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嘉陵JH600深度试驾之旅
转载 摩托车造势 2013-1-6
它是中国摩托车的骄傲,它的出现曾引发广大车迷的热议,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排量的量产摩托车,它无疑也是民族品牌的骄傲。它就是嘉陵JH600,从诞生之初就获得了追捧与褒奖,也饱受过质疑甚至是非议。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车,希望这次测评能够把JH600真实地展示给广大读者和车迷。
嘉陵JH600
一年前,嘉陵600在重庆摩托车博览会上正式发售,来自湖北的两位车迷成为该车的首批用户。而不论是此前,还是时至今日,对于嘉陵600的评价是褒贬不一,3万元的售价和独特的售价方式。
嘉陵JH600
作为车迷,我同样对嘉陵600充满了好奇,也希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它的实际性能。刚好,两个好友于不久前同时购入了嘉陵600,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来自宜昌、江汉油田和赤壁的另外三位车主,总共5辆嘉陵600齐聚湖北荆州(目前湖北省共有6辆嘉陵600)。于是,就有了这次“小六的聚会”。
大排的吸引力
无论是穿行于城市街道,还是驻车小憩,嘉陵600确实很能吸引眼球,甚至会引起围观,而当多辆嘉陵600聚集到一起时,产生的吸引力竟是如此惊人。本来交谈甚欢的午餐不时会被打断,很多路人往往忍不住去“摸一摸”这些国产大排车,这导致车主们的双向报警器此起彼伏地“工作”起来。尽管有些无奈,但大家的心态还不错,毕竟被欣赏不是一件坏事。
实话实说,我和许多车迷一样,对嘉陵600的外观抱有成见,从最初见到它的图片,甚至是在车展期间一睹实车,那种“不过如此”的感觉很主观,但确实一直存在。现在,我需要改变这样的评价,通过真正的接触能感受到它的特别。作为一款长途耐力车或最新的说法探险旅行车,嘉陵600的外形设计是成功的,它将稳重大气的风格表露无遗,我不觉得它在模仿宝马F650GS,但我认为它有卡吉瓦Conyon600的影子。当然,在许多细节上,它就是自己,有中国原创的东西。
嘉陵600那硕大的车体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有冲击力,与常见的125排量骑式车相比,它具有绝对的威慑力:790毫米座高、195千克净重、1520毫米轴距,再配合大型排气管、宽大的前后轮胎(规格分别为100/90-19和130/80-17)、43毫米直径前减震等,营造出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与很多国产“小马拉大车”的车型相比,排量高达589.9毫升的大单缸发动机无论在体积还是视觉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稳重的设计风格,或许少了一些激进,但绝对显示出了不凡的气度。细节方面,油漆的色泽亮度及饱和度相当不错,如果多一点张扬的个性贴花来修饰就更好了。车体的塑料件非常厚实且硬度颇高,这从其中一辆摔碰过的车体上得到了证实。一位车主对前转向灯的设计提出了批评,它直接安装在车体导流罩外壳上,而且外展得比较开,遇到摔碰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连锁反应。对于前头部造型,一直被许多车迷批评,我个人倒觉得并难看。如果说前灯设计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个性十足的尾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喜欢,它与车体尾部造型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扁平的造型显得既生动又有个性。不过,右侧的大排气管对它有些遮挡,而安装后尾箱及旅行边箱后会进一步将其“雪藏”,这确实有些遗憾。
嘉陵600拥有一个不错的仪表,清晰的显示比较人性化,液晶屏能显示多种数据,包括多功能时间显示、双里程显示、油量、挡位等。仪表的样式似乎过于接近汽车的设计,少了些摩托车应有的个性。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嘉陵600,比起最初推出时在工艺品质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很多细节方面也超越了大多数普通车型,嘉陵的改进应该肯定。许多小部件的材料选择也体现出厂家的用心程度,作为一款标志性的国产大排量,真正的吸引力也就是从各个细节方面去体现出来。
通过和几位车主的交流,发现大家对嘉陵600的使用感受比较一致。当然,亲身试驾是必不可少的,感谢车友“高烧不退”放心地将车交到我手中进行测试,这辆车使用了一年时间,经历了长途的考验,目前总里程约13000公里,并已经更换了最新的ECU电控系统。
为了配合数据测试,我们找到一处非常合适的地点荆州市沙市机场。该机场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几个机场之一。作为可供波音737起降的国家二级机场,其跑道长1800米、宽45米,完全能满足试车的需要。因各种原因,该机场目前已经闲置,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非常幸运。
