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元768年,深秋。在美丽的汉江平原上,一位叫杜甫的诗人,正在送一个远房亲戚去四川。
这位亲戚的名字有点拗口,叫做李晋肃。“远房”究竟有多远呢?已知的一条是,杜甫的外公的外公的八叔,是李晋肃的先祖。
这时的杜甫,已是人生最后两年,很瘦,很憔悴;那位亲戚还是少年,很质朴,很阳光。
杜甫是个重感情的人。对这个超级远的远亲,他依依不舍,写诗送别:
“我们的船啊,
就要相背远离了。
那天上的雁啊,
也排成一行在悲鸣。”
秋风中,年轻人含泪紧握杜甫的手:“表兄,我也喜欢写诗,可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你这个水平啊!”
杜甫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说:“加油,你可以的。下次我们再交流。”
以上对话是我的揣测。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次别离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杜甫大概想不到的是,虽然李晋肃的诗最终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却会成为一代文豪。
40年后,这个孩子将会从自己手中接过熊熊火炬,照耀唐诗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