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吧 关注:8,970贴子:30,366

回复:论工程兵现代战争的作用及战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师通常为 2~3 个排,团通常为 1~2 个排。配备有筑路机械、桥梁构件或舟
桥器材及运输车辆等。主要任务是对重要路段、桥梁、渡口定点抢修,对师、
团的主要道路机动抢修。
军用道路 为保障军队作战而构筑、维护和使用的道路。包括新修的道
路、急造军路,以及被利用的原有道路。用以满足部队实施机动和物资、装
备、兵员、伤病员的前送后运的需要。军用道路按路线与战线的关系,分为
纵向路和横向路;按其可通过的运输工具,分为轮式车辆道路,履带式车辆
道路和驮载道路。军用道路的选择与构筑,需服从作战企图和任务的需要,
力求隐蔽、短捷、易于伪装、天然障碍较少、作业量小、不易遭敌火力封锁
和便于车辆疏散。军用道路的管理和维护要求迅速、及时,随坏随修,保证
畅通。
急造军路 为保障部队应急通行、标示和构筑的临时性道路。急造军路
多在临战或战时构筑,战术技术要求由合成军队指挥员或工程兵指挥员临时
作出规定。通常不进行勘察设计,而是通过工程侦察来校定和标示路线、位
置。路线要求尽可能选在土质良好,只需进行标示或简单作业即可通行的地
带,并力求隐蔽、易于伪装和便于车辆疏散。对松软、泥泞地段,通常铺设
路面构件或用就便器材以保障通行,对路线必须跨越的小溪流,通常用简易
涵洞来保障通行。对路线上的放射性沾染地段,当不能绕过时,通常用铲除
受染土层或履盖受染路面的方法构成通路。构筑急造军路的速度,要求与合
成军队的机动速度相适应。
道路保障 战时保障道路畅通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道路网的构筑、
维护、伪装和交通警备勤务等。道路保障以工程兵为骨干,各兵种分队和民
兵参加。通常采取运动保障,巡回保障,定点保障相结合的方法实施。运动
保障是在合成军队战斗编成内,以工程兵分队为主编成运动保障队,或以工
程兵分队加强给炮兵、坦克、机械化部队,随伴其行动,及时抢修被破坏的
道路地段、小桥、涵洞,排除行进路上的障碍物等。巡回保障是在战术地幅
内,组织各兵种分队,民兵和沿途人民群众,按分段或分片包干的原则,对
各自分工负责的道路地段,进行昼夜巡逻维修的保障方法。定点保障是对道
路的重要地段和重要桥梁、渡口、隧道、涵洞,以及交通枢纽,派出专门技
术力量进行驻守维护的保障方法。通常以工程兵为主,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
以及民兵、人民群众分段或分片包干,定点实施。
渡场 保障军队渡江河开设的场地。按渡越方法和使用的器材不同,渡
场可分为桥梁渡场、浮桥渡场、门桥渡场、轻便器材渡场、两栖车辆渡场、
徒涉渡场、冰上渡场和坦克潜渡场。通常有渡口、待渡地区或出发线、渡河
检查站、渡河器材集结场、指挥观察所、进出路、工事等组成。构筑与维护
渡场,是渡河工程保障的重要内容,通常在渡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构筑渡场的任务通常由舟桥、工兵部队、分队担任,其位置选择在地形隐蔽,
工程作业量小,便于渡河器材泛水和部队渡河、登陆的地点。各渡场之间要
有适当的间隔,尽量减少敌火力的损害,周密组织渡场警戒和救护、打涝勤
务,以及对敌核、化学等武器袭击的防护。
渡场勤务 渡场警戒、水位测量、交通调整、救护打捞勤务的总称。渡
场警戒由对空监视哨、地面警戒分队、对空警戒分队和水上巡逻队实施,负
责对空观察、预报空袭、对空射击、捕获企图破坏渡口的敌水鬼及特工人员、
排除漂雷和漂流物。水位测量勤务由水位测量员实施,负责观察水位变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3-06 20:28
回复
    预报洪水。交通调整勤务由交通调整哨和向导员实施,负责监督和引导渡河
    部队、分队按规定的路线、顺序前出渡河;当遭敌袭击时,指导人员就地疏
    散隐置。救护打捞勤务由救护打捞组实施,负责救护人员和打捞落水器材、
    技术兵器和车辆等。通常警戒勤务分队、水位测量员、救护打捞组在渡场构
    筑作业时开始派出;交通调整哨在渡场构筑作业即将结束时派出。
    渡场警戒 为保障渡场安全而建立的警戒。包括对水上、空中、地面的
    警戒和对核、化学武器的观察报知。通常建立对空监视哨、地面警戒分队、
    对空警戒分队、水上巡逻队和核化观察哨等。对空监视哨负责监视敌机活动,
    及时发出空情警报;地面和对空警戒分队负责监视与消灭袭扰、破坏渡场的
    地面小股敌人和敌机;水上巡逻队负责水上警戒,防敌袭击并负责排除漂雷
    和漂流物;核化观察哨负责监视和通报敌核、化学武器袭击情况。组织渡场
    警戒时,要确定警戒的兵力和观察哨的位置,规定警戒的地、空、水域和任
    务,合理设置水上警戒的船艇等。受敌威胁较大的方向上,还可设置警戒阵
    地。
    渡场救护 为保障部队渡江河湖泊而组织的救护勤务。是渡江河湖泊进
    攻作战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通常由后勤部门根据首长决心和后勤保障指示
    组织。一般开设医疗救护站、渡场救护打捞站,建立抢险队、技术救援队等。
    医疗救护站设在渡场附近隐蔽和生存条件较好的适当位置,构筑必要的掩蔽
    工事;渡场救护打捞站设在渡口下流的适当位置,配备救护、打捞用的船只
    和设备;抢险队和技术救援队由精干的人员配备性能良好的器材编成。任务
    是救护打捞落水的人员、器材、技术兵器和车辆等。渡场救护要及时、有效。
    假渡场 模拟真渡场的渡场。用以欺骗、迷惑敌人,隐蔽真渡场。有假
