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症吧 关注:143,147贴子:5,084,259

生命的质量——修心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徐文兵老师的微博


1楼2015-05-01 10:12回复
    我们讲到生命的质量。形而上的,我们是人,我们除了物质生理上的满足以外,还有精神上的追求,最低级精神上追求这个字叫欲,我们经常说人有七情六欲,哪位告诉我七情是什么?喜、怒、忧、思、悲、恐、惊。生而为人,有这种情绪的起伏和变化。那么六欲是什么?我们时间有限就不多说了。食色性也,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下面我们还再说一个叫温,冷了想穿多的,热了想脱。还有一个叫安危,趋利避害,也是人的一个本能的这种欲望。这个欲是生理功能的需要,它不动心,本能的一种反映,渴了想喝,饿了想吃,看见美女多看两眼,但并不代表就爱上她,这是一种本能的反映。     


    2楼2015-05-01 10:13
    回复
      儒家怎么对待人的基本欲望呢?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壁立千仞,无欲则钢。所以说儒家特别是一些腐儒,叫灭绝人性,你看倡导这些理论的时候,中国都是最弱的时候,你可以划个等号,越倡导这种理论,越灭绝人性,越压抑人的本能,这个国家就越弱,或者说这个国家越弱,它越去压抑,限制人的本能或者本性。相反,在大汉大唐的时候,人们很宽容的对待人的这种天赋的本能的欲望。


      3楼2015-05-01 10:13
      回复
        道家对待欲望的态度两点,一个叫欲不可纵,放纵。刚才我讲了,有人喝酒,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喝酒馋酒,不喝就想,不喝手就颤,一喝就好,到那会儿就叫纵欲了,放纵自己喝酒的欲望,放纵自己吃各种精美的奇怪东西的欲望,都会导致你最后得一身病。
        为什么呢?你身体要把你喝进去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你自己的精神气血的话,你需要消耗你自己。我们说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你吃的东西越奇怪,越反常,或者越不是你当地应季出产的东西,你对自己消化能量越大,所以把人消耗干了。
        我接触大陆台湾香港很多美食家,一身病,吃的。所以我们大家说,嚼得菜根,能从平平淡淡的饮食里面吃出滋味的人,对自己那些精气消耗的越来越少,而且道家认为什么?人这辈子,吃饭是有定量的,人说粮食是无限的,但是你的那个把粮食转化成你的精神气血的元气和元精是有限的,你把这个东西消化完了,你也就完蛋了。所以呢富贵人家为什么多病且短命?就是因为他比我们更有条件去放纵自己的食欲。   


        4楼2015-05-01 10:14
        回复
          说多到这个食欲,我们再认两个字。饥饿。请问什么叫饥?什么叫饿?这俩有什么区别?或者你来告诉我,你是饿了你还是饿了?不绕弯子了,大家回去好好认认字,识识字,我们的老师都不懂,你们老师的老师也不懂,所以教出来我们都不识字。
          。饥是什么?客观的生理的状态,就是说我的胃肠空了,这叫饥。饥的反义词是什么?饱,你把它塞满了不就没事了。饿是主观感觉,跟你胃肠道没关系,所以很多人大胖子,咱们把那里塞的满满的,但是他还饿,还在成天找东西吃,你要光认识这个字你就觉得不可思议,你都塞那么满了你还饿。还有一种情况呢,厌食症的孩子,瘦骨嶙峋跟杆儿似的,胃肠也是空的,但这人你问他饿吗?不饿。所以一个是什么,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感觉,两个是有区别的。
          你看很多小孩子,不好好吃饭,但是他怎么?抠着墙皮吃,为什么?缺锌,缺心眼,我告诉大家,吃饱了就不饥了,吃好了就不饿。为什么会饿,你没吃到你的内心需要的那个东西,你永远会饿。


