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819贴子:586,634

回复:民国时期豫剧转型的后果及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针对豫剧转型期的一系列易变,我们本不应该带着价值判断的眼光去衡量它的好坏,因为历史才是判断艺术发展规律的唯一标准。好的东西总有它的价值所在,豫剧之所以在转型期选择了向很多较自己成熟的剧种学习并将学来的东西融入自己的体系,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罢,只是这个选择不能极左极有,己不能一刀切似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这个度的拿里是需要戏曲界共同把握的。
民国时期的豫剧转型的利在某些层面是弊,而弊在很多情况下亦是利,这种利弊关系的判断取决于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我们只能说民国时期的豫剧转型利弊相生既是这一剧种发展成熟所必经的取舍之痛,也是历史经过慎重选择而赠给人们的欣喜与惋惜。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复杂情感中参与者豫剧从未停止过的前行,无论其速度快慢,势头是猛劲还是疲软,它都在以一种最坚轫的力量和久经磨砺而不衰竭的姿态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时代。无论它是否是时代的主角?是否时代还青睐它?也无论每个时代出现了多少新的艺术形式,戏曲都将以一种奋而无畏的气节、带着华夏文明的时代印记昂扬前行!


IP属地:山东34楼2015-05-29 13:58
回复
    关于戏曲在当前环境下的创新,我以为应张她有度地进行“双轨发展”较为妥当;一方面继承发扬传统戏曲,另一个方面应不断的在摔碎重组中寻找出路;其次,对于戏曲创新,艺术性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传播才是目前我们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面对戏曲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亟待培养一批年轻的从业人员和观众,因此,传播才是当下戏曲艺术继承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最后,我认为戏曲己经到了 “重组”的时代,必须有一些有担当的人进行对戏曲的重组,毕竟时代己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十余年,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戏曲舞台的艺术状态差了近一个世纪,年长的观众或许因为年代差不远还可以继续欣赏,但年轻的观众靠什么去理解舞台上的表演呢! ?这便需要当代技术的融入,于是创新是必行之道,而受众也必须以发展和开阔的视角来宽容的对待这场“重组”前的一系列尝试。


    IP属地:山东36楼2015-05-29 13:59
    回复
      文章写的很有见地,学习了!谢谢楼主


      IP属地:陕西37楼2015-05-29 15:33
      回复
        谢谢楼主


        IP属地:山西38楼2015-05-30 15:19
        回复
          学习。谢谢楼主


          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15-05-31 0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