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右京吧 关注:54贴子:15,629
  • 35回复贴,共1

【传说】彼岸花,黄泉路,三生石,忘川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留空。


IP属地:上海1楼2015-05-15 16:15回复
    佛曰:
    有种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于弱水彼岸
    无茎无叶
    绚灿绯红
    佛说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开
    花开彼岸时,
    只一团火红;
    花开无叶,
    叶生无花;
    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独自彼岸路。
    佛说有生有死的是此岸,无生无死的是彼岸,其实佛是和大家开一个玩笑,彼和岸就是生和死,岸的彼端就是彼岸,那么站在彼岸看此岸,此岸和彼岸又有何不同呢?可是佛说这话又很认真,因为花生叶落,叶现花枯,枯荣交替,你看见了花自然很难想起那还未发的叶,你见叶时又看不到那绝美无暇的花,可是见花见叶,和见彼岸,又有什么不同呢?
    传说中,
    彼岸花是开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样绚烂鲜红的花。
    有花无叶。
    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
    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彼岸,
    开成妖艳的花。


    IP属地:上海3楼2015-05-15 16:17
    回复
      忘川河
      【解释】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他,他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他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又盼他不喝,又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受不得等待的寂寞。
      喝孟婆汤,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忘尽一世浮沉得失,一生爱恨情仇,来生都同陌路人相见不识;跳忘川河,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三途河”与“忘川河”的关系】
      传说
      “三途河”与“忘川河”是同一条河,国外称“三途河”中国谓之“忘川(河)”。 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
      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
      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浮力,而且还具有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那些下水的灵魂将永远没有上岸的机会了,只能变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远无法转生的痛苦和彻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对其它还有轮回希望的灵魂产生了妒忌。只要有灵魂落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拉入河底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水鬼。


      IP属地:上海4楼2015-05-15 16:18
      回复
        望乡台
        望乡台,称古人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往住登高或筑台以眺望故乡之处。也是旧时迷信,谓阴间有望乡台,人死后鬼魂可登台眺望阳世家中情况。亦借指阴间。
        【望乡台的由来】
        后因功被封为阎罗天子,有权有势。那时,名山悬崖边,经常有鬼思念亲人而在深夜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阎罗天子大慈大悲,又动了恻隐之心,遂将望乡台迁至天子殿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望乡台的作用】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望乡台被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又传说阴间望乡台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见。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


        IP属地:上海6楼2015-05-15 16:19
        回复
          孟婆汤
          【孟婆汤概述】
          孟婆汤(Five-Flavored Tea of Forgetfulness)是传说中一种喝了可以忘记所有烦恼、所有爱恨情仇的东西,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它被端在孟婆手里,奈何桥前。人生在世,多苦多难,这一碗下去,是种释然,彻彻底底地与前世做了一个了断。
          孟婆汤是由“彼岸花”曼珠沙华熬成的。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做法】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IP属地:上海7楼2015-05-15 16:20
          回复
            这个贴挺好的,让我想起,我已经有十多年没看经书了= =
            小时候还超爱看,越长大就越逃避去看了。但是看到,还是很喜欢。
            因为小时候吧,也不是说就很小孩儿的时候,应该是结婚以后就逐渐看的少了。小时候病多,5岁起就得一病根,30多年都没让我安生过,18岁的时候听别人谈论了佛,自那时就深信不疑。那是我每每在发病的时候唯一的寄托。有时候想,如果这辈子没认识佛,我现在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此生能闻佛,信佛,真是很幸运的事。
            以前就喜欢到书里找答案,找那时的自己为什么会那么苦。找了很多年,答案是没有,但是反正能明白是为什么了。好像十多年前就对自己说,以后不要再杀生了,尽量而已,我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就那样去做。反正现在身体是挺好的,也不担心病根什么的了,因为知道它是这么来的,所以……嗯。
            挺幸运的觉得。遇到的人啊,老公啊,婆婆家的人啊,都很好。当然自己的性格,也算挺好,虽然小毛病挺多的(真的很多),但是大方向是正的,只有这个可以保证= =
            乱七八糟说了一堆= =


            11楼2015-05-16 09:47
            收起回复
              其实有信仰是好事,最起码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为了寻找寄托我看过很多各种各样的书,极度迷恋过安妮宝贝的作品。她的文字里有种颓废的忧伤,无力自拔的感觉。这种风格对我有过很深的影响,连带着会让人的内心也变得很悲观厌世的。
              后来幸好遇到了桃子,其实不光是友情,我觉得她的乐观开朗对我性格的正面影响更重要。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循环过程,谁也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有些问题是自己早晚会遇到的。还记得以前(大概是截止到学校毕业之前),虽然那个心魔对于我是大的超乎想象的打击,奇怪的是我在睡眠的时候基本从没有做梦的印象,都是直接一觉醒来到天亮。现在的状态变成了完全另外的一种,我经常性做梦,可是醒来之后就不去回忆了,前几天梦见的事物今天已经忘了细节。
              其实很多情况下能够不较真,就已经是种幸福了。就像梦境里的场景一样,既然已经过了,何必强迫自己去记起来呢。从梦里醒过来回到现实里,发现自己还能吃能睡,能够活蹦乱跳滴跑出去玩,这就是小孩子们感觉最满足的事情了。至于生老病死的永恒话题,人早晚都要经历这一回,健康与否也不完全由自己掌控,干脆搁在一边顺其自然了。最重要的,尽量不给自己添麻烦增加负担就最好了。真的事事都去较真,愁还愁不过来呢。


