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山文化传媒有...吧 关注:40贴子:690

(必做)鲁迅《伤逝》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二选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可以任选一篇完成,最好是两篇都写啦
简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url]http://警世通言[/url]》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占据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高峰。
简介
一九二五年创作的《伤逝》是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


IP属地:福建1楼2015-05-29 21:00回复

    鲁迅《伤逝》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会馆〔2〕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深夜中独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我并没有曾经从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不但如此。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于是就看见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
      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3〕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经当面骂过我。
      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迎出去时,却已经走过紫藤棚下,脸上带着微笑的酒窝。她在她叔子的家里大约并未受气;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4〕……。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像。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后来也想,倒不如换一张雪莱淹死在海里的记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罢;但也终于没有换,现在是连这一张也不知那里去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照例是那鲇鱼须的老东西的脸又紧帖在脏的窗玻璃上了,连鼻尖都挤成一个小平面;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的那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没有看见;我骄傲地回来。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于她能算什么东西呢?


    IP属地:福建5楼2015-05-29 21:23
    回复

      我的路也铸定了,每星期中的六天,是由家到局,又由局到家。在局里便坐在办公桌前钞,钞,钞些公文和信件;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我的学会了煮饭,就在这时候。
        但我的食品却比在会馆里时好得多了。做菜虽不是子君的特长,然而她于此却倾注着全力;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况且还要饲阿随,饲油鸡,……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我曾经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我也只好不开口。然而她还是这样地操劳。
        我所豫期的打击果然到来。双十节的前一晚,我呆坐着,她在洗碗。听到打门声,我去开门时,是局里的信差,交给我一张油印的纸条。我就有些料到了,到灯下去一看,果然,印着的就是:
        奉局长谕史涓生着毋庸到局办事
        秘书处启十月九号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到现在才发生效验,已经要算是很晚的了。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因为我早就决定,可以给别人去钞写,或者教读,或者虽然费力,也还可以译点书,况且《自由之友》的总编辑便是见过几次的熟人,两月前还通过信。但我的心却跳跃着。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
        "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我们……。"她说。
        她的话没有说完;不知怎地,那声音在我听去却只是浮浮的;灯光也觉得格外黯淡。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我们先是默默地相视,逐渐商量起来,终于决定将现有的钱竭力节省,一面登"小广告"去寻求钞写和教读,一面写信给《自由之友》的总编辑,说明我目下的遭遇,请他收用我的译本,给我帮一点艰辛时候的忙。
      "说做,就做罢!来开一条新的路!"
        我立刻转身向了书案,推开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子君便送过那黯淡的灯来。我先拟广告;其次是选定可译的书,迁移以来未曾翻阅过,每本的头上都满漫着灰尘了;最后才写信。
        我很费踌蹰,不知道怎样措辞好,当停笔凝思的时候,转眼去一瞥她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又很见得凄然。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开始的。我的心因此更缭乱,忽然有安宁的生活的影像——会馆里的破屋的寂静,在眼前一闪,刚刚想定睛凝视,却又看见了昏暗的灯光。
        许久之后,信也写成了,是一封颇长的信;很觉得疲劳,仿佛近来自己也较为怯弱了。于是我们决定,广告和发信,就在明日一同实行。大家不约而同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崛强的精神,还看见从新萌芽起来的将来的希望。
        外来的打击其实倒是振作了我们的新精神。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决不会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小广告是一时自然不会发生效力的;但译书也不是容易事,先前看过,以为已经懂得的,一动手,却疑难百出了,进行得很慢。然而我决计努力地做,一本半新的字典,不到半月,边上便有了一大片乌黑的指痕,这就证明着我的工作的切实。《自由之友》的总编辑曾经说过,他的刊物是决不会埋没好稿子的。
        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帖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但是这自然还只能怨我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然而又加以阿随,加以油鸡们。加以油鸡们又大起来了,更容易成为两家争吵的引线。
        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
        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就费去五星期。她明白之后,大约很不高兴罢,可是没有说。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只是吃饭却依然给我苦恼。菜冷,是无妨的,然而竟不够;有时连饭也不够,虽然我因为终日坐在家里用脑,饭量已经比先前要减少得多。这是先去喂了阿随了,有时还并那近来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她说,阿随实在瘦得太可怜,房东太太还因此嗤笑我们了,她受不住这样的奚落。


