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鲵吧 关注:432贴子:1,127
  • 8回复贴,共1

是非的案板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常和别人说,都到了这个年纪还相信什么好人坏人,是非善恶。或许总是没讲清楚,叫人觉着愤世嫉俗,今天就略略解释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1楼2015-05-23 12:19回复
    溯本求源,善恶是非的道德准绳本质是利他行为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经过长期时间演变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规范。第一,利他中所指的“他众”是相对每个主体而言的,“他”可广义地指向一切社会客体,但经过儒家的挖掘和界定,这个“他”指的是多数人。


    2楼2015-05-23 12:20
    回复
      第二,道德准绳的衡量对象是形下的具体行为。从古到今太多人将善恶的概念引入到形上的人性的讨论中去,实际上行为与人性不存在直接联系,将行为性质界定出来作为显像去窥测人性是不科学的。现代伦理学也普遍坚持此观点。这是很大的命题,在此就不一一引述。


      3楼2015-05-23 12:24
      回复
        第三,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某种社会规范,意味着道德准绳的存在不再如同原初受到广泛的认可——换句话叫理解。道德的传承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而这种教育却往往舍弃掉道德的内在道理,只求一味接受和遵守。当道德成为社会规范时就注定它在各个时代都会存在不合理,并且淘汰更新周期缩短。第四,道德形成的社会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换句话来说道德准绳是会变化的。


        4楼2015-05-23 12:24
        回复
          每个人在一辈子里都会被推到是非的案板上,痛苦地在自我和道德间打摆,思考是非善恶的意义。就我自己,初三那样绝望的时期,疯狂的自责中偶然清醒,形而上地推敲道德准绳的奇点,终于得到了大致如上的答案,后来与现代伦理学的观点印证和补充完善,形成了如今的道德观。


          5楼2015-05-23 12:33
          回复
            不是说就要不讲道德,而是浑噩与清醒天差地别。比起木讷地遵守和挣扎,一番溯本求源之后,我们就能出离现有的道德,在是非善恶与自我间寻找合理的处理方式,安顿摇摆疲惫的身心,做出从于自己的选择,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被哪个大人教的:因为这样教,所以必须要这样做。选择善也好,恶也好,逐利也好,具体视之,至少少了太多痛苦和迟疑,而这点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6楼2015-05-23 12:41
            回复
              当然,如果从头到尾的不问缘由地一善到底,到死才止息,也让人无比尊敬。因为每个人必然被推到是非的案板上,一辈子那么长,心思一次都没有动摇过,是多么的伟大。


              7楼2015-05-23 12:46
              回复
                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岁是愚蠢;六十岁,八十岁,就是坚韧;至死,那就是奇伟。


                8楼2015-05-23 12:51
                回复
                  然而,应该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点。


                  9楼2015-05-23 1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