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艺术吧 关注:3,325贴子:1,156
  • 11回复贴,共1

精工GS瑞士天文台竞赛简史+GS表壳工艺+Grand Seik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原作者: KIH,原标题:《Grand Seiko VFA往事》,非常感谢原作者提供如此宝贵的资料!(此文转自爱表族论坛)


IP属地:湖北1楼2015-05-12 21:06回复
    Grand Seiko VFA与天文台之争
    我在几 个月前发帖时简要提过偶然得到一枚Grand Seiko VFA。我非常钟爱Grand Seiko VFA,其是我眼中的顶级Grand Seiko。你们也许心里会觉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曾针对Seiko在60年代努力提升品牌的历史做过些研究,这段时期Seiko积极参加比赛 并获得了惊人成绩,我也对VFA腕表的故事进行了考据。VFA意指“Very Fine(ly?) Adjusted”,请忽略其中的奇怪的英文语感,因为这已经是40年前的作品了。

    天文台时计认证
    在 COSC之前,尚有Observatory Chronometer这一由天文台机构颁发的认证,例如Neuchatel、Geneva、Besancon、及Kew Observatory(还有可能由Rolex助力实现的BO时计认证,在二者之间)。在69或70年石英表流行之前,这些天文台会每年举办 “Observatory Chronometer Competitions” (天文台精密时计竞赛)。
    这一天文台精密时计测试和认 证标准远远高出如今的COSC。举例而言,其平均日差要求在+/-0.75秒之内,而COSC的要求仅是-4/+6秒。温度引起的日差要求为+ /-0.20秒/日,而COSC仅为+/-0.60秒/日……测试持续45日之久,而COSC则为15日。


    IP属地:湖北2楼2015-05-12 21:13
    回复
      记录中耐人寻味的一年 – 1969
      1969是SEIKO发布其首枚石英腕表Astron的一年。同年,品牌也售卖 Observatory Chronometer腕表以及Grand Seiko 45G VFA腕表——这是十分有趣的一个时期,从机械表向石英表过渡。而机械版的Grand Seiko也暂时退出市场,暂别25年直至1998年才重新推出。

      The 40th anniversary Astron Commemorative Edition

      45GS VFA - too legendary and rare to find one, even its photo on the net.

      诹访精工舎打造的Grand Seiko 61(6185/6186-8000)VFA于1972年上市,而45G VFA却是由第二精工舎打造。二者之间形成的“手足相争”,一直延续至今。据我们所知,这一型号是最后一款原创机械Grand Seiko。含义为“Very Fine Adjusted”的“VFA”字样被刻于机芯之上,如这一缩写指示的那样,这枚腕表是由诹访精工舎采用最高标准调校而成。产量总数不得而知,但应该不会 太大。好在这一型号曾在市场上出现过一段时间。另外有趣一点的是,诹访精工舎内有一位在Neuchatel天文台竞赛中获得过“Best Adjuster”称号,并参与过61G VFA研制的调校师,竟是一名女性。考虑到日本当时在男女平权上的保守和落后,这一细节十分值得留意。


      IP属地:湖北5楼2015-05-12 21:15
      回复
        这一样本拥有上佳品相,特别是表盘和指针几乎全无损伤。我将旋入式表背换成了蓝宝石水晶镂通表背(藏起来实在可惜),并进行了护养。有些机芯部件已生锈, 但他们清理得相当完善。请欣赏这些照片。我也许未来会将她送至SEIKO服务中心调校得更为精准,如果有一点点可能的话。

        Glass needed to be replaced


        Bezel gasket had to be replaced

        The dial is in extremely good condition
        (6186 is with day/date, 6185 is with date only)

        Movement was a bit rusty

        Clean dial


        IP属地:湖北6楼2015-05-12 21:17
        回复

          Notice the "height" of the bar index, thus relatively short hands


          Still edgy enough





          Display back is so much fun - too good to hide. "Very Fine Adjusted".