    的桥梁渡场、门桥渡场、轻便器材渡场、两栖车辆渡场、徒涉渡场、泅渡场
    以及坦克潜渡场等。通常先于真渡场或与其同时设置。基本要求是:精心设
    置,力求逼真,确保能骗住敌人;与真渡场相隔适当距离,以免破坏假渡场
    而影响真渡场。为增强欺骗迷惑效果,假渡场内需有必要的兵力佯动和电子
    佯动。
    江河工程侦察 为获取渡江河的工程资料而实施的侦察。目的在于查明
    和搜集江河的性质、水文、两岸地形、桥梁、渡口等情况,及其对攻防战斗
    的影响,敌人利用江河水障的情况,以及附近可以利用的就便器材等,为指
    挥员定下渡江河决心和制订计划提供依据。侦察分队通常由一个班到一个排
    组成,必要时可吸收当地民兵和防化兵参加。携带地图、测绘工具、土木工
    具、探、扫雷器材、辐射侦察和防护器材、通信工具等。基本要求是周密、
    隐蔽和迅速。
    伪袋 隐蔽自己、欺骗迷惑敌人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包括隐蔽真目
    标,设置假目标,实施佯动,散布假情报和封锁消息等。目的是隐蔽作战企
    图,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争取战场的主动权。按所对付侦察器材种类分为
    防光学侦察伪装、防热红外侦察伪装、防雷达伪装、防声测伪装等。按被伪
    装的目标分为人员伪装、装备伪装、工程伪装、军队行动伪装等。基本要求
    是:根据作战企图、任务,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重点实施;利用天然条
    件,辅以人工伪装;做到自然逼真,切忌千篇一律;贯穿于目标出现和使用
    的全过程。
    战术伪装 为隐蔽战术企图实施的伪装。是战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隐真示假,欺骗和迷惑敌人。战术伪装的范围包括行军宿营、集结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3-06 20: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置、开进队形、战斗编成、主要攻击和防御方向;兵力部署、火力配系、阵
      地编成、工程构筑和障碍物设置;露营地、指挥所和作战物资仓库;车辆、
      火炮和其他目标以及单个人员等。基本要求是:根据己方作战意图、任务并
      针对敌侦察手段实施;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工的地貌,隐蔽军事行动的要害特
      征,或使其模糊不清;在使用制式伪装器材的同时,大量使用就便器材,隐
      真与示假相结合,造成敌方的错觉和不意:贯穿于目标出现和使用的全过程。
      战术伪装通常根据上级指示和本级战术企图拟制战术伪装计划,规定佯动、
      佯攻、欺诈和模拟部队的机动或集结方案,确定实施方法、手段和应采取的
      措施,以及明确伪装纪律和要求等。随着高新侦察手段和质量崭新的常规武
      器大量使用,采用遮蔽、融合、隐真与示假仍是战术伪装重要措施,技术手
      段将向高效率、多功能、综合化发展。
      目标伪装 对军队行动、部署、装备、军事设施和其他有军事价值的目
      标所进行的伪装。分为活动目标伪装与固定目标伪装。人员、汽车、坦克、
      舰艇、飞机等活动目标由于经常处于运动状态,通常选择隐蔽的运动路线,
      利用夜暗和能见度不良的天候行动。当活动目标进入预定地区后,要充分利
      用地形的天然伪装性能、及时消除活动痕迹。同时还需采用植物伪装、迷彩
      伪装、人工遮障。施放烟幕和灯火管制等技术措施弥补天然伪装的不足,使
      目标获得可靠的隐蔽。对指挥所、各种工事、火炮和导弹发射阵地、桥梁、
      渡口、军用机场、码头、后方仓库等固定目标,根据地形特征,施以植物伪
      装和设置人工遮障等。
      伪装原则 指导和实施伪装的准则。其内容包括:伪装符合战斗企图;
      正确选择目标位置;天然伪装为主,人工伪装为辅;示假应与真目标相似;
      严格坚持伪装纪律。组织实施伪装时,要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重点保障,
      并根据敌情、季节、天候的变化,措施要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伪装要
      及时,不间断,要贯穿在军队的作战行动始终,并对伪装状况不断地进行检
      查和改善,力求不为敌人所识破。
      野战工事 临战前或战斗中构筑的保障军队发扬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工
      程建筑物。目的是为保障己方射击、观察、指挥、掩蔽、机动和迟滞、阻碍
      敌军行动。按用途分为射击工事、堑壕、交通壕、掩蔽工事、观察、指挥工
      事。按构筑方法分为掘开式工事,暗挖式工事、堆积式工事。按掩蔽方式分
      为露天工事和掩盖工事。掩盖工事按其抗力又分为简易型、轻型、加强型、
      重型、超重型。军队占领阵地或临时驻止,进入配置地域后,充分利用和改
      造工事,使用就便器材和预制构件按先主要后次要、先点后面的顺序构筑,
      力求做到疏散、隐蔽、坚固和矮小、低下,并逐步提高工事抗力,以增强防
      御的稳定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3-06 2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