          5楼2015-05-01 10:15
          回复
            我在美国讲学的时候,我的学生课间聊天,挺友好的一个孩子,就说徐老师你们中国人挺穷的,我说怎么了?他说你们连鸡爪子都吃。我说你知道吗?鸡爪子比鸡胸脯肉贵,是不是?我说你们美国人活的层次是什么?充饥的层次,汉堡包,两块肉,三块肉,那么大一个,一口塞进去,充饥呢。我们吃鸡爪子是为了充饥吗?我们吃鸡爪解的是馋,满足的是什么?精神心里的愉悦,你们那些没进化到这个层次的人理解不了的。我们中国人吃饭最境界是过瘾呀,泡杯茶,泡杯酒过瘾呢,我说你们吸毒才过瘾呢,我们吃点饭就过瘾了,不一样,层次完全不一样。
            所以大家平常吃饭,现在反季节的东西不要吃,不是方圆百里出产的东西不要吃,人啊,过去得水土不服,都是人跑到外地吃坏了,现在大家有条件了,人在内地,人在北京把外地的东西运来吃,结果把自己吃坏了。
            所以这个要解决好自己的基本的欲,我建议大家去学做饭,学泡茶。你在外面吃的饭,绝对和你自己做的饭不一样,你想养生长寿,别在外面瞎混。外面的饭我举个例子,像二奶差不多,好吃、好看,新鲜刺激,不养人,就好象给你灌上春药让你去干活一样,你把你外面吃的饭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你尝一尝,那个味道你受不了,那么齁,那么腻,可是当时你吃的为什么那么香?它是一种在过度透支你的肾精,撩拨起你的欲望状态下,给你塞进去的东西,你并不需要这么做。所以有钱人得病,有钱人短命,就是因为他们有机会,有可能比我们去放纵,泄欲。  


            6楼2015-05-01 10:15
            回复
              很多养生保健都耻于谈这个事情,没必要。道家很正常的对待这个事情,我们讲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应该在一定的生理或心理状态下去很好的适应它满足它,而不是什么压制它。所以大家讲不要纵欲,另外不要抑欲,压抑自己的欲望。那么道家选择什么?两个中间是什么?节欲。所以一定要食饮有节,饮食起居有常,不忘做劳,那个劳很大程度上指的这种性生活,不要过度。
              因为上帝设计好程序是一旦人在性成熟以后呢,它的程序就是什么?牺牲自己繁衍后代,所以你会在完成这个程序过程中获得快感,但你早早也就完了。大家都知道,螳螂交配以后第一件事是什么?公螳螂就被当粮食给吃了。我就想公螳螂要知道自己这么个下场还去做吗?它还会去做,那会儿已经不由它了。所以呢,个别公螳螂突然想了又不对,他能不能找一个又繁衍后代,自己又不被吃的呢?那个螳螂就得道了。
              所谓中国的道家就是一个在纵欲和抑欲中间找到了一条又健康的繁衍了后代,又享受到性爱的快感快乐,人生的一个至乐以后,又不过度损伤自己的方法,所以道家有一套叫房中术的理论,有兴趣,不适宜在这多讲,但是有兴趣可以研究学习一下,但是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不要纵欲伤身。


              7楼2015-05-01 10:16
              回复
                另外就说起现在说的同性的问题,同性恋的问题。以前我们中国人把它当作犯罪,警察要抓。后来不当犯罪了,又当精神病去治,道家认为这是人的天性,从我们的阴阳理论来讲,每个人都包含阴阳两套系统,男人为什么要长乳头呢?他有两套系统,只不过出生以后他一套阳的系统彰显,或者一套阴的系统彰显,他就分成了男女。但是有些人是不明显,或者有些人生理上的系统和他心灵上感觉不一样,所以它表现出来同性的倾向,所以我们认为还是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不要强迫去改造他,你改造不了他。


                8楼2015-05-01 10:16
                回复
                  所以我们说,要注意温凉。这就与我们四季养生堂和气象频道相关了,天气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人体的疾病的产生,我们观察到中国近三千多年来它经历过一个温暖期,中国黄河流域在变暖,那会儿黄河流域植被非常丰茂,气候也是湿润。但是在周朝和汉朝末年,它又经历了一个气温下降的阶段,那会儿正是《伤寒论》产生瘟疫流行的气候变化,而且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没有足够的粮草畜牧,所以他要向内地入侵,所以那个气候变化对国家政权的更迭,对身体的影响也是特别大。但是我现在看到,都是人造贼风,自己开着空调,吹着电扇,而且在睡觉情况下去搞这些,我们盲目的要学欧洲人,先蒸桑拿,然后再跳到冰水里,人家可以,人是那种,人家国家不能适应这个的人早死绝了。我们不是,我们一直是呵护长大的,不要盲目跟人家学。


