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顺序
艾灸时采取正确的顺序和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
艾灸是要有一定顺序的,原则上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
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艾灸顺序
因为在中医看来,人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为阴。二十经脉中,也有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分。艾灸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如果先在有阳气足的地方艾灸,能更好地调动经气,从而补养阳气。
艾灸要把握好“量”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天宜少灸或者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冽,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度也是不同的。老年人或体弱者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需要坚持日久;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到大而递增壮数!
艾灸的时间
人体部位不同,艾灸的量和时间也有讲究。腰背艾灸的壮数可以多一些,时间也应长一些,而腹部、四肢、头部艾灸壮数要少一些,时间应短一些。
腰部每穴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腹部、四肢、头部艾灸为5-10分钟。一般时间越长,刺激量越大。
选穴的量
艾灸选穴一次选二三个为宜,这样每次艾灸的时间不会太久,当治疗疾病艾灸穴位相对多时,可以分组艾灸,如9个穴位,可分三组,每天一组,三组循环。
施灸的距离
清艾条悬提施灸一般距离皮肤2-3厘米,以皮肤感受热量适合,无灼痛为嘉。
此文转至吴中朝老师书籍!
艾灸时采取正确的顺序和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
艾灸是要有一定顺序的,原则上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
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艾灸顺序
因为在中医看来,人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为阴。二十经脉中,也有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分。艾灸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如果先在有阳气足的地方艾灸,能更好地调动经气,从而补养阳气。
艾灸要把握好“量”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天宜少灸或者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冽,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度也是不同的。老年人或体弱者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需要坚持日久;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到大而递增壮数!
艾灸的时间
人体部位不同,艾灸的量和时间也有讲究。腰背艾灸的壮数可以多一些,时间也应长一些,而腹部、四肢、头部艾灸壮数要少一些,时间应短一些。
腰部每穴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腹部、四肢、头部艾灸为5-10分钟。一般时间越长,刺激量越大。
选穴的量
艾灸选穴一次选二三个为宜,这样每次艾灸的时间不会太久,当治疗疾病艾灸穴位相对多时,可以分组艾灸,如9个穴位,可分三组,每天一组,三组循环。
施灸的距离
清艾条悬提施灸一般距离皮肤2-3厘米,以皮肤感受热量适合,无灼痛为嘉。
此文转至吴中朝老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