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之小猪吧 关注:101贴子:6,766
  • 4回复贴,共1

【转载】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韩升(你没看错,写《隋文帝传》的那个)
  摘要 从秦汉乡亭里到隋唐村落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转变。五胡入据中原与坞壁的普遍兴起,把中国社会瓦解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坞壁的崛起,造成新的豪强门阀政治格局,由此产生的乡村组织为国家政权所吸收改造,是中央集权加强与门阀政治衰落的演进过程,表现初国家内在统一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坞壁 村 魏晋 隋唐 门阀政治


IP属地:北京1楼2015-05-23 16:38回复
    一、坞壁的产生及其基本特点
      秦汉时代,乡、亭、里既是政府的基层行政组织,也是人民的生产生活单位,其外有城栅,内部设有公署监狱,置吏管理户籍课役,开闭扫除,逐捕盗贼等事。城内聚居与行政单位相统一,是其重要特点、对此,清代学者早有所论,当无疑义。[1]
      动乱时代,乡亭里成为掳掠财富与人口的目标,常遭兵燹。所以,城内百姓便在乡里大族率领下,逃往山林陂泽,聚众凭险自卫,从而形成“坞壁”。王莽末期,樊宏“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2]冯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以待所归”;[3]第五伦聚众,“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4]由此可知,坞壁早在王莽时代就已出现,此后,每逢大的战乱均可见到,如曹操部将李典和许褚原来都是坞壁主。这是坞壁出现的时代特点。
      坞壁的分布范围极广,并不限于中原或汉族地区。马援“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5]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6]“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寺塔”。[7]坞壁泛滥,莫过于五胡十六国时代。那些互不统属的民族,犹如一群追逐水草的野马,恣意纵横奔突,在如雨的铁蹄下,中原传统社会组织随着一个个城邑的陷落而分崩离析,失去任何保护的汉人几乎是出自求生的本能,纷纷逃离成为战场的乡里,辗转流徙于各地。他们在西晋残余将官或乡里豪强的统率下,结成一个个独立的组织,各自为战,力求自保。“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8],自卫性质的坞壁聚垒遍布于中国各地,这是坞壁在地域上广泛分布的特点。
      坞壁既是为逃避战乱而建,故大多设立于远离城邑的山林川泽地带。例如,洛水流经的檀山,“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一合坞,“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固。”此外,如云中坞、合水坞等坞名所示,[9]坞壁一般建在易守难攻之地。《资治通鉴》“永嘉四年七月”条,胡三省注释坞壁道:“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为坞主”;《后汉书·刘玄传》“离乡聚”之李贤注也说:“离乡聚谓诸乡聚离散,去城郭远者”;以及李流起义时“三蜀百姓并保险结坞,城邑皆空”的事例所见,[10]坞壁乃是从国家地方行政组织脱落出来的宗族流民自治组织,从秦汉的乡亭里到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实为动乱年代社会基层组织的一大演变。


    IP属地:北京2楼2015-05-23 16:39
    回复
      春秋战国的封建是一种显性的“外封建”,而中古的门阀则属于一种隐性的“内封建”。国家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外在下,存在着强大的乡党势力和地方凝聚力,这一个个小共同体代表了中古社会基层蕴含的强大能量,所以能够与中央政府叫板这么久。随着三长制开头的隋唐户籍制度的推行,共同体被一步步瓦解,于是强大的地方势力失去了它们昔日的荣光。
      一方面是这种地方基层组织瓦解进程的推进,一方面是科举制的逐步发展,中央在一步步地挤压门阀和豪强的生存空间。
      当门阀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门阀就只能消亡了。门阀消亡的原因太多,作为中古社会的真正主导者,值得我们为它唱一曲挽歌。
      钱老说,宋代以后,中国社会变得平铺化,民间再也没有了强大的反抗力量,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这估计也是为什么永嘉之乱后十六国政权大体都举步维艰,而元、清却可以一举推平中原政权而没有激起太大的反抗的原因,如元清这般顺利地统一全国,这放在中古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IP属地:北京8楼2015-05-23 1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