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防务吧 关注:1,864贴子:10,016
  • 6回复贴,共1

来自EA-18G“咆哮者”电子战军官的爆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著:Tyler Rogoway
  电子战是现代空战中最重要也是很容易造成误解的一部分。今天,美国海军最富经验的电子战军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战,以及他们的新玩具——EA-18G“咆哮者”飞机,最后是电子攻击的未来。
电子攻击究竟是什么?
  电子攻击(EA)就是对敌人的电磁频谱进行攻势压制,主要集中于雷达和通信方面,拒止、监视、处理和评估都是电子战(EW)的子集。美国国防部的所有军种都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电子战任务以支援战区,但广频谱联合电子战平台只有三种,分别是美国海军的EA-18G、美国海军陆战队的EA-6B、以及美国空军的少量EC-130(这种飞机频谱有限但高度专业化)。在如今高度依赖技术的生活方式里,不让敌人使用信息设备就会严重妨碍他的作战能力,信息就是一切,你无法对抗你不知道或看不见的东西。
  在这三种飞机中,EA-18G和EA-6B机载电子攻击(AEA)平台是唯二能在高威胁环境中作战的。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电子攻击平台在任务支援上都值得称赞,“咆哮者”和“徘徊者”负责对付敌防空系统,包括压制敌方防空火力(SEAD)(发射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攻击敌雷达)、快速反应支援(干扰),EC-130“罗盘呼叫”则提供后续支援,并提供长时间干扰。实际上“罗盘呼叫”和“徘徊者”/“咆哮者”并不是竞争对手,它们在任务能力上具有互补性,都有各自的任务专精领域,所以不能简单评价一种飞机就一定比另一种好。

实际上“罗盘呼叫”和“徘徊者”/“咆哮者”并不是竞争对手,它们在任务能力上具有互补性,都有各自的任务专精领域


1楼2015-05-16 09:00回复
    这么多年以来电子攻击任务有了怎样的变化?
      电子战起源于二战,当时只有些基本干扰手段,如箔条和初步噪声干扰等。现代电子战尤其是机载电子攻击在越南战争得到了大发展,虽然新干扰技术大量涌现,但电子战学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尽管电子战平台在越战中表现抢眼(如EB-66、EA-3、EA-6A),但由于任务制定者们缺乏电子战知识和标准化程序,阻碍了电子战平台战斗力的进一步发挥。机载电子攻击实际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才真正成熟起来,在战争中起到了绝对主导作用。我想越战后,凡是有EA-6B、EF-111或者EA-18G干扰覆盖的地方,就再也没有一架盟军飞机被雷达防空系统击落了。
      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可以对整个国家的防空装备进行不同水平的控制,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向瞄准系统提供跟踪信息,然后这些信息又被传递给射手,这个信息链路一旦被打断,与目标交战就变得很困难。一体化防空系统在技术和战术两方面都促进了机载电子攻击的进一步完善。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联合空中力量看到了机载电子攻击的成功,决定精简机型并扩充最佳平台,这导致了EF-111和EA-6B哪个该留下的问题。EF-111作为机载电子攻击平台存在可怕的缺陷,尽管速度快、航程远、有着和EA-6B基本相同的电子战系统,但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远逊色于后者。F-111的飞行员和“徘徊者”一样只负责驾驶飞机,剩下的唯一一名电子战军官(EWO)就处于任务饱和状态,所以具备多名电子战军官的“徘徊者”在电子攻击、电子监视、战场管理和“哈姆”攻击方面都远远胜出。
      EF-111“渡鸦”内置10个发射机(数量和“徘徊者”一样),但由于使用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供电,所以就受到了载机供电能力的限制。而“徘徊者”的发射机都在ALQ-99干扰吊舱中,由位于吊舱前端的冲压空气涡轮(RAT)供电,可自持。这看起来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具有显著战术意义。由于“渡鸦”的供电有限,所以上无法同时开启所有发射机,“徘徊者”就没这个限制了,你可以想象出这种限制对战术支援任务的影响。
      “渡鸦”的发射机安装在弹舱内部,尽管具有空气动力学好处,但约束了发射机的视界并使机身屏蔽更为严重。此外该机只有两个机翼挂点可用,还没有“哈姆”或ALQ-99吊舱布线。虽然“徘徊者”缺乏速度,但形体而言,这与“渡鸦”的巨大缺陷相比只是小瑕疵而已。

