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观吧 关注:2,988贴子:506,855
  • 39回复贴,共1

丫鬟——探春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兴儿的嘴里,三姑娘是朵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邢夫人对着迎春恨铁不成钢:“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在黛玉眼里,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望俗。”凤姐对平儿感叹:“: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与迎春正正相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是个极有存在感的主子,可是探春也有自己的隐忧:她是庶出!
无论兴儿还是凤姐,都会在赞赏后面加一句:可惜不是太太养的!更让探春无法忍受的是,这个亲娘不学周姨娘的安分守己,偏偏总是干出一些“不自尊重的事”,可是这偏偏就是她血脉相连的亲娘!
庶出成为她心中不可触摸的痛楚,而不安分的赵姨娘又在这个伤口上一次次的撒盐,在这样一种扭曲的关系中,探春对尊严有着近乎固执的坚持,这种坚持投射到主仆关系上,就成了主子的尊严。
“体统”“规矩”是探春给丫鬟划出的一条明晃晃的线,当她生气时,连平儿也不敢和她玩笑,五十五回里,探春要洗脸,”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平儿见待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一举一动,颇有章法条理,还有规矩。
所以在她身边的丫鬟首先一定要知礼懂礼,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欺负到了探春身上,然而侍书一定要等到迎春喝问:“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才去说了那一番伶伶俐俐的话,绝不敢擅专。而探春敢在凤姐面前说“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跟他御下有方的自信是分不开的,在她这里,规矩是一定要守的。
可是只有规矩的丫头也入不了她的眼,精明能干的探春绝对不会容忍身边的丫头蠢笨无知,面子里子哪样都不合算,侍书出场甚少,可是就那么一句“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说得王善保家的臊红了脸,说得凤姐直笑“有其主必有其仆”,说得看官赞叹“珠圆玉润,味腴韵辣”,侍书伶俐可见一斑。
福利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无论三姑娘对丫头的要求有多高,跟在她身边的好处也是特别明显。首先三姑娘在府中很受尊重,在她身边的丫头绝不会被怠慢,而且有时候还会是别人争相巴结的对象,怡红院开夜宴时翠墨就能带着小丫头请来了本不好请的李纨和薛宝琴,其次在三姑娘心里,还有另外一条准则,欺负我的丫头就是欺负我!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个准则是为了维护她自己的尊严还是怎么样,对丫头来说,这样的主子就是福音。抄检大观园一节,各处都对凤姐打开了箱笼,唯独探春站在正中,对着凤姐傲然直立,声声冷笑:“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何等英气!何等担当!看得人拍案叫绝,畅快淋漓。
所以同样面对厚颜无耻欺上身来的刁奴,同样是责问,迎春的丫头绣橘是又气又急,一行说一行哭,可是侍书的话犀利中带着三分俏皮,显出十分的镇定气闲,这就是有后台支持的丫头所拥有的气度。
另外还能看出,探春所谓的规矩其实并没有极力压制丫鬟的天性,严于律己的探春极富活力,开诗社,起外号,喜欢“柳枝编的小篮子”“胶泥垛的风炉”“整竹子根雕的香盒”,喜欢阔朗,喜欢写字儿,跟在这样的三姑娘身边,章法也没能遮掩少女的调皮,这大概是另一件让人欣慰的事了。


IP属地:安徽1楼2015-05-18 00:41回复
    豆豆的帖子,真是篇篇都是精典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5-18 00:44
    收起回复
      有其主必有其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18 07:50
      收起回复
        霸气,,,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5-18 09:3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18 19:36
          收起回复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是一个精明而有才干的女孩儿。这种个性,尤其在‘兴利除宿弊’一回里表现得很充分。她虽是先知先觉的‘改革先锋’,但另一面她又是个封建思想比较浓厚的人。她本身是庶出,这种封建地位上的差异让她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又让她时时警惕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种‘警惕’又表现为更强烈的维护着自己的自尊!但在自尊背后,我相信她也是痛苦的,煎熬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5-18 20:20
            收起回复
              同样是具有封建思想,但探春和宝钗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表现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生花妙笔对人物个性刻画的多姿多彩。探春敢于说朱熹的文章也不过是‘虚比浮词’,而宝钗则反驳‘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这样的差异也说明了探春是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而宝钗是自觉遵守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18 20:21
              收起回复
                探春,是活在‘自卑’与‘自尊’的夹缝中的!探春性格上的缺欠直接表现为‘不认亲娘’,这是封建社会制度和她本身强烈的自卑心理造成的。探春,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女孩儿,我相信在80回后探春出嫁时会有一场‘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各自保平安!’的关于人性的大震撼!
                分析探春的性格,离不开‘分骨肉’这支曲,‘骨肉’,我坚信一定是指探春与赵姨娘。‘自古穷通皆有命[庚辰本为‘有定’]正表明了探春对于人性,亲情的大转变!——远嫁的拜别,当赵姨娘听到探春喊出那声久违的‘娘’时,往日那种对屈辱的抗争已被亲情淡化,千言万语也许只会化为一句‘保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18 20:23
                收起回复
                  官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19 17:25
                  收起回复
                    我特别欣赏探春,除了她不认亲娘,这个丫头几乎无懈可击,完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5-20 1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