跨上高大的坐垫,拧动钥匙开关,不紧不慢的自检过程似乎告诫我不要对它有任何轻视。果然,两次点火居然都没能把发动机“点燃”,原来启动它必须保持一定的油门开度,还好,发动机启动预热后怠速就稳定在1700转/分,再未出现其他麻烦。对于启动的问题,几位车主反映均有此问题,由于它采用了闭环式电喷系统,理论上似乎不应出现这种情况,这让人有些疑惑。
经过一番熟悉,嘉陵600终于迎来了考验时刻。当喧嚣的排气声响彻在机场跑道上时,我终于被大单缸的独特气势所折服。发动机传递给我动力感受非常直观,加速感也很明显,仪器测试的最高车速达到145.5公里/时(目测速度表约为155公里/时,属于正常),极速时对应转速大约为7000转/分。由于驾驶姿势的关系,当时速超过120公里/时后,风阻影响明显增大,所幸前挡风和导流罩的效果不错,低头俯身就能卸掉巨大的压力。除了最高车速外,该车的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9.1秒,这是让我非常欣赏,因为这一水平足以“藐视”公路上的绝大多数汽车。需要强调的是,测试的是一款车的实际表现,相应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动力测试:0~50公里/时起步加速(秒)2.9 ,50~80公里/时超越加速(秒)3.3 ,0~100公里/时加速时间(秒)9.1 ,最高车速(公里/时)145.5 。
是的,发动机的震动偏大,但对于一台600毫升排量的单缸发动机而言,这是完全正常也能够被接受。水冷系统、大散热格栅、自动冷却风扇,令发动机的运行也得到很好的保护。除了直率的油门响应和动力输出外,它的传动系统还算比较合格,离合器的手感也不错,只是挡位间的过渡不是十分柔顺。
不论怎样,这款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大排量发动机是值得肯定的,当它在机场跑道上充满豪情地自由驰骋时,我衷心希望它能够带着国人的梦想走得更长远。
嘉陵600拥有结实的全钢车架,坚固的车体确实能带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令人生畏的195千克净重,所以操控它并不轻松。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减负”,但对应的成本提升却也无可回避,对于现阶段敏感的售价,我认为还是应将价格因素优先考虑,毕竟它的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在城市中行走,它确实有些“臃肿”,遇上拥堵状况,频繁换挡并维持令发动机稳定的转速确实会让驾驶者颇感吃力。然而,进入可供驰骋的大道,嘉陵600却能够将许多不快抛开,轻快的操控感受确实有点超乎想象。我很满意它的把手设计,它能提供不错的杠杆力,特别是对于长途跋涉,会让驾驶者不必受制于偏重的车体。同样,它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比较适宜,790毫米座高虽然不太友好,但还能够应付,坐垫和油箱结合部的处理不错,容易获得较中性的驾驶姿势。
转载 摩托车造势 2013-1-6
它是中国摩托车的骄傲,它的出现曾引发广大车迷的热议,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排量的量产摩托车,它无疑也是民族品牌的骄傲。它就是嘉陵JH600,从诞生之初就获得了追捧与褒奖,也饱受过质疑甚至是非议。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车,希望这次测评能够把JH600真实地展示给广大读者和车迷。
嘉陵JH600
一年前,嘉陵600在重庆摩托车博览会上正式发售,来自湖北的两位车迷成为该车的首批用户。而不论是此前,还是时至今日,对于嘉陵600的评价是褒贬不一,3万元的售价和独特的售价方式。
嘉陵JH600
作为车迷,我同样对嘉陵600充满了好奇,也希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它的实际性能。刚好,两个好友于不久前同时购入了嘉陵600,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来自宜昌、江汉油田和赤壁的另外三位车主,总共5辆嘉陵600齐聚湖北荆州(目前湖北省共有6辆嘉陵600)。于是,就有了这次“小六的聚会”。
大排的吸引力
无论是穿行于城市街道,还是驻车小憩,嘉陵600确实很能吸引眼球,甚至会引起围观,而当多辆嘉陵600聚集到一起时,产生的吸引力竟是如此惊人。本来交谈甚欢的午餐不时会被打断,很多路人往往忍不住去“摸一摸”这些国产大排车,这导致车主们的双向报警器此起彼伏地“工作”起来。尽管有些无奈,但大家的心态还不错,毕竟被欣赏不是一件坏事。
实话实说,我和许多车迷一样,对嘉陵600的外观抱有成见,从最初见到它的图片,甚至是在车展期间一睹实车,那种“不过如此”的感觉很主观,但确实一直存在。现在,我需要改变这样的评价,通过真正的接触能感受到它的特别。作为一款长途耐力车或最新的说法探险旅行车,嘉陵600的外形设计是成功的,它将稳重大气的风格表露无遗,我不觉得它在模仿宝马F650GS,但我认为它有卡吉瓦Conyon600的影子。当然,在许多细节上,它就是自己,有中国原创的东西。