    EF-111作为机载电子攻击平台存在可怕的缺陷,尽管速度快、航程远、有着和EA-6B基本相同的电子战系统,但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远逊色于后者

    “徘徊者”的发射机都在ALQ-99干扰吊舱中,由位于吊舱前端的冲压空气涡轮(RAT)供电


    2楼2015-05-16 09:01
    回复
      你在职业生涯中有哪些最难忘的时刻?
        海军航空兵们受两样东西的控制:肾上腺素和恐惧,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适应那些会吓坏大多数人的恐怖事情。驾驶飞机降落在一张邮票上的恐怖故事有很多,尽管这个比喻很棒,但事实远不止如此。航母操作起来非常非常复杂,日复一日地观察和参与其中是一种独特的经验。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航母在大多数时候是安全的,但偶尔也会出机毁人亡的大事故。不过这也正如我说的,事故是罕见的。
        没有什么能比你在夜间从甲板前端弹射进没有地平线的黑暗夜空中更紧张的了,你在弹射器末端被加到最高速度,离开甲板时飞机稍稍下坠,你注视着高度表,看到飞机开始爬升时才松了一口气。多少次我在夜间弹射中屏住了呼吸,好消息是我在部署期间的每次夜间弹射都很成功,因为如果出事故,后果会非常可怕。

      没有什么能比你在夜间从甲板前端弹射进没有地平线的黑暗夜空中更紧张的了
        我在舰队补充中队/补充航空团(FRS/RAG)服役时,很幸运地被选为舰上的电子对抗(ECMO)教官,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教官资格,你要和飞行学员搭档,帮助他们取得上舰资格。我相信“徘徊者”是唯一需要飞行学员和教官一起搭档取得上舰资格的,因为EA-6B的着舰难度比其他飞机都高。在上舰考试时,降落信号官仍然是主教练,负责对学员的着舰表现打分,但电子对抗教官在飞行中要持续关注学员并用平缓的语气向他传授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令人骄傲的工作,我相信我的头发就是在那个时候变白的。
        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中弹射时,“徘徊者”需要用到弹射器蒸汽阀门最大设置,这是一架沉重的飞机,满载时相对动力不足,而且没有“大黄蜂”那样的智能化、高升力、低阻力机翼,所以需要被狠狠踢上一脚才能升空。“徘徊者”在老旧常规动力航母上的弹射更为惊心,特别是在海湾地区,这种弹射是如此揪心,以至于起飞后眼泪会模糊你的眼睛。从好的一方面想,这也是一种让肾上腺素加速分泌的好办法。

      这是一架沉重的飞机,满载时相对动力不足,所以需要被狠狠踢上一脚才能升空
        “徘徊者”座舱里有一个供飞行员抓握的“弹射握把”,他在弹射时需要用左手同时抓住油门杆和弹射握把,这样能使前起落架保持僵硬以维持起飞抬头姿态。我遇到过一次飞行员没有抓牢弹射握把的例子,前起落架变软后让“徘徊者”的机头在弹射中就像海豚一样上下弹跳,当时机上所有人员都希望EA-6B到甲板末端时处于抬头而不是低头姿态,好在我们的祈祷成功了。

