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40,386贴子:993,674,822

【揭秘】水浒传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百度输入法1楼2015-04-23 16:25回复
    一部《水浒》共涉及到787 位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577 位(包括 108 位主要人物);有名无姓的9 位;有姓无名的99 位;书中提到 但没有出场的102 位。这787 位人物中,共有女性78 位,约占人物 总数的10%,可以说女性人物在《水浒》人物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 然而女性在《水浒》中的死亡率并不低,78 位人物中明确描写死亡 的有34 位,约占女性总数的43%,这样高的死亡率在世界名著中是 极其罕见的。女人若是生在《水浒》这部书中,一多半要成悲剧角色。 下面我们主要要讲的是梁山一百单八将,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组合成的108 条好汉。 梁山108 条好汉,共涉及77 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 人,约 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 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


    IP属地:陕西2楼2015-04-23 16: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东西怎么戴?”我问那姑娘。
        “你如果愿意戴,我会帮你戴上,整个过程需要四个小时,可以保持四个星期。你想好了吗?”
        我心说足够了,我只要把他们救出来就行了:“逼真吗?”
        “这个,我帮你戴上之后,你可以自己判断。”她道,就指了指一边躺椅,让我过去躺下。
        我走了过去,躺了下来,她立即就把那张人皮面具盖到了我的脸上,那一瞬间,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三叔当年的一句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4-23 16:27
      收起回复
        他们都是基佬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4-23 16:2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4-23 16:27
          回复
            在梁山108 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go-vern-ment 当过公务员 的有33 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B 社会人物有25 人(以 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 人;开酒店的私营个 体户出身的9 人;打渔出身的8 人;其他出身的23 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梁山108 条好汉,竟没有一个算得上真正意义上 的农民,如果非要把陶宗旺算作农民出身的话,也仅此一人而已。


            IP属地:陕西6楼2015-04-23 16:27
            收起回复
              这 样的人员构成,这样的领导班子,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无论如何算 不上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梁山义军的政治口号和纲领是“替 天行道”,这跟“分田地、均富贵、免粮税”等农民义军惯用口号和 指导纲领丝毫不沾边。再说了,“替天行道”的“天”怎么讲?天下 百姓,还是天子?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特别在意,一百单八将中,go-vern-ment 公务员 出身的竟有33 人,占总数的30%。这些人原本都在宋朝各级 go-vern-ment 任职,过惯了悠闲自在的办公室生活,或多或少都对 “铁饭碗”、“吃皇粮”这样的生活有些感情。这些人也构成了后来 梁山领导层支持招安阵营的主体力量。 在梁山领导层最具发言权的三十六天罡中,公务员出身的达17 人, 如果把李逵也算在内的话(李逵曾经在江州监狱当过小牢子,也算吃 过公家饭),公务员出身的将达18 人,正好占梁山集团36 个董事会 成员的一半。难怪宋江一再坚持招安,看来走招安路线还是很有群众 基础的。


              IP属地:陕西7楼2015-04-23 16:29
              回复
                梁山好汉的平均年龄 梁山108 条好汉中有明确年龄记载的14 人(以第一次出场为准)。 其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宋江,书上说是“年及三旬”,估计不会超过三 十五六岁;以下是鲁智深、林冲、柴进,三十四五岁;然后是关胜、 卢俊义、张顺,三十二岁;年纪最小的是史进,出道时只有十###岁; 武松、施恩、孔亮、燕青的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四五岁;张青、杨雄、 石秀的年龄记载也比较确切,分别是三十、二十九、二十八岁。这 14 个人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六岁,相当年轻,正是当打之年。有人会 说了,拿14 人代表108 人,说服力不充分啊。的确,这14 个人的平 均年龄也许不能代表梁山108 人的平均年龄。 那么梁山108 条好汉的平均年龄大概有多大呢? 我们前面说一百单八将中宋江年龄最大,有什么依据?


