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uta吧 关注:7贴子:451
  • 62回复贴,共1

《乐府诗集》读书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邪镇楼(书法:李斌权)


IP属地:北京1楼2015-05-29 10:53回复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三妇艳诗】(清调六曲其四《相逢狭路间行》变体)
    取《相逢行》大妇...中妇...小妇一段。
    “大妇年十五,中妇当春户。小妇正横陈,含娇情未吐。所愁晓漏促,不恨灯销炷。”陈·后主。大妇才十五岁。。。横陈好香艳>_<
    【中妇织流黄】
    “浮云西北起,孔雀东南飞。”梁·简文帝
    【难忘曲】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李贺
    【塘上行】(清调六曲其五)
    “晋乐奏魏武帝《蒲生篇》,而诸集录皆言其词文帝甄后所作,叹以谗诉见弃,犹幸得新好,不遗故恶焉。”《乐府解题》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魏武帝,或言甄姬作。
    【蒲生行浮萍篇】魏·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绝对是真爱
    【苦辛行】唐·戎昱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娱。”同感
    卷三十五完~


    IP属地:北京2楼2015-05-29 11:19
    回复
      2025-05-14 21:13:07
      广告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
      “秦置陇西郡,以居陇坻之西为名。”《通典》
      嗯又是边塞风。。
      【步出夏门行】(即陇西行)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鎛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魏武帝。观沧海完整版。。)
      【西门行】及时行乐,伤时故阴而已。
      【东门行】
      “(古辞)言士有贫不安其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愿共餔糜。不求富贵。”《乐府解题》
      【却东西门行】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魏武帝)
      卷三十七完~


      IP属地:北京4楼2015-06-01 10:44
      回复
        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
        楚调曲上
        【白头吟】
        “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西京杂记》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郭茂倩未标明作者,是因为觉得西京杂记不靠谱嘛?)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晚即视感>_<)
        ……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唐·刘希夷。乍读还以为是张若虚的>_<)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唯有青陵台。”(李白。青陵台为相思树之典)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郭茂倩标注作者为诸葛亮,然而“《蜀志》曰: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然则不起於亮矣。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裳。”(《古今乐录》)梁甫,山名,在泰山下。
        最后四句载于《晏子春秋·谏篇·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之义晏子谏》,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於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於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著马,右手提著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原文太长,直接摘维基)
        之前对晏子印象蛮好,读了这篇发觉并不是尽善尽美啊。从古冶子言行虽看不出是否有君臣之义长率之伦,也算有重义气的侠客之风了,不解为何晏子要赶尽杀绝,为自己落了个“谗言”的名声>_<)
        【怨诗行】
        《琴操》曰:“卞和得玉璞以献楚怀王,王使乐正子治之,曰:‘非玉。’刖其右足。平王立,复献之,又以为欺,刖其左足。平王死,子立,复献之,乃抱玉而哭,继之以血,荆山为之崩。王使剖之,果有宝。乃封和为陵阳侯。辞不受而作怨歌焉。”(和氏璧出处)
        班婕妤《怨诗行》序曰:“汉成帝班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於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讬辞於纨扇云。”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
        卷四十一完~


        IP属地:北京8楼2015-06-24 12:49
        收起回复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
          楚调曲下
          又是满满一卷的后宫怨>_<
          【婕妤怨】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唐·翁绶)
          “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
          【玉阶怨】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谢朓)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宫怨】
          “露湿晴花宫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于濆。还是漂亮点好。。。)
          卷四十三完~相和歌辞完~
          小结一下相和歌辞,包括相和六引,相和十五曲,吟叹四曲(大雅吟,王明君,楚妃叹,王子乔),平调七曲
          ,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鞠歌行),清调六曲(苦寒行,豫章行,董逃行,相逢行,塘上行,秋胡行)以及瑟调十五曲。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7-02 09:36
          回复
            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
            吴声歌曲三
            【懊侬歌】
            “《懊侬歌》者,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初民间讹谣之曲。”《古今乐录》
            “山头草,欢少。四面风,趋使侬颠倒。”(石崇绿珠,是指石崇和绿珠呢还是石崇的绿珠呢QAQ)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温庭筠。眼熟)
            【华山畿】
            南朝宋少帝时,有南徐士子,在从华山畿往云阳的路上,见到了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没有由来地喜欢她(“悦之无因”),“遂感心疾”。回家后母亲问他怎么了,于是以实相告。母亲为士子来到了华山寻访这位女子,并向她说明了儿子的心事。女子听了十分感动,于是脱下“蔽膝”(围在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于遮蔽膝盖)让母亲带回去放在士子的床下,士子的病将会好起来。后来他的病果然好了,却不小心作死掀起了床垫看到下面的蔽膝,“遂吞食而死,气欲绝”(没太懂吞食的意思QAQ难道是把衣服吃掉了QAQ)。士子让母亲使自己的葬车经过华山。经过那位女子门前的时候,“牛不肯前,拍打不动”。女子梳妆打扮沐浴更衣,出门时唱到: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华山畿其一。355的句式很像词的前身了,想起来有理论认为词的前身并非格律诗,故“诗馀”之称并不准确;其前身当为乐府。)
            于是棺材应声而开,女子跳了进去。家人拍打棺材却怎么也打不开它,无奈之下只好将他俩合葬,并称之为“神女冢。(据说为化蝶传说的前身)
            【读曲歌八十九首】(89首0.0)
            “《读曲歌》者,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十七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古今乐录》
            “所欢子,莲从胸上度,刺忆庭欲死。”(不懂,故摘)
            “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这不是《子夜歌·秋歌》的嘛)
            五首里有四首提到莲。。不禁觉得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有点不合实际啊>_<
            卷四十六完~


