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99,042贴子:12,603,591

我大明若无张璁,大有可能早亡100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璁,字秉用,永嘉人。举于乡,七试不第。将谒选,御史萧鸣凤善星术,语之曰:“从此三载成进士,又三载当骤贵。”璁乃归。正德十六年登第,年四十七矣。
史书记载张璁科考并无任何出色之处,但张璁之治国方针(改革弊政)嘉靖乃至后来隆庆、万历都有深远的影响。嘉靖帝即位之初,内阁杨廷和以世宗为亲生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为由,指使众大臣跪左顺门阻止,名义上是遵从祖训,实则想借机制约皇权。时张璁上疏支持世宗“继统不继嗣”,自此受到世宗赏识青云直上。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张璁帮助朝政不稳的世宗稳固了皇权,使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权利大受限制,试问若杨廷和成功则内阁权利全面压制皇权,似东林贼党这般搬弄朝政,国器岂能传承?再则我大明至嘉靖士子已多不胜数,这些人和朝廷诸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倒是就不仅仅是无锡有东林书院了,岂不后患无穷?就此一条比杨廷和之流强数倍!


IP属地:上海1楼2015-05-29 11:25回复
    然而好多分钟过去了


    IP属地:上海2楼2015-05-29 11:38
    收起回复
      楼主乖。摸摸头~我是来挽尊的


      3楼2015-05-29 11:51
      收起回复
        张孚敬确实不错,不知为啥明月黑他
        ………………………………………
        “昨天朕想看起居注,他们不给朕看。德升,你说,他们该当何罪。”李昂醉了,越发前言不搭后语,神情乖戾像个惯坏了的孩子。“汉文帝与贾谊深夜论道,今人讽其‘不问苍生问鬼神’。朕与你夤夜纵酒,连鬼神也不问一句。你说他们以后会怎么写朕。”
        “德升,你说,你说,他们以后会怎么写朕?”
        “德升,今天朕从沉香亭过,木芍药正开。朕忽然想起几句赋文,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朕一定是老了,竟不记得这是从哪里看到的。德升,你还记不记得,这是谁写的?那个人现在在哪里?”
        “德升,你还记不记得?记不记得………”
           --来自大唐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29 13:55
        收起回复
          张孚敬是很好,被当年明月黑惨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29 14:14
          收起回复
            没朱厚熜的话他算哪颗葱。。。


            9楼2015-05-29 16:00
            收起回复
              张文忠公


              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10楼2015-05-29 17:03
              回复
                张璁还是有些真本事,不过我还是认为他算个政治投机者。没什么好说的。论才干,不及夏言,论厚黑,不及严嵩,论嚣张,不及徐有贞。但比桂萼这种人还是要聪明得多。世宗很看得起他。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29 20:01
                收起回复
                  呵呵,按照历史发展的惯性,君权必然要受到限制,个人认为杨做的对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5-05-29 23:08
                  收起回复
                    张骢粉,还真是稀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5-29 23:21
                    收起回复
                      你的时候就要开始啦。你们的话我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5-30 00:04
                      回复
                        言之过甚


                        IP属地:湖南17楼2015-05-30 00:11
                        收起回复
                          《明实录》对张璁评价极高,张璁刚明峻洁,一心奉公,不避嫌怨,在他治理下,国内贪污受贿现象绝迹,官员们都非常守法,国家治理的非常好。
                          《明世宗实录》卷221,载:『以是搢绅之士,嫉之如仇。然其刚明峻洁,一心奉公,慷慨任事,不避嫌怨。其掌都察院,不终岁而一时风纪肃清,积弊顿改。在内阁,自以受上特知,知无不言。密谋庙议,既同事诸臣,多不与闻者。至于清勋戚庄田,罢镇守内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绝,海内治矣。至其持议守正,虽严谕屡下,陈辞益剀切不挠。上察其诚,久久益敬信之,常以元辅罗山呼之而不名。』


                          18楼2015-06-03 2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