                IP属地:陕西8楼2015-04-23 16:3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别阳痿啊!速度更啊!我TM.等的花儿都谢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4-23 16:30
                  回复
                    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 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比较细致科学,基本达到了人尽其才,上山前学 的什么专业,上山后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了什么岗位。有专门马战的, 有专门步战的,有管后勤的,有管营销的,有开酒店的,有打探消息 的,有做衣服的,有打兵器的,有医人的,有医马的,有管纪检的, 有管组织的,有管财务的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体 系,跟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差不多了。 一百单八将的分工细致而科学,可谓物尽其力,人尽其才,基本达到 了“领导干部专业化”的要求。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属于 “大老粗”,除了宋江、林冲偶尔能吟几首诗,卢俊义、柴进、燕青 勉强算个文人,吴用做过民办教师,裴宣做过法院书记员以外,其他 人都谈不上什么文化素质,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那些公务 员出身的好汉们,以前多是武将,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 怎么样,用现在的学历衡量,相当于初高中水平的已经不错了。这些 人里能达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韩滔、杨志两个(中过武举)。那些 黑帮出身、盗贼出身、打渔出身、开酒店出身的好汉,估计大部分连 小学文化都达不到,比如张横,连给弟弟张顺写信的文化水都没有。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离“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 相差甚远。知识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团队,注定不会有多 大发展空间。 宋江其实很重视知识分子,也很重用知识分子,比如卢俊义、林冲、 吴用这些文化稍高一点的,都处在梁山集团最高领导层的位置,柴进 负责后勤兼财务工作,裴宣负责纪检工作,也都是很重要的部门。虽 然如此,宋江在知识分子的培养方面做的却很不够,也没见他在梁山 举办过什么领导干部培训班。试想朝廷招安这么一批“粗人”干什 么?除了用这些人打打仗外,能放心让他们到地方上去任文职吗?这 些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拿刀杀人的好汉们,能做好一个地方的父母 官吗? 过多的大老粗聚在一起,很难形成一个长远的共同理想、施政纲领或 是奋斗目标,也很难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宋江面对这样一个战斗力很 强、文化素质很低的特殊团队,也只能用一个模糊不清的“替天行 道”来维系班子内部的稳定。在梁山集团部分人眼里,奋斗的目标似 乎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快活一天算一天。 总之,梁山集团在领导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做的不错, 但在最重要的“领导干部知识化”方面相当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阻碍了梁山集团向更高更强方面的发展。客观上讲,仅靠梁山集 团领导层现有的实力,很难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外乎有三种结局,一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 具,比如刘邦、朱元璋;二是被镇压下去,比如陈胜、李自成、洪秀 全;三是接受招安,替现有朝廷出力。第一条路成功的案例很少,宋 朝之前似乎只有刘邦一个;第二条路失败的案例却太多太多,宋江之 前就有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陈胜、黄巢�6�7�6�7“自幼曾攻经史” 的宋江想必对这些已了如指掌,梁山集团具体走哪条路,他心里可能 已反复权衡了很多次。 宋江之所以选择第三条路,是不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定位呢?改 朝换代不可能,被镇压下去不甘心,宋江面前只剩下第三条路了,那 就是:招安。不过“招安”这条路在宋江之前还鲜有人走,宋老大可 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己和107 个兄弟 当了赌注和试验品。


                    IP属地:陕西11楼2015-04-23 16:31
                    回复
                      《水浒》中的女人们 《水浒》中仅有的几位出场较多的女性人物,要么不守妇道(如潘金 莲、潘巧云、阎婆惜、娇秀、白秀英、狄太公女儿、贾氏);要么是 长舌婆(如王干娘、李大娘、刘高老婆、阎婆);要么是被男性化的 女人(如扈三娘、顾大嫂、琼英、孙二娘、段三娘);要么就是纯粹 的受害者(如金翠莲、刘太公女儿、林冲夫人、王义之女、瓦罐寺妇 人)。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连跑龙套也够不上的小人物了。可以说凡 是在《水浒》中出场较多的女性,几乎没有一个既符合古代“好女人” 的标准,又落得圆满结局的女人。 《水浒》位居四大名著之列,其艺术成就世所公认,明清奇人金圣叹 的“批水浒”一出世,更是画龙点睛,将这部名著推到了一个空前的 高度,被誉为第五才子书。然而施耐庵在书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蔑 视妇女的封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该书的思想价值。 梁山108 条好汉中,女人只有3 个,占总数的,比例实在可怜。前面 我们已经提到,女性人物在整部书中只占人物总数的10%,78 个女性 中最后落死亡结局的有34 人,且死因大部分与不正当男女关系有关。 死亡率之高,死亡原因之不正常,再加上作者一再流露出的对女性的 蔑视,不得不使人怀疑作者施耐庵是不是对女性怀有偏见。这已不单 单是封建意识问题,在封建思想统治下,“好女人”的尺度应该是诸 如“三从四德”、“贤妻良母”、“无才便是德”、“贞洁操守”、 “相夫教子”这样的标准。而在《水浒》里,符合这样标准的女人几 乎为零,整部书里称得上“深明大义”的女人,只有一个,就是一个 叫秦玉兰的女人。这个秦玉兰在《水浒》中是个不入流的角色,跑龙 套都得往后站。 梁山105 条男性好汉,书中明确交代成过家、有过老婆的(二奶也算) 有35 人,剩下的70 条好汉都没有老婆。70 来个光棍,30 岁左右的 年龄,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他们个个不娶老婆,匪夷所思。在这些 梁山好汉眼里,谁娶老婆,谁近女色,谁就算不得真正的好汉。这不 是对女人的轻视是什么(或是变态?)。梁山好汉对女人的轻视,实 际就代表作者施耐庵对女人的轻视。 作者运用其高超的写作手法,常常在书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女性的蔑 视甚至诋毁。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详谈,这里姑且带过。有人就怀 疑过作者在写这部书之前,是不是在情感方面受过女人的什么强烈刺 激,这种想象不无道理,至少可算一家之言。 《水浒》书中提到的几个庄园主人,比如宋家庄的宋太公、桃花村的 刘太公、白虎山的孔太公、揭阳镇的穆太公等,都只有“太公”出场, 没有“太婆”什么事,难道这些太公们的老伴都死了?笔者不禁要感 叹一下,女人在《水浒》里真的不长寿啊。


