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请根据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P→SE → ES。
2.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 →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们班同学”的结论,因为这违反了推理的规则。(“不学日语的”原来不周延,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
3.能推出“得食者是劳动者”。因为根据直接推理的规则,以下推出过程能够成立: A → EP→PE →PAS。
4.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因为根据换位规则,SAP能换位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确的推理”(因为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SAP能得 I 的结论)。推理过程如下:SAP→SE → ES→ A → I 。
5.不能推出“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即由SAP推不出SOP。
能推出“不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过程为:SAP→SE → ES→ A 。
不能推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好干部”。因为SAP换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
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不正确。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2.正确。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3.不正确。它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不正确。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
5.不正确。以两个否定判断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
6.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7.不正确。“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8.不正确。“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北京人”;“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学经济的”,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学经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学经济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学经济的都是北京人”的结论。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9.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作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10.正确。它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1.正确。“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并不都是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推出“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结论。推理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P→SE → ES。
2.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 →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们班同学”的结论,因为这违反了推理的规则。(“不学日语的”原来不周延,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
3.能推出“得食者是劳动者”。因为根据直接推理的规则,以下推出过程能够成立: A → EP→PE →PAS。
4.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因为根据换位规则,SAP能换位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确的推理”(因为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SAP能得 I 的结论)。推理过程如下:SAP→SE → ES→ A → I 。
5.不能推出“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即由SAP推不出SOP。
能推出“不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过程为:SAP→SE → ES→ A 。
不能推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好干部”。因为SAP换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
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不正确。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2.正确。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3.不正确。它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不正确。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
5.不正确。以两个否定判断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
6.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7.不正确。“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8.不正确。“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北京人”;“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学经济的”,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学经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学经济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学经济的都是北京人”的结论。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9.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作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10.正确。它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1.正确。“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并不都是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推出“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结论。推理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