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947贴子:87,760,209
  • 15回复贴,共1

五蕴的含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20 22:10回复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
      质。


    2楼2015-05-20 22:11
    回复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
        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
        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
        --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
        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
        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
        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
        说十二处、十八界。


      4楼2015-05-20 22:11
      回复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
          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
          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
          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
          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
          和精神活动。


        5楼2015-05-20 22:12
        回复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
            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
            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
            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
            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
            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
            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
            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
            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
            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
            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
            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
            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
            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
            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
            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
            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
            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
            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
            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
            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
            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
            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
            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8楼2015-05-20 22:14
          回复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
              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
              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
              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
              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
              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
              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
              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
              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
              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12楼2015-05-20 22:16
            回复
              五蕴譬喻经 - 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阿毗陀处恒河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13楼2015-05-20 22:23
              回复
                可不可以给个脱离六道轮回的速成法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5-20 22:35
                收起回复


                  16楼2015-05-21 06:40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5-05-21 10:56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5-21 1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