      IP属地:福建7楼2015-05-29 21:24
      回复

        于是吃我残饭的便只有油鸡们。这是我积久才看出来的,但同时也如赫胥黎〔6〕的论定"人类在宇宙间的位置"一般,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
          后来,经多次的抗争和催逼,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我们和阿随都享用了十多日的鲜肥;可是其实都很瘦,因为它们早已每日只能得到几粒高粱了。从此便清静得多。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
          但是阿随也将留不住了。我们已经不能再希望从什么地方会有来信,子君也早没有一点食物可以引它打拱或直立起来。冬季又逼近得这么快,火炉就要成为很大的问题;它的食量,在我们其实早是一个极易觉得的很重的负担。于是连它也留不住了。
          倘使插了草标〔7〕到庙市去出卖,也许能得几文钱罢,然而我们都不能,也不愿这样做。终于是用包袱蒙着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还要追上来,便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
          我一回寓,觉得又清静得多多了;但子君的凄惨的神色,却使我很吃惊。那是没有见过的神色,自然是为阿随。但又何至于此呢?我还没有说起推在土坑里的事。
          到夜间,在她的凄惨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
          "奇怪。——子君,你怎么今天这样儿了?"我忍不住问。
          "什么?"她连看也不看我。
          "你的脸色……。"
          "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
          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我拣了一个机会,将这些道理暗示她;她领会似的点头。然而看她后来的情形,她是没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
          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那里去呢?大道上,公园里,虽然没有冰冷的神情,冷风究竟也刺得人皮肤欲裂。我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
          那里无须买票;阅书室里又装着两个铁火炉。纵使不过是烧着不死不活的煤的火炉,但单是看见装着它,精神上也就总觉得有些温暖。书却无可看:旧的陈腐,新的是几乎没有的。
          好在我到那里去也并非为看书。另外时常还有几个人,多则十余人,都是单薄衣裳,正如我,各人看各人的书,作为取暖的口实。这于我尤为合式。道路上容易遇见熟人,得到轻蔑的一瞥,但此地却决无那样的横祸,因为他们是永远围在别的铁炉旁,或者靠在自家的白炉边的。
          那里虽然没有书给我看,却还有安闲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屋子和读者渐渐消失了,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8〕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的偷儿……。子君,——不在近旁。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
          冷了起来,火炉里的不死不活的几片硬煤,也终于烧尽了,已是闭馆的时候。又须回到吉兆胡同,领略冰冷的颜色去了。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记得有一夜,子君的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的稚气的光来,笑着和我谈到还在会馆时候的情形,时时又很带些恐怖的神色。我知道我近来的超过她的冷漠,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只得也勉力谈笑,想给她一点慰藉。然而我的笑貌一上脸,我的话一出口,却即刻变为空虚,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子君似乎也觉得的,从此便失掉了她往常的麻木似的镇静,虽然竭力掩饰,总还是时时露出忧疑的神色来,但对我却温和得多了。
          我要明告她,但我还没有敢,当决心要说的时候,看见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暂且改作勉强的欢容。但是这又即刻来冷嘲我,并使我失却那冷漠的镇静。
          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我的心渐被这些草稿填满了,常觉得难于呼吸。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不独不是这个,连这人也未尝有!
          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IP属地:福建8楼2015-05-29 21:24
        回复
          由于帖子字数限制不超过5000字所以分开发,大家看不方便的话,可以在群上的文件里下载查看或自行百度