            IP属地:北京13楼2015-07-12 12:31
            回复
              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
              西曲歌中
              【乌栖曲】(同乌夜啼)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帷翠被任君低。……”(梁·简文帝。有名)
              【莫愁乐】(西曲歌其三)
              “《莫愁乐》者,出於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忘愁声,因有此歌。”《唐书·乐志》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古辞
              “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李贺《莫愁曲》
              【估客乐】(西曲歌其四)
              “《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古今乐录》估客即商人。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元稹。一副可以玩一生的样子>_<)
              【襄阳乐】(西曲歌其五)
              “《襄阳乐》者,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古今乐录》
              “人言襄阳乐,乐作非侬处。乘星冒风流,还侬扬州去。”(刘诞。看哭)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大堤曲》李白
              【三洲歌】(西曲歌其六)
              “《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因共作此歌。”《古今乐录》
              “其旧辞云:‘啼将别共来。’……法(十大德法师)云曰:‘应欢会而有别离,啼将别可改为欢将乐,故歌。’歌和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古今乐录》一倍增其哀乐。
              【襄阳蹋铜蹄】(西曲歌其七)
              “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隋书·乐志》
              【采桑度】(西曲歌其八)
              “《采桑》因三洲曲而生。”《唐书·乐志》
              卷四十八完~


              IP属地:北京16楼2015-07-24 14:22
              回复
                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
                江南弄上
                【阳春曲】(江南弄四首其三,沈约)
                刘向《新序·宋玉对楚威王问》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引商刻角,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然则《阳春》所从来亦远矣。”(原来中间还有一个档次“阳陵采薇”呀)
                《乐府解题》曰:“阳春,伤也。”
                江南弄中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江南弄》李贺。有鲈鱼吃!有鲈鱼吃!有鲈鱼吃!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浙江省绍兴市南,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一名浣纱溪)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有名)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李白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凤吹笙曲》李白。又在讽谏唐明皇了嘛。
                卷五十完~终于看完一半了。。。


                IP属地:北京18楼2015-08-17 01:31
                回复
                  2025-05-14 21:07:07
                  广告
                  卷五十一 清商曲辞八
                  江南弄下
                  《采菱曲》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众美信如此,无恨在清泉。”江淹。容与二字好喜欢
                  菱花和莲花是不一样的,莲花有茎,而菱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想起来仙二的剧情任务,需要找到三种花,分别是“花非花,无心花,飘零花”。菱花随波逐流,故而是飘零花。另外两个猜猜看~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采菱行》刘禹锡
                  《阳春歌》
                  “春鸟一啭有千声,春花一丛千种名。……唯当文共酒,暂与兴相迎。”隋·柳顾言
                  江南弄完~
                  上云乐
                  “《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古今乐录》
                  《凤皇曲》(上云乐七曲其一)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唐·李白。怪怪的现代古风的感觉。。
                  梁雅歌
                  “梁有雅歌五曲……三朝乐第十五奏之。”《古今乐录》
                  文风内容均与其他清商曲辞相差甚远的感觉。主歌功颂德、说教讽谏之感。
                  “小白鸿翼於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君道曲》李白。原来刘备诸葛合称刘葛啊。。
                  卷五十一完~清商曲辞完~
                  共六类:“吴声歌曲”、“神弦曲” 、“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梁雅歌”。


                  IP属地:北京19楼2015-08-26 09:41
                  回复
                    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 (共五卷)
                    “《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之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通典》
                    “灌夫起舞以属田蚡,晋谢安舞以属桓嗣是也。近世以来,此风绝矣。”
                    【雅舞】
                    “雅舞者,郊庙朝飨所奏文武二舞是也。……以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各尚其德也。”
                    《后汉武德舞歌诗》东平王苍。刚刚在通鉴上见到了这个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哎。
                    啊雅舞好像又回到了郊庙曲辞,无聊死了>_<
                    卷五十二完~


                    IP属地:北京20楼2015-08-30 0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