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天,57岁的周竹君看到一位老人登山时滑倒,第二天起,她开始义务清扫登山道。每天凌晨5点开始,从山脚到山顶,超过10公里,要扫5个多小时。后来,老伴也加入清扫。四年多来,夫妇俩扫了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行半个地球。
2015年4月1日,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年近七旬的刘金国老人正在清除无名抗日烈士墓前的杂草,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扫做准备。
1965年在田间劳作的刘老发现了两块刻有“阵亡将士”字样的墓碑,由于当时是敏感时期,他将墓碑埋在了远处,默默保存起来,家人都不知道。后来这块山林地分给了刘家,2009年,老人出资将墓碑安置在原处。此后他又在山间寻到了另外几块墓碑,准备在清明节前恢复起来。
多年来,刘金国老人一直默默的打理和保护着这些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近年来此扫墓祭拜的市民也越来越多。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中央军74军3个师在此占领高地修筑工事,阻止日兵攻占长沙。据当地老人介绍,当年老百姓逃的逃,走的走,整个春华老街变成了一条空巷,渡船码头、河边两岸,中央军伤亡惨重,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捞刀河。
2015年4月1日,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年近七旬的刘金国老人正在清除无名抗日烈士墓前的杂草,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扫做准备。
1965年在田间劳作的刘老发现了两块刻有“阵亡将士”字样的墓碑,由于当时是敏感时期,他将墓碑埋在了远处,默默保存起来,家人都不知道。后来这块山林地分给了刘家,2009年,老人出资将墓碑安置在原处。此后他又在山间寻到了另外几块墓碑,准备在清明节前恢复起来。
多年来,刘金国老人一直默默的打理和保护着这些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近年来此扫墓祭拜的市民也越来越多。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中央军74军3个师在此占领高地修筑工事,阻止日兵攻占长沙。据当地老人介绍,当年老百姓逃的逃,走的走,整个春华老街变成了一条空巷,渡船码头、河边两岸,中央军伤亡惨重,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捞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