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汉月吧 关注:139贴子:2,552
  • 2回复贴,共1

【长安汉月】浅谈霍去病的个性与对生命的态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长安汉月,以及其他关於霍少的小说,我觉得霍去病的个性与对生命的态度,都是非常特殊的。
个性方面,少言不泄是史记所说,代表他沉默寡言,从不泄漏别人的隐私。汉月里面说他非常倔强,倔到能把别人也把自己活活逼死,这里指的是他伤重吐血,也要等绿阶回来那段。
在不泄漏他人秘密或隐私方面,我觉得这点很像他的舅父卫青,表示霍少在倔强的外表下,也有极其隐忍的一面。光是后代有那麼多文人武士在讨论这对甥舅,就知道当代的街坊酒肆中,有多少关於霍少卫青的闲言闲语,说他们靠卫子夫当了将军,然而史上并没有写到他们曾经因此而闹过甚麼大事,光这点,就知道再难听的话,也激不了霍少,虽然年轻,作为大将的冷静品格,他还是很具备的。我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长安酒肆中大家在说霍少的坏话,他的贴身侍卫听了想冲下去揍人,但霍少只冷冷地对他侍卫说,"再难听的话我都听过。"
虽然看起来霍少的性格是孤傲冲动型的,但应该也有很讨喜的一部分,汉武帝时代名臣名将非常多,但能深得刘彻喜爱的,只有卫青与霍去病,对於卫青,皇帝曾经出宫门迎接,对於霍去病,为他盖了豪邸,以及办了个非常越制的丧礼以及赐双諡号,能够让这麼挑剔的皇帝深深信任喜爱,霍少的沉默寡言,也许并不在刘彻与卫青面前。而且这样无以家为的霍少,当他有了心仪的女子,皇帝只会龙心大悦为其操办婚礼,不管他的妻子是哪种身分。
对生命的态度方面,这点霍少是很极端的,从两方面来说:
他对汉军的生命非常重视,除了河西一战损伤比例较高之外,霍少显然记取了惨痛教训,之后都只有以少胜多,并且把自己军队的伤亡减到三成以下,河西受降这段,更显示出他对汉军生命的重视,他大可以派一万大军去跟叛逃的匈奴降兵拚了,但他选择最危险的方式,亲率几十亲兵,就冲进去跟浑邪王谈判了,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可以避免一场大战许多伤亡的发生。他对匈奴人杀戮很多,但降者不杀。这也是史书所记载的,可见他对自家汉人的生命是很重视的。我记得在汉月中,霍少心疼绿皆被困在山崖上,心里很难过,他说绿阶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少吃一顿会饿,少穿一件也不行。
但对自己的生命,其实霍去病并没有那麼重视,可以说,他是把生命许给了国家,但也可以说,少贵的他并没有那麼会照顾自己,所以当战场上环境恶劣时,他可以思虑殚尽地率大军找到水与粮食,但他自己却不一定能消化那些粗食或生食,有一餐没一餐的加上酷暑寒冬,这就种下他早逝的因了。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到英年早逝了,何况是几万人吃不饱,这样年轻挑食的他怎麼会去想到呢?(他的鹰击司马赵破奴也是苦过来的很能挨饿,所以也没帮他想到这点。) 汉武帝赐他许多车的美食,应该就是知道他挑食,且胃口不好。如果霍少能早点开窍成亲,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而少倔强一些 ,也许他的生命不会这麼早终结。不过活得太久,难免就对他一生的传奇性减分了。


1楼2015-04-29 14:11回复
    写得很好~我一直觉得历史上的霍去病就是这样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5-06 08:12
    回复
      他的个性确实跟卫青很相像,一直在舅舅身边的潜移默化吧
      其实觉得他表面是孤傲冲动型的,内里很有分寸,很懂得克制(不过射杀李敢,他要是能忍下来,他就不是至情至性的将军了)
      他表现出来的张扬,应该是属于年轻人的自信和朝气
      也不是说卫青就老了,只是被岁月战场磨去了表象的棱角,君子如玉啊


      IP属地:安徽3楼2015-05-25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