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Crdycep militaris),又名蝉花、蛹草、北虫草、北冬虫夏草。全世界已知虫草类有350余种,我国有62种,其中具有较高药用保健价值的只有冬虫夏草和蛹虫草。
蛹虫草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通过鉴定,认为它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 同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定名为蛹虫草。它寄生于昆虫的幼虫或蛹上的虫草菌,通过吸收昆虫体内的养分而生长,它的寄主范围包括舟蛾科的白齿舟蛾(Leucodndabicoria Deniset Sehiffmuller)、大蚕蛾科的柞蚕(Antheraea per,z3,i Guerinmeneville)和蚕蛾科的桑蚕(Bombyx mori Linn)等共3目11科19种鳞翅目昆虫。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蛹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蛹体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蛹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蛹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
《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都记载蛹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替代冬虫夏草入药。然而由于野生资源少、采集困难和培育技术的限制,多年来,蛹虫草一直被束之于科学研究的高阁;而今天,现代生物技术上的突破,使这一珍贵的医药保健资源走出深山、成为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守护神。
《新华本草纲要》中记载“蛹虫草味甘,性平,有益肝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的功效;《中华药海》记载“蛹虫草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肾二经”,主治:(1)益肾补阳,本品性甘,味平,补肾阳,益精髓,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眩晕耳鸣,健忘不寐,腰膝酸软,阳萎早泄等症。(2)止血化痰,既补肾阳,又益肺阴,保肝益肾,秘精益气,对肺肾不足,又咳虚喘,痨咳痰血者有较好的疗效。
1990年11月及1991年4月,沈阳市卫生防疫站按照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对蛹虫草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检验结果认为,蛹虫草对人体健康是安全可靠的。
2009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2009年第3号公告,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











蛹虫草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通过鉴定,认为它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 同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定名为蛹虫草。它寄生于昆虫的幼虫或蛹上的虫草菌,通过吸收昆虫体内的养分而生长,它的寄主范围包括舟蛾科的白齿舟蛾(Leucodndabicoria Deniset Sehiffmuller)、大蚕蛾科的柞蚕(Antheraea per,z3,i Guerinmeneville)和蚕蛾科的桑蚕(Bombyx mori Linn)等共3目11科19种鳞翅目昆虫。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蛹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蛹体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蛹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蛹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
《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都记载蛹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替代冬虫夏草入药。然而由于野生资源少、采集困难和培育技术的限制,多年来,蛹虫草一直被束之于科学研究的高阁;而今天,现代生物技术上的突破,使这一珍贵的医药保健资源走出深山、成为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守护神。
《新华本草纲要》中记载“蛹虫草味甘,性平,有益肝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的功效;《中华药海》记载“蛹虫草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肾二经”,主治:(1)益肾补阳,本品性甘,味平,补肾阳,益精髓,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眩晕耳鸣,健忘不寐,腰膝酸软,阳萎早泄等症。(2)止血化痰,既补肾阳,又益肺阴,保肝益肾,秘精益气,对肺肾不足,又咳虚喘,痨咳痰血者有较好的疗效。
1990年11月及1991年4月,沈阳市卫生防疫站按照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对蛹虫草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检验结果认为,蛹虫草对人体健康是安全可靠的。
2009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2009年第3号公告,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