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了枚1806年流通便士,简单分享下这种童B
由于1797的车轮便士在流通使用中过于厚重而且容易磨损,1806年继续委托SOHO代工发行了新便士(同年也有半便士和法新),依然是德国雕刻师C.H.Kuchler设计。尺寸和厚度都减少了。从此奠定后期的便士大小。
分享2枚1806便士,精制和普制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细节上都是极好辨认的。
乔三流通便士都是采用的币型↑↓,而精制大部分是章型↑↑,普制有2种,区别在于正面头像发带结的头发,精制按材质分有好几种。
由于1797的车轮便士在流通使用中过于厚重而且容易磨损,1806年继续委托SOHO代工发行了新便士(同年也有半便士和法新),依然是德国雕刻师C.H.Kuchler设计。尺寸和厚度都减少了。从此奠定后期的便士大小。
分享2枚1806便士,精制和普制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细节上都是极好辨认的。
乔三流通便士都是采用的币型↑↓,而精制大部分是章型↑↑,普制有2种,区别在于正面头像发带结的头发,精制按材质分有好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