个已经成年处世的人来说都是明白的,它们可以说的比谁都漂亮,但是说服自己,说服别人就成了另一回事。将它换一个说法,我逐渐认为道理很多时候是一种共识,一种认可。不是一种接受。明星一定是有社会形象的,他们或许并不想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高帽。但你不能忽视,或者轻视了他们的影响力。我的父亲常常嘲笑我,笑我对音乐上的偏执,笑我对音乐上的认可,笑我对音乐上的追求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我有许多喜欢的歌手,作词人,我听他们的作品,阅读他们写下的书籍,对我来说,他们不仅仅只是歌手与作词人。他们比很多“被认为才是正义渠道的角色”还“很实在”的影响着我。比如正在影响着我的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