          IP属地:福建11楼2015-05-29 21:27
          回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的故事,现在还在上演。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些女生要为辜负过自己的男人寻死觅活!纵观全文,不得不说,杜十娘是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人。可是她偏偏爱上了李甲---一个为了一千两便抛弃了自己女人的渣男!难道说,“恋爱中的女人智 商为零”一言是真的不成?虽然这么说,但我们却不能否认杜十娘对于李甲那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爱
            从小说末尾杜十娘怒扔珠宝时李孙二人的反应可看出,这些珠宝的贵重之处。可想而之,原先她可能想将这些财物赠与李甲,但在看清了李甲的真面目后,她选择了将这些东西丢进江中。从这能够看出,她或许已经对李甲失去希望了。杜十娘敢爱敢恨的性格倒是让我感到敬佩。当她跳入江中的时候,我却对她感到无比的遗憾。天下的男人何其多,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没了李甲,自有千千万万个好男人在等着她,何必要放弃自己的青葱岁月呢! 总而言之,像杜十娘这样的女子既有可敬之处,亦有可怜之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30 21:45
            收起回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看完之后,我就想问一句杜十娘和李甲之间是真的爱情吗?(本人单身狗,至今没谈过恋爱)
              先看开头,杜十娘怕自己年华老去,却无去处,要找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从良,所以她就看上了从绍兴而来的李甲 而李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一开始就说李甲未经世事,胆怯畏缩,他就是一个胆小的人,后来他们在一起了,李甲却听了孙富的话,把自己的爱人买了出去。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因为害怕父亲的责骂,而出买自己的朋友吗?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李甲只是把杜十娘当做自己的玩物,当玩物带来了麻烦,自然是脱手为好。而杜十娘呢?她也不是真的有多爱李甲,即使不是李甲也可能是赵甲,孙甲,对于她来说李甲是一个让她逃离青楼可以过好日子的人,所以她就让李甲天天来找她,大手大脚花钱,以至于后面被父亲断了财路。为什么杜十娘找到李甲呢?表面上看是因为他老实,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有钱并且没见过世面,不会丢弃她。对于他们来说,孙富的出现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没有孙富,他们的“爱情”依旧不可能继续下去。试想一下,如果孙富没有出现,李甲和杜十娘到了李甲家里,然后呢?位高权重的李甲父母会接受她吗?怎么可能,李甲又是一个胆怯畏缩的人,到家后自然是都听父母的,杜十娘不可能过上她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如果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回到李甲家,他们的生活来源靠杜十娘的百宝箱,但愧疚会折磨李甲一辈子,不可能什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杜十娘找错了人,他们的爱情就是一团“泡沫”。——4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5-31 09:44
              收起回复
                杜十娘和李甲的爱情表现了作者对于门第观念的反抗,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反抗也注定是一个悲剧。
                杜十娘,一个以美貌名动京城的青楼女子,她是妓女中的花魁,风光无限。因此,杜十娘认为,自己是最有资格追求幸福的人。这却正是她悲剧的所在,尽管"名属教坊第一部","回眸一笑百媚生",杜十娘,毕竟是杜十娘,一个妓女,被所谓的名流们所慕名,却又被所谓的名流们所不耻。杜十娘天真地认为,只要嫁得好郎君,便能摆脱卑微的地位,飞上枝头变凤凰。她的理想的确美好,可惜,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杜十娘与她爱的李甲一类人有许多的特别之处,却更多的是相同的共性。诚然,杜十娘是天真可爱的,她饱含这真心地追求爱情,这是李甲无法做到的。可是,他们所共有的门第观念让他们一步一步向现实妥协。杜十娘深知自己是妓女,身份卑贱,于是让李甲先回家调解;李甲明知父亲不同意,仍然带杜十娘回家。在两人的观念中,即使那个尊严的存在再不同意,也是要回去的。杜十娘想的是,在那儿她成为大家门第的媳妇,与自己如意的郎君快乐的生活;李甲想的是,回到家,坐拥金山银山,还有美人相伴,将是多么愉快的生活。他们的理想中,有美好的爱情,却逃不过物质的依托。可这注定是个悲剧,涉世未深的杜十娘身无它物,对于未来有着更加坚定的理想,因此她执着而热情,然而李甲,一个懦弱的公子哥,他背后家财万贯,他的未来有着太多的可能性,因此,他最终也没有愿意全然抛弃这给予他未来无限可能的门第。因此,杜十娘从一而终,而李甲选择了背叛。我为杜十娘的悲剧感动,却并不想批评李甲。他并没有错,我相信他对杜十娘的情感也是真的,曾经也有过对现实挣扎与反抗,只是最终无法逃脱思想的束缚罢了。
                10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5-31 10:31
                收起回复
                  看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我不想批判什么,只是很同情李甲和杜十娘。一个是痴情到落魄的富家公子,一个是敢于追求幸福的烟花女子。说他俩间没爱情吧!这我倒真的无法准确判断(我是只单身狗~)但是,我觉的李甲是深深爱这杜十娘的,不然,他一个家族地位显赫的少爷干嘛要因为杜十娘而落魄到连钱都借不到的这般田地?又何苦要冒着不惜与父母闹翻的险去四处筹钱为了把杜十娘赎出来?而他将杜十娘‘卖’给那个富少也实属无奈之举。可能他也是无力与现实对抗。
