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8
苏士峰,1948年11月15日生,山东滨州人,大学文化,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党委书记,河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驻廊单位总协调人。兼任世界石油管道承包商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全国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客座教授、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等职。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是全国唯一的管道工程建设专业化公司。1999年中国石油重组,将管道局输油气主业及优良资产剥离上市,留下45000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4000人。所属69个企业没有几家盈利,还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凸显,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苏士峰同志出任管道局局长、党委书记。他带领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新时期企业精神和“创造新优势,创造新商机,创造新活力”的经营理念,制定了“提升核心能力、主业延伸、科技人才、走出国门、资本扩张”五大战略和“建设世界驰名品牌——中国石油管道”的奋斗目标。“十五”期间累计实现收入241亿元,利润总额10.62亿元,其中2005年实现收入80亿元,实现利润6.8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59.7亿元、6.75亿元。企业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131亿元和67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70亿元和24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0%。 职工收入由2000年人均1.5万元,增加到2005年人均3.8万元,增长了2.5倍。使一个不景气的亏损企业,跃升为中石油企业中成长性最好、国内同行业最强、世界知名的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苏士峰同志讲政治,顾大局,谋长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理想信念坚定、对事业充满激情,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主要业绩是:
创新战略。苏士峰同志志存高远,视野宽广,始终把管道局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管道业的大坐标系中去审视,不断修正和调整战略,保证了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重组初期,针对企业主营业务不明显,市场竞争能力差的状况,重点实施了壮大主营业务战略,确定了管道设计施工、油气储运技术服务为两大主营业务,通过全方位参与西气东输等国内重点工程建设,在国内确立了管道建设主力军的地位,迅速壮大了施工主业,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扭转了困境,实现了重生。
企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又提出“建成国内最强、世界知名管道专业化公司”的目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树立了中国石油管道品牌,核心竞争能力迅速提升。
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以来,苏士峰同志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大众成果,共同分享”理念,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包括职工家属、离退休老同志、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提出并实施建设和谐企业的一系列举措,并在中石油范围内,用2—3年时间,率先提出建设安全环保团队文化的理念,把企业引领到安全和谐发展的更高层面。
“十一五”,苏士峰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又制定了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企业总资产再翻一番多,达到2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5亿元;总收入翻一番半,达到17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亿元;实现利润翻三番,达到12.6亿元;职工收入再翻一番;跻身国际承包商前10强。
创新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企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把市场作为第一要务,全局上下倾全力开拓市场。市场开发合同额由2000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亿元,增长了3倍。五年累计在国内建设西气东输、西部管道、涩宁兰、兰成渝、忠武管道、陕京二线、冀宁联络线等11条12000多公里大型长输管道,综合工作量都在70%以上,发挥了专业化公司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以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在苏丹、利比亚、哈萨克斯坦、泰国等国家建设了9条、4500公里大型长输管道,国际市场合同额由2001年的40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今年,又以EPC方式中标印度东气西输工程1088公里管道安装和6条河流穿越工程,占总工程量的80%,合同额3.34亿美元。国际市场从最初的北非地区,扩大到南非、中东、东南亚、中亚、南亚,树立了中国石油管道(CPP)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