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讲讲青岛实习的事情。先卖个关子,我自己不说,借用我一个同事写过的日志来讲一讲:
“青岛实习的过程是愉快的,不过由于我们住的地方在火车站附近,消费之高可想而知,即使是再节省的人,也花了200块以上(注:2010年的200块,购买力比今天的200块高得多)。但凡是皆有例外,我们的同学里,有一个家伙创造了一个奇迹。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我们的寝室长小耐,在别人最低花费200块的情况下,小耐居然只花了50块钱!你能想象不?你佩服不?小耐是不是神人?”
好了,引用结束,其实这家伙有点艺术夸张了,因为他没有计算我上火车之前买的面包和饼干,其实加起来我花了70块钱。当然,也算是奇迹了。
当时,家里新买了一套房子,欠了不少钱,我虽然已经签了工作,知道自己以后的工资不会低,但仍然舍不得花钱。毕竟在家里欠债的情况下,我花钱有负罪感。在青岛,我早饭基本就是一份油条一晚豆浆解决。午饭和晚饭,找那些小饭馆,要一份4块钱的面条,或者两个素菜加一份米饭的套餐。在青岛这个遍地是美食的地方,让我这个超级大吃货这么吃,简直可以说是上刑,但我挺过来了。在火车上15块钱一份的盒饭,别人都买来吃,那香味真是让我欲罢不能,但我依然忍住了,啃自己的面包充饥。
PS:在我创造了最低记录这个奇迹的同时,也有人创造了另一个奇迹,某个拿着国家贫困生救济金的人,单是给女朋友买衣服就花了2000块以上。本人也不多说,就一句:我认为,贫困生救济金给我更合适一些,我家境也许比他好,但我不认为他有资格这么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