          IP属地:湖北7楼2015-05-12 21:17
          回复



            IP属地:湖北9楼2015-05-12 21:19
            回复
              在这里的SEIKO古董腕表爱好者社区,人们相信SEIKO打造过的最佳机芯是Cal. 45(手动上条)及Cal. 61(自动上条)。这自然不用说,因为我也对Cal. 45有浓厚兴趣,我购买了一枚二手古董Grand Seiko 4520-8000——是的,正是那枚在1968年获得了天文台精密计时认证的机芯。如今要找到45 Grand Seiko VFA几乎是不可能:( 而非VFA版本却仍然能以公道价格寻获。并且,我当然也将表背替换过了。但请注意,由于这一机芯的流行程度,包括主发条在内的许多部件变得极为稀缺,如果 损坏是很难找到替换品的。

              Thinner and handsome profile








              Apparently original buckle


              IP属地:湖北10楼2015-05-12 21:19
              回复

                The medallion


                IP属地:湖北11楼2015-05-12 21:20
                回复
                  这篇文章对精工表在上世纪参与瑞士天文台竞赛的历史回顾,相当的有参考价值。同时对GS表壳和机芯工艺的阐述,也会让每一个拥有精工GS的表友,会从心里油然而生自豪感,感觉物有所值。
                  遥想当年,精工表从名不见经传到击败庞大不可一世的瑞士钟表王国,这种永不服输、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什么时候大部分中国人具有了这种素质和品质,不需要什么核弹航母,我们也是世界第一强国。
                  参考资料 – 每一Grand Seiko的精钢表壳都在250吨压力和1100摄氏度高温下经过10-12次锻造而成(两倍于同行),随后被精心切割和抛光(请参考我近期的帖子:patek.watchprosite.com了解锻造和切割的区别)。这使Grand Seiko的表壳拥有镜面般的反射效果,即便是在瑞士,也仅有少数制表厂能令表壳达到这样的水准。Grand Seiko的表壳是由特殊机床抛磨而成——Sallaz抛光机(50年代末从德国进口而来,抛光公司名为Sallaz)——表壳表面如镜面般完美无瑕。
                  也希望有更多的表友,能提出更多的资料和不同意见,让我们对精工GS的了解更多更详细!