      他在弹射时需要用左手同时抓住油门杆和弹射握把,这样能使前起落架保持僵硬以维持起飞抬头姿态
        海军航空兵们一直保持着幽默感。按照美国海军的传统,当指挥官登舰或离舰时,水手长会吹起他的银哨致敬,全舰广播系统也会播送通知。以“小鹰”号为例,舰长登舰时就会广播“叮,叮,小鹰抵达,叮叮!”,航母上的航空联队指挥官(CAG)也能享受到这个待遇。我曾作为“徘徊者”高级代表入驻航母空中管制控制中心(CATCC)的夜间着舰控制室(每种机型都在这里有一个代表,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我们这些中队代表外,一般航空联队指挥官或副指挥官也会坐镇这里,有时还会航母战斗群司令也会现身。那天晚上联队指挥官正在天上飞行,在控制室坐镇的是副指挥官和司令。房间里一共大约有十几人,机型代表们坐在三排类似球场里的长凳上,看着起落航线和进近摄像机。联队指挥官正在驾驶一架“犀牛”(“超级大黄蜂”的昵称)伙伴加油机,他是最后一个降落的,当时已经是凌晨1:30。指挥官完成了一个很棒的进场,进入甲板末端,尽职的水手长这时吹响了银哨并宣布:“航空联队指挥官,抵达。”可是指挥官飞得有点高,错过了前面的3根拦阻索,尾钩在甲板上擦出一溜火花后又跳过了第4根拦阻索,吓得降落信号官赶紧大叫“复飞、复飞、复飞!”。此时水手长毫不犹豫地一本正经宣布:“航空联队指挥官,离舰。”空中交通控制中心里的每个人都笑了起来,我都笑出眼泪了。指挥官飞行技术很不错,很快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着舰。
        与大多数A型血性格一样,我们都看起来、听起来、做起来是一名海军飞行军官而极端骄傲。一个能显示自己有多棒的场合对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诱惑力,但失败的话会很丢脸。白天着舰航线中有一段被称为“航母转弯”,这通常是个相对温和的动作:以大约350节(650公里/时)速度从航母上方掠过,飞过舰艏时拉出3-4g的左转弯。但有些爱现的飞行员可能会做不守常规的“热狗屎转弯”(以最大过载转弯,Shit Hot是海军飞行员对某事物表示高度赞扬的黑话,文雅的表达是Sierra Hote)。设想一下,如果你在白天排在降落航线的头一位,那么你在做航母转弯选择默守陈规还是有所突破呢?当然你也可以用350节的速度做“热狗屎转弯”,但必须开加力。哦,对,你还必须留神不飞出着舰航线的边界。
        一坨完美的“热狗屎”需要以大于450节(830公里/时)的速度进入,侧转把肚皮朝向降落信号官并以最大过载完成一个360度下降转弯,减速,放下起落架和襟翼,调整速度,注视光学助降灯,对准甲板,勾住钢索,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大约20秒内。与“热狗屎”一样,我们也经常玩低空飞越航母,这些花活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飞行员积累和证明自己的声誉至关重要。飞行员并不会小看这种事或认为此事愚蠢,因为这些机动失败的话会让他大丢面子。

      一坨完美的“热狗屎”需要以大于450节(830公里/时)的速度进入,侧转把肚皮朝向降落信号官并以最大过载完成一个360度下降转弯


      4楼2015-05-16 09:03
      回复
        你从事这个职业有很长时间了,你见证了海军航空兵和电子攻击领域中的哪些最大变化?
          我很幸运,加入海军航空兵时航空联队还有多种多样的经典机型,每种飞机都有自己特色和鲜明个性。我觉得观察飞行员如何驾驭不同个性的飞机很有趣,当然今天的飞机也有自己的个性,但表现更柔和了。
          在我还是一名海军官校学生时,我跟着一个航空联队完成了一次巡航,在A-6E中队里忙碌着。获得委任后,我又在VFA-125(西海岸“大黄蜂”训练中队)接受了半年训练。鉴于这两次的经历,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沉浸在海军航空兵的气息中充分感受各机型机组们的生活。每对A-6机组都很热爱自己的飞机和任务;“徘徊者”中队的准备室总是很挤(飞机上人多嘛);“雄猫”机组有点分裂,他们都喜欢自己的飞机,但飞行员和雷达截获官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我在VFA-125时,中队里有很多转换机型的飞行员,A-7“海盗II”的家伙们刚来时都很高兴,但很快就被“大黄蜂”复杂的武器系统搞得头大;A-6飞行员们哀叹着要回到“入侵者”上,思念着他们的庞巴迪导航(B/N)系统;而“雄猫”飞行员似乎很高兴终于能当上单座战斗机黑手党了,但也同时挂念着以前后座的那个家伙。

        我很幸运,加入海军航空兵时航空联队还有多种多样的经典机型,每种飞机都有自己特色和鲜明个性
          我加入的第一个航空联队有两支“雄猫”中队(B型)和两支“大黄蜂”中队、除此之外的机型还有“徘徊者”、“北欧海盗”、“鹰眼”以及SH-3“海王”支援直升机。“雄猫”在甲板上总是最引人注目的,大猫的夜间弹射也总是让我们“徘徊者”机组羡慕不已。“雄猫”点燃巨大的通用电气(或老型号上的普惠)发动机后,就能获得几乎不受限制的爬升能力(还满载燃油),让他们能在水面上方轻松爬升。而我们在弹射后只能一步步缓慢提升高度……