                      IP属地:陕西12楼2015-04-23 16:32
                      回复
                        赶上直播了万火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4-23 16:37
                        回复
                          朱武的待遇问题 为宋江北征南讨立下汗马功劳的朱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地煞 星排名第一,看似很高,其实总排名只是第37 位。 有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地煞星第一终归比天罡星第36 强些。 其实不然,三十六天罡属于正将,七十二地煞属于偏将,正将、偏将 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看梁山集团领导班子的 组成,宋、卢、吴、公孙四大董事处在最高层,其他天罡星也属于董 事会成员,而地煞第一的朱武却没有资格列入董事会成员内。想必梁 山集团内部定工资的时候,也会有天罡、地煞之分,差一级工资应该 没问题。 我们再看朝廷对天罡、地煞的赏赐规格,朝廷给梁山好汉招安的赏赐, 三十六天罡赏的是金牌、红锦,七十二地煞赏的是银牌、绿锦。哪怕 朱武比燕青只低一位,燕青可以拿金牌、红锦,而朱武只能拿银牌、 绿锦。金牌、银牌之差很明显,而红锦、绿锦也是有差别的,在古代, 红锦是除黄锦之外最尊贵的一种,绿锦就差多了。比如三国时曹操手 下的大将们,有血缘关系的都穿红,无血缘关系的俱挂绿,等级之差 可谓明显,有一次一群武将为争夺一领红锦袍竟大打出手,乱作一团。 在征方腊的战争中,朝廷给梁山好汉的赏赐也是按天罡、地煞区分的, 天罡星赏的是御酒、锦衣,而地煞星赏的就差多了,只是一般的缎匹, 连酒都没有。征方腊成功以后,朱武是幸存者之一,但朝廷并未因为 他是卢俊义这一路兵马的军师、副总指挥而特别封赏,依然以正将、 偏将划分。正将封忠武郎,偏将封仪节郎,差了一个档次。 朱武的功劳比起天罡星中的李应、穆宏等很多人,只高不低,所得待 遇却远远不及。 在宋、吴实际主管下的梁山集团,朱武的处境很尴尬,专业技能与吴 用重叠,绰号比吴用叫得还响,不受吴用挤压才怪。朱武上梁山是借 史进的关系,而史进是托的鲁智深的门路,鲁智深入伙又是托的孔明、 孔亮的关系。这样关系托关系、路子找路子办成的事,总有种“强扭 的瓜不甜”的味道。再加上朱武上梁山之前与宋江从无往来,上梁山 的时间又比较晚,没什么资历,不受宋江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更倒 霉的是朱武上梁山不久晁盖便牺牲了,朱武连另投其主的机会都没有 了。 地煞星第一的排位,同参军务头领的职务,一切看起来风光,其实有 名无实,鸡肋而已。朱武的悲剧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排位很重要, 有时哪怕只差一位,所得的待遇也会天壤之别。还有,有能力提早施 展,不要等职位定下来之后再发挥,那就晚了。 朱武这个人物先说到这,现在翻回头还说史进。史进自“大闹史家 村”之后,随朱武等三人来少华山避难,朱武想拉史进入伙,史进不 肯,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劝我落草, 再也休提。”此时史进对生活还是有幻想,他的想法是“寻得师父, 也要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金圣叹在评水浒中说的明白,此 时史进的初衷,也正是一百单八将的初衷(实惟一百八人之初心也), 于是史进打点行装离开了少华山。然而史进并没有与少华山完全断绝 关系,手下的庄客全部留在山寨,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也寄存在了那 里。史进这样做,估计也是在为自己留条后路,他对“寻师父、讨出 身”的计划其实很没底。不过这种当断不断、藕断丝连的做法,也为 史进后来重返少华山埋下了伏笔。 史进离开少华山,往延安府寻找师傅王进,路过渭州,在那里遇到了 一个英雄人物——提辖官鲁达。这个鲁达一出场,便掀起了《水浒》 中第一个大的**——拳打镇关西。 “拳打镇关西”这段情节,充分表现出鲁达的为人和鲜明的个性。用 金圣叹的话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 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那么鲁达的鲜明的个性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拳打镇关西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玄机,鲁智深当和尚是不是人为操 控,当和尚之后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请看下回——鲁智深。


                          IP属地:陕西21楼2015-04-23 16:37
                          回复
                            挤挤,如果火了以后就可以混脸熟了


                            IP属地:辽宁24楼2015-04-23 16: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部《水浒》共涉及到787 位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577 位(包括 108 位主要人物);有名无姓的9 位;有姓无名的99 位;书中提到 但没有出场的102 位。这787 位人物中,共有女性78 位,约占人物 总数的10%,可以说女性人物在《水浒》人物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 然而女性在《水浒》中的死亡率并不低,78 位人物中明确描写死亡 的有34 位,约占女性总数的43%,这样高的死亡率在世界名著中是 极其罕见的。女人若是生在《水浒》这部书中,一多半要成悲剧角色。 下面我们主要要讲的是梁山一百单八将,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组合成的108 条好汉。 梁山108 条好汉,共涉及77 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 人,约 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 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04-23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