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毅吧 关注:59贴子:12,390

为了山区的孩子 欢迎推荐书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10 09:49回复
    收藏2038894天一阁编辑[tiān yī gé]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中文名天一阁外文名Tianyi Pavilion所属区域宁波海曙区级 别AAAA目录
    1历史
    2文物
    3景点介绍
    ▪ 名称由来▪ 管理制度▪ 藏书楼▪ 博物馆▪ 秦氏支祠▪ 园林景观
    4历史变迁
    5藏品介绍
    6旅游信息
    7历任领导
    8申遗
    1历史编辑天一阁的创始者——范钦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文物编辑天一阁占地面积2.6公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 宁波天一阁图片集萃(19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宁波市城市口号中的“书藏古今”便指天一阁的藏书文化。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3景点介绍编辑天一阁正门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名称由来天一阁主人范钦,字尧卿,号东明,官至兵部右侍郎。他依据《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论,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阁前凿池,名“天一池”。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至解放前只剩1万3千多卷。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钞本,其中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其是为数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种和明代科举录370种,更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由于天一阁所具有的广泛的感召力,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有一批藏书家将自己的藏书捐献给了天一阁,如张氏樵斋、朱氏别宥斋、孙氏蜗寄庐、杨氏清防阁、冯氏伏跗室等,天一阁已成为宁波藏书文化的象征,成为四明文献之邦的缩影[1] 。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管理制度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天一阁石雕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女性不能入阁,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楼2015-05-10 09: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4楼2015-05-10 09:53
      回复


        5楼2015-05-10 09:57
        回复
          本网记者  皮秀琴
            人的职业是有宿命的,很多时候由不得你选择。
            我先前是教书的,还一心一意要做个不误人子弟的老师。后来又阴差阳错的转了行,当了三两年小说散文编辑,不过,全是不着调的“二把刀”。你说,这三两年能干出什么事儿。
            许多的事大体是这样,如若用心的去做,总是会有所收获的。因此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能沉下心来,毕生追求心中所爱的人。认识有法先生也是因为我的职业,他是我的领导,亦是老师和长辈。我只知道,他写一笔漂亮的毛笔字,清秀俊朗;我只知道,他谈吐中,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丝毫不造作,自然似清风流水。一种文化人特有的气质,隐隐于举手投足之间,慈眉善目之间。
            一次登门造访,推门即见客厅一侧有一雅室,贴壁的书架,满满的书。特意绕道至门前,深深地看了一眼,书,太多的书。倒是没敢跨入门内一步,这样的书斋定是读书人的最爱,擅自闯入不仅是对藏书人的不尊重,也是对书中圣贤,书房静谧之气的冒犯。听一学者说,大凡读心中敬慕之人的作品,必净手、开窗,而后正襟危坐,展卷而读,以此表达他的虔诚和尊重。
            于是,这书斋在我心目中的神秘感一直保持到二次造访,那是有法先生约了几人到他书房谈事。我方得放肆的一饱眼福。书房东面临窗置有一案一椅。案台上放着一玉身木底的笔筒,筒里几支大狼毫,鹤立鸡群,以阳刚之气压住房里的阴柔。案台上零乱的放着几本书,想必是常看的。读书疲累时,可以透过明亮的窗户,举目远望,或是看那窗外的小花园里,玲珑的假山,秀美的盆景,和那应时而开的花朵及葱郁的叶子。
            书房的北面和西面是两列高大的书架,层层叠叠挤挤挨挨放着几千册书。这情形让我想起时尚女性的衣橱,密密实实的挂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到了换季的时候,还会清理扔掉一些,再买进一些,然而终是越积越多,不堪负载。这书和衣裳,装点的都是美丽的生命,一个美的是充盈的内心,一个美的是精致的容颜。不能说孰好孰坏,孰高孰低,全依着个人喜好,愉悦心身。
            轻轻地用手按着那一列列线装的,平装的,精装的书脊,这些书里该承载着多少苍老的文字啊。先秦、春秋、唐宋、明清、民国至现当代,似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许多的书都已经发黄变旧,应该有些时日了。家中藏书毕竟与图书馆有所不同,图书馆讲求的是浩如烟海,门类齐全,许多的书只是源于收藏存放的需要,并没有倾注多少感情。自家藏书都是藏书人大浪淘沙留下的最爱,或许还经历了长途搬运,才到得这书斋一隅得以安身。一本一本都浸染着藏书人的点点心血。那年那月,缘何买下此书,是心仪已久、如获至宝,还是一时兴起、兴后即索然乏味,个中情感只有藏书之人冷暖自知。
            这满壁的书柜里也有我寻觅多年而未得的心爱之书,可我只能隔柜兴叹,不敢动半点借书的心思。我深知,一个爱书的人,许多身外之物都可以舍去,唯有自己心仪的书不能舍。那书中的勾勾画画,书页上的折痕,翻书时残留的汗渍,或是眼里滴落的泪水,都是读书之人生命时光的印迹,也是与名家大儒神交的见证。这些,唯有收藏此书的人有资格留下,旁人,皆莫动焉。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不知书斋的主人,可否有此同感。
            记得有法先生曾说到他收藏的《管锥编》,感叹此书集钱钟书毕生研究心血之大成,极有学术价值,值得反复研读。书于我向来具有极大的魔力,欣欣然去购了一套原版,纯属效颦为之。然而,厚厚的四本文言文,晦涩艰深,非一般人能读懂参透。我只苦撑着翻了百来页,便再不能看下去。
            这书也讲缘分二字。不能读,说明我书缘未到,心中尚存浮躁之气,还需历炼。也许某一天,我的功夫到了,也能坐下来,读懂其中之一二。也许,功夫不到,等不到那一天,只得放一放,再放一放。


          6楼2015-05-10 09:58
          回复
            登录
            网页
            图片
            视频
            地图
            资讯
            词典
            影响力
            更多
            首页排行应用下载什么是必应影响力?钟敏毅38.6综合排名:超越5%必应影响力用户
            影响力时刻
            影响力曲线
            必应影响力正在不断地加入更多的社交、搜索和媒体信息。在钟敏毅有影响力时刻之前,可以查查网页搜索结果。


            9楼2015-05-10 10:02
            回复


              10楼2015-05-10 12:54
              回复


                11楼2015-05-10 12: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2楼2015-05-10 12:55
                  回复


                    13楼2015-05-10 12:58
                    回复


                      14楼2015-05-10 12:59
                      回复


                        15楼2015-05-10 13:00
                        回复


                          16楼2015-05-10 13:01
                          回复


                            17楼2015-05-10 13: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8楼2015-05-10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