        “雄猫”点燃巨大的通用电气(或老型号上的普惠)发动机后,就能获得几乎不受限制的爬升能力(还满载燃油),让他们能在水面上方轻松爬升


        6楼2015-05-16 09:04
        回复
          “EA-18G”能从下一代干扰机和“超级大黄蜂”先进改型上获得什么好处?
            这么说吧,从ALQ-99换装下一代干扰机基本就是从笨干扰转变成智能干扰。坦率地说,ALQ-99的波形不是很“聪明”,只能依赖功率。下一代干扰机将在性能上实现飞跃,但问题是何时才能装备。在我离开海军航空兵之前,下一代干扰机已经现身,但当时ALQ-99已能胜任现有任务,而且也被证明还算能适应新威胁,这使得下一代干扰机的优先级下降。下一代干扰机项目已经有点像F-35了,一直在拖延,一直在涨价,开始服役同样只具有受限制的初始作战能力,看起来每个政府项目都必然如此!?它会是另一头白象吗?我希望不是。下一代干扰机实数必要吗?是的,但它要好好努力才能赶上前任。
            至于机身改进,整个“超级大黄蜂”家族都能从波音提出的改进方案中获益。通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将能抵消升级成本,如果在整个“超级大黄蜂”机队都能装上同一组件,那么这个组件就会变得更便宜和实用。对我来说,保形油箱最有吸引力,我们会在降低翼下阻力上受益。先进座舱有着和F-35类似的显示器,也会对信息管理和互动产生真正的帮助,在今天做这两件事可不轻松。
            根本问题就是海军有钱升级吗?在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海军的预算主要放在维持和维护上。对“超级大黄蜂”的改进肯定会实施,但因预算限制只能细水长流地进行。对于一名作战指挥官来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装备,但还需要接受过最好训练的飞行员以及用于训练的飞机。就像谁是二战最佳战斗机的古老争论那样,每个国家的主力战斗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缺点,只有依靠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才能扬长避短占据优势,这就是区别。

          从ALQ-99换装下一代干扰机基本就是从笨干扰转变成智能干扰

          对我来说,保形油箱最有吸引力,我们会在降低翼下阻力上受益

          先进座舱有着和F-35类似的显示器,也会对信息管理和互动产生真正的帮助


          10楼2015-05-16 09:05
          回复
            F-35需要“咆哮者”电子攻击支援吗?
              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法评论。F-35上有太多无法兑现的承诺了,你无法知道她的真正能力。现在有人谈到F-35上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该计划已经存在太多的问题,无法吸引我的注意了。尽管如此,历史已经证明即使是最隐形的飞机也需要电子攻击支援。
              至于海军陆战队,他们坚持最终完全装备F-35,好吧,祝他们好运。他们的“徘徊者”对所有军种来说已不可缺少,尤其是近14年以来,他们退役“徘徊者”的话将对国防部的作战能力造成重大缺口。截至目前,我不认为海军能填补陆战队“徘徊者”退役造成的战力空缺,除非“咆哮者”增购计划得以实施。我认为陆战队航空兵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两个值得怀疑的平台——F-35和V-22上,我祝愿她们能真正适合陆战队。

            历史已经证明即使是最隐形的飞机也需要电子攻击支援
            电子攻击机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美国国防部能做些什么以得到正确的电子攻击能力?
              近50年来,我们的大部分对手依靠苏联的地空导弹系统,而且从来没有进化多少,SA-2仍然是很常见的地空导弹,要知道这种导弹是被设计用来对付60年代的飞机的。在最近15年来,只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空导弹才真正成熟起来。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徘徊者”进行相对较小的改动以保持压制能力。在未来15年,事情会变化得更快更复杂,保持领先地位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做更明智的预算比可用技术更有意义。
            你认为电子攻击任务在2025年会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到2025年“咆哮者”会完成一些机身改进,如保形油箱、下一代干扰机、先进座舱等,但总体来说还是执行着基本相同的任务。网络攻击会成为机载电子攻击的一种手段吗?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这也是一条有趣的探索道路。此外随着机体寿命的消耗,海军将会在2030~35年左右寻找“咆哮者”的后继机。在航空领域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何时会抛弃有人驾驶概念?我也没有真正的概念。有人飞机具有灵活性和实时态势感知能力,而无人机具有低风险,长航时的特点,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你不难猜测我会支持谁。

            此外随着机体寿命的消耗,海军将会在2030~35年左右寻找“咆哮者”的后继机


            11楼2015-05-16 09:06
            回复
              @兔子急了狂踹鹰 加精吧。我现在大号登录不进。


              12楼2015-05-16 1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