嘉陵600那硕大的车体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有冲击力,与常见的125排量骑式车相比,它具有绝对的威慑力:790毫米座高、195千克净重、1520毫米轴距,再配合大型排气管、宽大的前后轮胎(规格分别为100/90-19和130/80-17)、43毫米直径前减震等,营造出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与很多国产“小马拉大车”的车型相比,排量高达589.9毫升的大单缸发动机无论在体积还是视觉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稳重的设计风格,或许少了一些激进,但绝对显示出了不凡的气度。细节方面,油漆的色泽亮度及饱和度相当不错,如果多一点张扬的个性贴花来修饰就更好了。车体的塑料件非常厚实且硬度颇高,这从其中一辆摔碰过的车体上得到了证实。一位车主对前转向灯的设计提出了批评,它直接安装在车体导流罩外壳上,而且外展得比较开,遇到摔碰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连锁反应。对于前头部造型,一直被许多车迷批评,我个人倒觉得并难看。如果说前灯设计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个性十足的尾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喜欢,它与车体尾部造型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扁平的造型显得既生动又有个性。不过,右侧的大排气管对它有些遮挡,而安装后尾箱及旅行边箱后会进一步将其“雪藏”,这确实有些遗憾。
嘉陵600拥有一个不错的仪表,清晰的显示比较人性化,液晶屏能显示多种数据,包括多功能时间显示、双里程显示、油量、挡位等。仪表的样式似乎过于接近汽车的设计,少了些摩托车应有的个性。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嘉陵600,比起最初推出时在工艺品质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很多细节方面也超越了大多数普通车型,嘉陵的改进应该肯定。许多小部件的材料选择也体现出厂家的用心程度,作为一款标志性的国产大排量,真正的吸引力也就是从各个细节方面去体现出来。
通过和几位车主的交流,发现大家对嘉陵600的使用感受比较一致。当然,亲身试驾是必不可少的,感谢车友“高烧不退”放心地将车交到我手中进行测试,这辆车使用了一年时间,经历了长途的考验,目前总里程约13000公里,并已经更换了最新的ECU电控系统。
为了配合数据测试,我们找到一处非常合适的地点荆州市沙市机场。该机场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几个机场之一。作为可供波音737起降的国家二级机场,其跑道长1800米、宽45米,完全能满足试车的需要。因各种原因,该机场目前已经闲置,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非常幸运。
跨上高大的坐垫,拧动钥匙开关,不紧不慢的自检过程似乎告诫我不要对它有任何轻视。果然,两次点火居然都没能把发动机“点燃”,原来启动它必须保持一定的油门开度,还好,发动机启动预热后怠速就稳定在1700转/分,再未出现其他麻烦。对于启动的问题,几位车主反映均有此问题,由于它采用了闭环式电喷系统,理论上似乎不应出现这种情况,这让人有些疑惑。
经过一番熟悉,嘉陵600终于迎来了考验时刻。当喧嚣的排气声响彻在机场跑道上时,我终于被大单缸的独特气势所折服。发动机传递给我动力感受非常直观,加速感也很明显,仪器测试的最高车速达到145.5公里/时(目测速度表约为155公里/时,属于正常),极速时对应转速大约为7000转/分。由于驾驶姿势的关系,当时速超过120公里/时后,风阻影响明显增大,所幸前挡风和导流罩的效果不错,低头俯身就能卸掉巨大的压力。除了最高车速外,该车的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9.1秒,这是让我非常欣赏,因为这一水平足以“藐视”公路上的绝大多数汽车。需要强调的是,测试的是一款车的实际表现,相应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动力测试:0~50公里/时起步加速(秒)2.9 ,50~80公里/时超越加速(秒)3.3 ,0~100公里/时加速时间(秒)9.1 ,最高车速(公里/时)145.5 。
是的,发动机的震动偏大,但对于一台600毫升排量的单缸发动机而言,这是完全正常也能够被接受。水冷系统、大散热格栅、自动冷却风扇,令发动机的运行也得到很好的保护。除了直率的油门响应和动力输出外,它的传动系统还算比较合格,离合器的手感也不错,只是挡位间的过渡不是十分柔顺。
不论怎样,这款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大排量发动机是值得肯定的,当它在机场跑道上充满豪情地自由驰骋时,我衷心希望它能够带着国人的梦想走得更长远。
嘉陵600拥有结实的全钢车架,坚固的车体确实能带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令人生畏的195千克净重,所以操控它并不轻松。大家都希望它能够“减负”,但对应的成本提升却也无可回避,对于现阶段敏感的售价,我认为还是应将价格因素优先考虑,毕竟它的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在城市中行走,它确实有些“臃肿”,遇上拥堵状况,频繁换挡并维持令发动机稳定的转速确实会让驾驶者颇感吃力。然而,进入可供驰骋的大道,嘉陵600却能够将许多不快抛开,轻快的操控感受确实有点超乎想象。我很满意它的把手设计,它能提供不错的杠杆力,特别是对于长途跋涉,会让驾驶者不必受制于偏重的车体。同样,它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比较适宜,790毫米座高虽然不太友好,但还能够应付,坐垫和油箱结合部的处理不错,容易获得较中性的驾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