                  9楼2015-05-01 10:17
                  回复
                     另外说一下安危,人本能要趋利避害,寻找一种安全。但是一个人安逸久了,安逸惯了,他又会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欲望是什么?找刺激,寻求一种危的事去做。所以你看现在什么飙车呀、蹦极呀、探险呀这些人,一看都是富二代,都是安逸惯了,对这种欲望来讲,我们想还是不要放纵,害人害己。所以道家认为,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去满足自己天赋的,本能的这些欲望,这时候你发自内心的会觉得有一种欣喜感。另外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心情、情绪会有变化,我们一定把这个心情、情绪变化能够让这种情绪得到在适当的地点、场合得到宣泄,而不是被压抑,被压抑情绪的结果,因为能量是守恒的,它就会造成很多奇奇怪怪的,我们叫身心疾病,为什么?因为中医观察到,当人的情绪起伏变化的时候,会影响到人的气血流动,而气血流动出现异常以后,就会导致人体疾病。


                    10楼2015-05-01 10:17
                    回复
                      比如说怒,人在生气以后,气是往哪走?怒则气上。有一句成语叫有怒发冲冠。你看斗鸡,一斗鸡脸红脖子粗,毛都炸起来,气往上走。
                      忧呢?忧是什么?老是担心将来有不好事发生,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吧,老觉得天要塌下来,地要裂了。你要是给他解释了天不会塌下来,地不会裂,他赶明儿会想另外一个事去忧,他不会因为外界事影响到心情,他把心里面阴暗的投射到外面的事。忧呢,我们叫气结,气走不动,打了一个结,加上痰、湿、瘀血就长出肿瘤了。
                      思呢?我们应该把它翻译成思虑,虑是什么感觉?很多人得焦虑症,有人说我很焦虑,你别说名词,你描述一下你的症状,虑什么感觉?
                      脚吧,咚--,那声要响你就觉得好,没事,那声没想你特别难受,那个心里空落落的状态就叫虑。我们从小就教育,《黄帝内经》讲,因思而远目为之虑,从小教育有个模式,你只要这么做就会怎么怎么着,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好人有好报,好心有好报,这都是咱们受的教育,这个教育就相当于我们知道那二踢脚肯定有第二声。可我们入世以后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这样,我努力了事居然没成,我好心还没好报,大家都处于急切的期待那个事,要发生但它还没发生,所以大家很多人都在焦虑。我做这么多事还没提拔我,也没表扬也没给我发奖金,这叫虑,所以很多人是处在忧和虑交织的状态。


                      11楼2015-05-01 10:18
                      回复
                        很多人说我焦虑,我说你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是忧还是虑?只有一种人是忧虑交织的,这种人是什么?交通肇事的那个逃逸犯,撞人跑了吧,一听警笛响吓的摸头就跑,以为来抓他,这叫什么呀?忧。但是过了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他又说干脆把我抓起来得了,这叫什么?虑。真有一天把他真逮起来放监狱里他可睡了一个好觉,忧和虑都没了。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炒股票,股票没涨盼他涨,该涨了吧。股票跌,又跌了,明天会不会再跌。你说这人生活质量能高吗? 


                        12楼2015-05-01 10:18
                        回复
                          再说悲,老说悲,悲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生离时候的心情,生离死别时候的那种心情,包括到秋天看草木纷纷落下那种心情,那叫悲,或者叫分手,离婚时的感觉。悲欢离合什么意思?合是欢,离是什么呀?悲,分手时候的感觉。有些人经历了一些分分合合的事情,好象挺完整的一个人呆在这,其实是什么?怀着一颗破碎的心,悲到极处就是什么?心碎了,肝肠寸断,心碎了。 


                          13楼2015-05-01 10:19
                          回复
                            恐,什么感觉?(听众回答说是惧),白话文真是害人害的。上周我去徽州参观,有人介绍胡适,说胡适出生在这,解说员说要没有胡适的话,我们现在还说文言文呢,我说那该多好。白话文这一大害处就是让我们把汉字的意思给模糊了。经常你说解释一个字,他就扯来一个你认为跟他是同义的一个字解释它,其实都是,根本上的意思都是相反的,慢慢这么想我们思维都是混乱的。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说人没钱叫什么?古代人管我们说没钱叫什么?(听众回答说是穷),古代人称穷的本意是什么?走头无路,山穷水尽疑无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4楼2015-05-01 10:19
                            回复
                              我们现在白话文什么?因为老是贫和穷一块说,说贫啥意思?穷。慢慢地现在咱们把没钱叫穷了。你再拿现在这种浅薄荒谬的理解,再研究古人,孟子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到没钱的时候,我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是那个意思吗?穷寇莫追,没钱的敌人不要去追,你说把人逼到墙角的时候你还追人家,人家负隅顽抗,人要跟你拼命。这种人就围三缺一,给他条生路。


                              15楼2015-05-01 1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