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莺歌海人不帮莺歌海人的风气问题。自己去亲身体验一番也许能找到一些问题。比如去和一些莺歌海老人买东西和一些莺歌海年轻人买东西时他们的态度。以及部分莺歌海年龄阶段在中年人的商人。
不难发现他们对待人的态度会有一定概括性的差异。
再回过头来看看发表这些看法的人的背景特征。可能有不少人是去过大城市中上过学,或者长时间居住工作的起码是年龄比较倾向30岁大概的人。在城市中的服务态度是商品的重要附属价值,有时人们更高兴看重他人对于我们的态度。这是一方面。
但也不能说莺歌海的人没有如城市里生存需要的服务态度,而是部分人缺少这样的意识。这儿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家乡故里,是可以回忆放松说着莺歌海话的地方。买东西,工作是为了能开心的在这活着繁衍下去。
这里的人在下意识中(于莺歌海本土生活氛围中)更注重生活,而非商业扩展。
在从莺歌海的规模来说,人口常住差不多就2万人。大部分为挂户人口,外出工作上学的不在少数。以我自己为例,今年25,从初一开始就在外上学,至今工作差不多一年,在莺歌海的时间差不多就3年(除了上初一之前)。身边还有不少这样的亲人朋友。
从这可以部分反映莺歌海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这一方面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信息的客观获取。可能不少人在快到结婚的年龄,听到长辈或者朋友对你在意对象的看法或者印象吧。
相对较小的社会环境中,信息的流动差不多就是在一些妇女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比如在剥虾时的聊天,中买菜遇见的邻居闲聊,在老人院跳舞散步的谈聊,还有在隔三差五的丧喜事酒菜桌上的吃聊……
说谁家的东西好,说谁的东西不好带有很多的主观评判。
总结起来:
1.存在个体差异,并非真的很多人都有“莺歌海人不帮莺歌海人”的观念。
2.莺歌海是一个熟人社会,更注重的是生活的气息,而非商业成分。人们可能更看重自己的名声与生活舒适度。
3.从主观上说,存在部分适应了城市服务态度的模式的朋友,回到家乡不太能接受莺歌海相对直爽的交流方式,与生活节奏。
建议:随着莺歌海越来越开放,外来流动人口渐渐增加,熟人社会正在慢慢失去其小而集的魅力。越来越多居民看重经营赚钱,这没什么问题。但同时居民之间也慢慢变的离散,莺歌海可能在未来会慢慢变成一座城。身在城市里生存的朋友可能也不难体会到,在莺歌海的生活氛围有部分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只是现实慢慢变向了。
希望大家多多交流,不要一下子就带有莺歌海人就应该怎么样,莺歌海人不能怎么样。尝试去理解再下定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