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的喜剧比如《鸡同鸭讲》、《家有喜事》就是非常注重视觉性的喜剧效果,那个时候我们希望对白越少越好,而是用身体语言、表情、剪接来构建喜剧的笑点。
对我而言,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对白,好像卓别林的默片,像《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等。我感觉内地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很少把焦点放在喜剧上,只拍中式喜剧的不太多,因为喜剧很难拿奖。比如奥斯卡,拿奖的作品多是学术性的、或者文艺片,打动观众让他们笑的,似乎低级了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内地的喜剧太重视对白,春晚的相声对他们来讲是喜剧,但南方观众接受起来就有问题。当然,这只是在我的专业范围内,以我看到的作品得出的印象。我希望尽可能多拍带有香港风格的中国喜剧。
谈到内地的喜剧演员比如葛优、黄渤,我感觉他们很有幽默感,而且他们都是符合高要求喜剧的演员。“高要求”是什么?就是不故意做很多夸张的表情让人笑,即使冷面都能逗人笑。香港的许冠文、周星驰都有这个本事。他们有自己的喜剧表演方法,经常是很严肃地做一些很荒谬的事情。如果很多的喜剧演员都是搞一些头撞墙啊、踩香蕉皮啊的夸张表演,那是低层次的。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