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诺米Bonomi克朗-维多利亚时期纪年最早的克朗样币, 也是很有争议的钱币,实际的铸造时间是1893年,博诺米克朗出名于其下沉式币面设计,由Theophilus Pinches在1893年完成刻模,最终由J.Rochelle Thomas 铸造和发行。博诺米克朗的由来也算有点故事:
在1837-38 伦敦钱币协会的例会上,讨论议题“如何避免钱币上肖像的磨损”时,埃及古董商Jpseph Bonomi提出了一个钱币设计方法:Incavo-relievo,也就是采取下沉式浮雕,这种设计可以保证钱币上的轮廓将一直可见,除非整个表层全部磨损掉。Bonomi同时提交了一个自己设计的维多利亚女王(当时还是公主)奖章设计图:

正面是女王头戴皇冠,皇冠上有埃及法老的蛇形标记,周围围绕着星形图案(埃及的天堂象征),1837数字被头像隔开,18寓意着维多利亚在1837时的年龄。
背面是站立的Britannia, 也寓意罗马女神Minerva(也就是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周围有文字缩写说明BRITT.MINERVA. VICTRIX. FID.DEF.
Bonomi的设计图并没有作为克朗样本提交给官方,此后这个设计就石沉大海。
直至1893年5月,Rochelle Thomas在英国钱币杂志“Numismatology”登出了一则广告,广告里介绍这批铸造的样币的相关信息,粉饰了Bonomi设计由来和他如何机缘巧合接触到了设计图纸并下决心按照Bonomi想法制造出样币。这其中的故事戏说的成分比较大,其实也就是找噱头卖东西而已。
最终的样币跟最初Bonomi的设计有些许变化,背面Britannia手上多了一个三叉戟,
尽管广告上Thomas宣称铸造数量严格控制,150枚银,红铜、黄铜、锡和铝各10枚,还有6枚金。共6个品种196枚(边上全部有编号)。但后期钱币拍卖上出现的样币品种更多,有齿边的,有单面样币,图案设计不同的,可能是在铸造生产不同阶段中产生的。
以上简单转述至L&S,很好的一本书。
在1837-38 伦敦钱币协会的例会上,讨论议题“如何避免钱币上肖像的磨损”时,埃及古董商Jpseph Bonomi提出了一个钱币设计方法:Incavo-relievo,也就是采取下沉式浮雕,这种设计可以保证钱币上的轮廓将一直可见,除非整个表层全部磨损掉。Bonomi同时提交了一个自己设计的维多利亚女王(当时还是公主)奖章设计图:

正面是女王头戴皇冠,皇冠上有埃及法老的蛇形标记,周围围绕着星形图案(埃及的天堂象征),1837数字被头像隔开,18寓意着维多利亚在1837时的年龄。
背面是站立的Britannia, 也寓意罗马女神Minerva(也就是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周围有文字缩写说明BRITT.MINERVA. VICTRIX. FID.DEF.
Bonomi的设计图并没有作为克朗样本提交给官方,此后这个设计就石沉大海。
直至1893年5月,Rochelle Thomas在英国钱币杂志“Numismatology”登出了一则广告,广告里介绍这批铸造的样币的相关信息,粉饰了Bonomi设计由来和他如何机缘巧合接触到了设计图纸并下决心按照Bonomi想法制造出样币。这其中的故事戏说的成分比较大,其实也就是找噱头卖东西而已。
最终的样币跟最初Bonomi的设计有些许变化,背面Britannia手上多了一个三叉戟,
尽管广告上Thomas宣称铸造数量严格控制,150枚银,红铜、黄铜、锡和铝各10枚,还有6枚金。共6个品种196枚(边上全部有编号)。但后期钱币拍卖上出现的样币品种更多,有齿边的,有单面样币,图案设计不同的,可能是在铸造生产不同阶段中产生的。
以上简单转述至L&S,很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