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提道吧 关注:17贴子:150
  • 6回复贴,共1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有缘的佛子们 信众们
阿弥陀佛:
我们学习佛法就应该知道什么是佛教的真理,然后依止这个真理可以让我们得到什么?或者说为何要依止这个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我们东方人,特别是中华文化普及的地区,一般人所习以为常的所谓的老庄道家,在老庄道家里面所讲的这些真理。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在最早开始约略在汉朝末年的时候传入中国,当时其实在中国地区的人们,对于佛教所谈的许多的观念跟名相,其实都不了解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从西方所传来的这个教义,要理解的方式,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过既有的、固有的文化思想内涵,然后把它用这个固有的东西去对应、去理解,这个当时就叫格义。这个方式其实我们讲说,用固有的方式去了解它。什么是固有的方式呢?对于中国地区的人们来讲,固有的方式其实就是老庄的思想。所以,当时有非常多的人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也都是采用老庄的术语来翻译。当然就是说,后来由于学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也都是越来越知道佛教的全貌了;所以,这一种的全然用老庄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状况就减轻了不少。不过一直到今天为止,老庄的思想毕竟还是跟儒家思想一样,深入到每一个中华文化普及的地区。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尝试着或者说直接就用老庄的思想来比拟佛教的真理。


IP属地:浙江1楼2015-05-01 19:57回复
    老庄经常谈到的是所谓的少欲知足。为什么少欲呢?根据老庄的看法,他们认为说,如果我们的五官去追逐外面的五欲的话,其实会使得我们的五官丧失了灵性,没有办法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反而会使得我们容易给自己招致了祸患。所以在老庄的思想讲究的是我们应该要尽量地减少欲望,要过着知足和简朴的生活。除了这个之外,老庄更提出了所谓的“道”。这个“道”,老庄谈的是所谓的天地万物之道、自然之道,并且谈到了人应该要顺应天地万物自然的道。这样子顺应这个道的结果、契入这个道的结果,才能够真正与天地同体;所以这样子就会使得,如果真正能够跟天地的道合为一的话,才能够使得我们不会去被外面的这些事物,追逐外面的事物,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然后如果能够真正与道契合的话,那就能够契入里面真正的这个无忧无恼的状况。


    IP属地:浙江2楼2015-05-01 19:59
    回复
      。。但是呢这类型的思想其实并不是佛教的真理。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佛陀所传授的所谓佛教的教义。我们给大家提纲挈领的来看,佛陀所传授的不外乎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这两大的真理。
      。。解脱道谈的就是要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解脱烦恼。一般的烦恼如:我们刚才说,世间的一切因为贪欲而引起的、种种没有办法让你顺遂的这些境地。可是,就我们刚才看到一般人所能体会到所谓的洒脱、豁达的境界来讲,这些一般所谓的这些烦恼,其实它的层次还是只有很浅很浅的世间烦恼的层次。
      。。实际上,我们说在佛教里面的解脱道里面谈的烦恼,是根本性的烦恼才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在解脱道里面佛陀教给我们,烦恼它真正的原因,不是仅在于说我们去追逐世间的五欲而已,其实它更根本的原因是在于,我们自己对于自己见解的错误,也就是我见,跟我们对于自己牢牢的执著,也就是我执——我见跟我执才是烦恼的根本。当然,这里面就会提到说,为什么我见、我执会构成了世间所有的一切烦恼呢?那什么是我见?什么是我执呢?那又如何断我见、断我执呢?像这些的道理,佛陀在经典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开示。所以,我们在学解脱道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学如何根本地、彻底地来解决烦恼;并且要根本彻底地解决烦恼,就是从我见跟我执来下手。


      IP属地:浙江3楼2015-05-01 20:03
      回复
        。。所以我们说,像一般人,比方说老庄的思想,就是对于世间的一切非常的豁达、洒脱,这样子的心境是不是一定能够解脱轮回出得了三界呢?这个答案关键就在于说,这里面谈的洒脱、谈的这些豁达,里面的我见跟我执有多少还在里面。如果我见跟我执都已经断尽的话,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的。可是,如果他的我见跟我执没有断得干净的话,乃至于说我见跟我执根本都还在,这样子的人会不会依然展现了洒脱跟豁达呢?答案是,绝对可以。因为,只要他在世间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违逆的状况,这个时候要展现洒脱跟豁达是很容易的事情。问题就是,如果真正的考验一来的时候,我见跟我执恐怕又会悄悄地爬上来,一样都不少。所以我们说,光是现在我们在许多的地方看到的,关于老庄思想之类的这一种解脱的、这种豁达的境界,其实它是没有办法真正解脱于烦恼,更别谈要出离三界。


        IP属地:浙江4楼2015-05-01 20:05
        回复
          。。佛陀所教的真理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更大的范围叫作佛菩提道。
          。。佛菩提道的范围谈到的菩提,里面有菩提这两个字;关于菩提,我们说,我们可以用《心经》上面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叙述的文字来描述菩提。其实菩提谈的就是,我们在《心经》上面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所具有的境界来讲,是任何我们现在在世间活动里面,任何的一种心识的状况,都没有办法达到这样子。所以我们跟大家讲说,菩提就是指的,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指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心;并且,这个清净的本心绝对不是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体会的任何一种的意识的状况;并且,也不是任何一种的禅定的境界所体会的状况。


          IP属地:浙江6楼2015-05-01 20:09
          回复
            。。我们说佛菩提道,其实这个道理就是要让大家来证悟本心,也同时能够明心见性之后,按照这样子明心见性的功德,然后一路地自觉觉他,乃至于成佛。所以佛菩提道,我们说佛菩提道其实就是菩萨的修行之道,也就是菩萨道。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成就佛菩提道是什么状况呢?那就是成佛的时候。


            IP属地:浙江7楼2015-05-01 20:10
            回复
              我们又如何来判断佛菩提道呢?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准则。
              第一个准则就是,佛菩提道必须要亲证每一个人自己本身的真如佛性。
              那第二准则就是,我们必须要以明心见性的功德,一一开发本心的一切功能,直到成佛。


              IP属地:浙江8楼2015-05-01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