                  再说杜十娘,她也无非是一个命苦的女子,因为家庭的变故,不得不过早的去做那些本不因该她去做的事,去接受那些一个小孩不想接受也不愿接受的东西。她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城府很深的烟花女子,可她的内心深处却有这自己的追求以及不满现实的心理,她其实只不过是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愿在青楼里被榨干后无依无靠。她也是爱李甲的,不然为什么要帮他筹钱再以身相许,放弃青楼里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且,当她得知李甲将自己许给孙富后竟投河殉情!可以说她真的爱李甲。不然的话她可以离开李甲再寻他爱!
                  李甲和杜十娘都有自己的追求,可不管他们如何的努力,都无法战胜现实的残酷。永远都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看似简单的幸福。不能不说这是个悲剧!最终只是在得到短暂的欢乐后迎来更大的痛苦!——01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5-31 13:00
                  收起回复
                    无疑,李甲并不算是一个诚实可靠的郎君,他一陷入恋情便全然不顾学业,大肆挥霍金钱招致父亲的不满,对未来也不曾有过明确的打算,每每遇事便不知所措,轻易的在别人的骗局中出卖了恋人。这一点同周朴园有某些相似之处,出身富贾人家的他们往往有一颗真心,但在思想的枷锁下最终难免妥协。而杜十娘因为从小悲惨的遭遇,思虑成熟,对幸福寄托了过大的希望,也正因此,她对李甲并不完全放心,需要通过考验来确定自己的信念。对未来的谨慎并不能算是杜十娘的过错,享受爱情的同时却不盲目地深陷其中,恰是她的智慧与对自己负责的体现。最后的投水自杀,是她认清现实的绝望,也是在该种社会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两人并非没有真心,也不是情谊不够深切,只是李甲的软弱无能与杜十娘刚烈果决之冲突,两人间缺乏的互相体谅之沟通,以及封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压力,酿成了这一场悲剧。
                    二十八号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05-31 14:34
                    回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文中的李甲没有主见,懦弱,在他父亲断了他生活费后也没想过出去干点活,没有养杜十娘的能力。而杜十娘也应该早有察觉,却还一昧的跟着李甲。可以说李甲只是杜十娘的一个梦想,因为杜十娘希望自己有个归属,可惜她跟错了人。在自己被李甲买给孙富后,早已看破红尘的杜十娘再也承受不了这打击,最终选择了投河自尽。 35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5-31 16:20
                      回复
                        故事中的李甲是富家子弟,他虽对杜十娘是真心的,但他屈服了社会封建观念并中了孙富贪恋美色想收为囊中之物的伎俩,他最终辜负了杜十娘对他的真心真意。如果杜十娘不是青楼女子,那么她和李甲就不会经历太多险阻(虽然他们最终没能在一起),不会被别人带上世俗的眼光嘲讽。也不会逼得李甲有家回不得,导致了杜十娘的悲剧。文章从侧面批判了当时的封建思想和礼教。文章也包含了作者对杜十娘寄予极大的同情与赞美,对李甲、孙富无情的谴责。 34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5-31 18:32
                        回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与其说,杜十娘恨李甲薄情寡义,倒不如说她更多的是无奈与失落,李甲让她的梦破了,让她的希望没了。人都渴望被爱,从小她便被人为利所用,所有有交情的人,都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所以对别人并不相信,有一个百宝箱却不告诉李甲,而李甲经过没有银子的困苦,为爱放弃功名利禄,回不了家,自然会贪心钱财,杜十娘早已深刻体会人情世故,所以在最后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她不得不面对现实,却早已没有承受的勇气,遂满怀怨气选择投江。悲剧的造成两个人都有错,但悲剧的背后,也体现了封建礼教的压迫,与当时社会的黑暗。
                          26号


                          IP属地:福建32楼2015-05-31 20:11
                          回复
                            我看见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自以 为是的、膨胀到不知天高地厚的爱 情,在生活的琐碎面前时被一层一层 的剥削,最后只剩下千疮百孔的躯 壳。 曾经他们以为什么力量都没法分 开的爱情,在现实面前却象是被挖空 的矿井一般轰然倒塌。爱情在伤口恶 化后便一点一点的逝去了。————3号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5-05-31 20:25
                            回复
                              涓生说 “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 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 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 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 无畏是因为爱。”直到最后他才明白 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最后 才明白——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 为爱。当这种叫做爱情的名存实亡的 东西不再成为支柱和后盾的时候,她 哪里还有生活的勇气? 人是会变的,如果停下自己的脚 步,不再前进的话,那就变得消沉了 很多。子君渐渐地把自己的精力放在 无谓的小市民争斗中,也只能渐渐地 磨灭自己的意志。————12号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5-05-31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