              IP属地:上海12楼2015-05-16 12:23
              回复
                回复你那个11楼的回复= =
                谁都是带着业障来的,这个世界不说是娑婆么,有烦恼才有菩提。其实道理挺明白的,只是临着事了以后没那么快就能说服自己接受罢了。轻生什么的老早也想过,啊啊真是的,太呆了那个时候。星光肯定也是,很实在又喜欢钻牛角尖吧,总是琢磨一件事想把它彻底弄的清楚明白。但是那个时候悟性有限,想不清楚。
                对,我挺独立的,不管遇到什么事已经习惯了自己想办法解决,照我的想法就是:明明是自己的烦恼为什么要让别人来为我承担呢。从别人那里常常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意见和办法,有时候反而大家都不开心。这样有过几次以后我就再不把希望放在谁身上了,我能依靠的,只有我自己。就是个习惯,改不了。
                话说距离感,我倒不会让人对我有距离感。即使是用假心假意,我也不想让人看出来我孤僻高傲冷漠自卑什么的,会装的跟普通人一样= =不想受到我不在意的人的关注。
                也许你会错意了,让别人为难是难免遇着的,不过说到“坑”,过了吧。你是想说好心却办坏事了?其实性格不为人知也就罢了,但是你为人是怎么样的,别人应该都清楚一些,不会因为发生不愉快的事之后就觉得责任全在你。


                13楼2015-05-16 18:42
                回复
                  回复12楼。
                  你是说以前每次做过的梦,你都记得梦的内容吗?虽说记得内容不是好事,但是也不太影响什么,只是心的调节挺重要的,我其实就完全记不得梦的内容。
                  安妮宝贝的文字我一点儿都没看过= =照你说的这样,我绝对不会看了。本来内向悲观的性格,就需要外向开朗豁达的事物来平衡或打破,如同阴阳平衡一样。再悲上加悲,我可受不了。早就知道这一点,一直就刻意地避开沉迷在忧郁里,而去寻找活泼开朗幽默的人或事,电影啊动漫啊也是,还有武侠小说。所以我的性格里,内向有,外向也有。还有非常冷漠的一种,我尽量不放她出来= =


                  14楼2015-05-16 18:54
                  收起回复
                    回13楼:
                    哈哈,那是鸿JJ比我圆滑比我世故的关系吧,毕竟多了那些年的阅历。我就还做不到装得和普通人一样看不出区别。所以别人见我没有表情,通常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于是会觉得我为人冷漠孤僻。当然现在也在向你的方向转变着,就是还存在习惯难改的原因,进度显得有点慢,可能很多时候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效果会显得不怎么好。
                    至于独立的问题,我严重同意你的看法。很多自己的烦心事,即使告诉了别人也是没有用的。或者只会让别人觉得很难过,却也是帮不到自己。既然是如此,何必让自己伤心了还拖累到别人呢。也许在极度失望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习惯会让自己觉得痛不欲生找不到出口,可在我们看来人生就是如此,同享乐容易,共患难很难。毕竟每个人造成的因果,只有由自己来承担。说给别人听还要费神费力,还不如找个自己能接受的发泄方式自己解决得了。


                    IP属地:上海15楼2015-05-16 19:15
                    收起回复
                      回14楼:
                      之前的状态是这样,因为很少做梦的关系,于是每次做的印象都很深刻。然后这几年变成了多梦的倾向,基本醒来也都记得梦见的内容,只是区别在于做梦的频繁程度,还有就是我养成了不去细想的习惯,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然后没过几天发现大多数都已经被遗忘了。
                      对于安妮宝贝的作品,你没有看过是好事情。说到底我读那些,纯粹是受到重挫之后自暴自弃,自虐倾向的体现。其实看了那么多她的书,真正伤心到一看就掉眼泪的倒没有多少,只是觉得故事本身都很寂寞很孤独,像是看透了人生的感觉。可是又找不到去否定她那些观点的理由,然后就越来越沉迷沦陷在悲情的宿命里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处在这么个恶性循环里。话说我的思维那是有多悲观多阴暗啊==,可是受伤之后钻牛角尖的状态就是这样的。而且长期没有找到出口的话,阴郁的那面还会越积越深,影响到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也只看到伤感的那部分。幸好最后是走了出来。


                      IP属地:上海16楼2015-05-16 19:52
                      回复
                        是啊是啊,其实我觉得小星光绝对有着活泼开朗的一面,就凭当初你说要吃要啃的……只是你把那部分压抑掉了。
                        不记得在是哪个人说过,人都有很多个我,就看你的哪个我比较占优势,那内个我就是你的主性格。其他就算副性格吧。(香港导演关锦鹏说的)
                        我看过一个推理日漫,那里就讲过”解离型同一性障碍“,就是双重人格,我特别感兴趣= =那漫画看了很多遍,关于那个人格也查过了,觉得好奇特的。
                        话说你能走出来真是太好了。其实我也沉迷过,所以害怕再陷进去。
                        我只知道记得做梦的内容不好,但是怎样不好我也忘了,反正最后都无所谓的,死不了人就行,只要死不了,就总有恢复原形的一天。你要相信这个。


                        17楼2015-05-16 21: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