                  点评


                  IP属地:湖北13楼2015-05-12 21:21
                  回复
                    精工痛击瑞士表 (下面的内容为其他网络整理转载)
                    1945年1月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这一天,盟国空军的飞机编队对日本东京的新宿区进行了一个下午的轮番轰炸,空袭让繁华的街道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这场大火使新宿区变成了废墟瓦砾。奇怪的是,服部钟表店的时钟塔在火灾中丝毫没有受损,依然高高耸立着,也许这意味着精工企业未来的重新崛起。
                    精工企业的前身诹访工厂,原来是服部钟表店下属的第二精工舍的龟户工厂,为躲避战火而迁至诹访。战后的日本,物资极度短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诹访工厂开始了企业的振兴工作。他们将损坏的机器修复后重新使用;为了避开停电,他们放弃休假,并且常常通宵达旦地作业。不久,诹访工厂试制出了妇女用5型手表,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炮打响之后,企业员工精神振奋,工人干劲十足。从此,诹访工厂进入了漫长的创业和发展时期。
                    1960年5月,诹访精工合并了当地的大和工业,实力大增,他们推出的“马贝尔”牌钟表在国内钟表行业精确度竞赛中连续3年获得优胜,成为全日本最畅销的钟表商品之一。这些成绩表明,诹访精工至此已在日本崛起,成为钟表行业的新生代。它拥有40栋建筑,占地7300坪,并且在所有员工的一致喝彩声中,开始了自己的“虎山行”计划,向钟表王国瑞士挺进。
                    借奥运独领风骚
                    谈起钟表仪器,第一个跳入人们脑海里的准是瑞士。瑞士制造的钟表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复苏,世界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开始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日本的诹访精工就是瑞士钟表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在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精工企业集团的员工们个个群情激奋,他们不能容忍欧米茄独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权,决心要利用这次有利时机同欧米茄一比高低。他们确信精工的技术已经赶上了瑞士,其推出的产品已经进入超越普通钟表的豪华精工阶段。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考察情况。通过这次考察,他们了解到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得出了欧米茄不足惧的结论。
                    精工企业集团在取得了东京奥运会计时权后,调集下属3家公司的20多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开发队伍。派出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耗资30亿日元,策划了日本精工走向世界的重大方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以精工表计时。如此一来,精工表不仅映入百万现场观众的脑际,而且世界各地亿万观众都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精工表。
                    精工表果然不负众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当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奔过终点时,精工瞬间数字跑表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12.11.2。阿贝贝以2小时12分11秒2创造了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全场立即欢声雷动。那块在赛程中时刻追踪阿贝贝的数字跑表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平均日差仅0.2秒。如此高精确度的精工表在东京奥运会上亮相,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当各项比赛结束时,优秀运动员的名字就显示在精工表旁,获奖选手所代表国家的国旗也在精工表的上方冉冉升起。更令人叫绝的是,一个特殊的精工水底表被装在游泳池内,当所有的电视镜头对着正在比赛的游泳选手时,自然而然地把水下的精工表摄入了镜头之内。奥运会期间,所有的裁判员都佩戴精工表。精工表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很快就被人们所熟悉。而欧米茄未能再一展风采,悄然隐退,其气大消。
                    力挫瑞士表
                    日本精工企业的崛起,的确使昔日的钟表王国瑞士吃惊非小。瑞士国内的欧米茄、浪琴、爱佰力等名牌企业开始警戒。早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在瑞士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世界钟表竞赛上,精工表经过45天测验,以其过硬的技术取得了10、11、12名的成绩,给瑞士的厂商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瑞士举办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宏扬瑞士表的威名。其实瑞士表是靠钟表调整师的技术取胜。调整师谙熟机械表的性能,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差等整合误差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自叹不如。但他们善于避实击虚,精工企业遂将目标转向石英表以期突破。石英表的运行原理是在石英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规律振动,将此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结马达来划出时间。从振动的正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无法跟石英表相比。只要拥有耐震的能力,石英表计时并不受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当1968年精工表再次参加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比赛时,15块精工石英表的参赛成绩令考评官哑口无言:瑞士表都排在了日本精工表之后。恰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瑞士人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在这一沉重的打击下,瑞士厂商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直到第二年才将得分表寄往日本,没有公开名次,宣布从此停止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竞赛。精工表初战告捷,有着百余年辉煌历史的瑞士表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
                    纽沙贴夫天文台“比武”的失败,让瑞士人脸上无光,为了雪耻,为了有朝一日能夺回失去的自信和荣誉,瑞士人一味地追求机械钟表的极致和高精确度,而忽视了钟表耐震差、成本高等难以商品化的缺点。他们从惨败中逃出,却又步入了误区。日本人则相反,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迅速转移思路,准备将成绩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将石英表商品化的战略决策。大赛中获得的知名度,又起到了为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走向市场鸣锣开道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精工在石英表技术方面独领风骚,引导国际新潮流,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盛销不衰。精工进入了强盛时期,乘胜开拓,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
                    精工表强行在瑞士表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登陆,通过其在瑞典的连锁店代理商立足,进行渗透。利用其质高价廉的优势,加上销售网点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瑞典市场。在此基础上,精工进军希腊,然后又挥师挺进法德市场,将瑞士名牌表逼得步步后退。精工还为欧洲的许多运动会免费提供计时钟表,以大造声势,树立威望。在1965年英国世界业余摔跤运动会上、第27届巴尔干运动会上、第9届雅典欧洲田径选拔赛上,精工集团没有放过一次向欧洲消费者展示自家产品风采的机会。
                    借助一次次的公关活动,精工表又占据了英国市场,并在1970年代遍布美国市场。


                    IP属地:湖北14楼2015-05-12 21:21
                    回复
                      我只想说鬼子在手表这一块真不输瑞士


                      IP属地:湖北15楼2015-05-12 21:22
                      回复
                        就没一个人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6-01 0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