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供应商会跟汽车厂商因为商业关系形成统一战线,最明显的是21世纪初普利司通和法拉利的关系。这会使得非厂商车队竞争力相比现在急剧下降。
厂商车队更多就一定更好吗?厂商车队的过度参与会导致成本激增,小车队会进一步吃紧,甚至破产退出。而厂商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出不了成绩,厂商需要向股东负责,重新考虑继续参加F1的可能性。而且,厂商对于F1更多看中的是广告效应,是商业效应,而不是对于竞速的热情,经济危机及其后几年,21世纪初的厂商几乎全都退光了。难道说威廉姆斯没经历财政危机么?
威廉姆斯待了多少年,最有耐心的丰田又待了多少年?
BTCC中有厂商实际支持的车队只有本田一家,而现在人家的发车格几乎已经满员了,你再看看WTCC?再看看已经死掉的GT1,耐力C组?
可惜现在Hybrid大行其道,F1引擎供应离不开厂商支持了。
厂商车队更多就一定更好吗?厂商车队的过度参与会导致成本激增,小车队会进一步吃紧,甚至破产退出。而厂商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出不了成绩,厂商需要向股东负责,重新考虑继续参加F1的可能性。而且,厂商对于F1更多看中的是广告效应,是商业效应,而不是对于竞速的热情,经济危机及其后几年,21世纪初的厂商几乎全都退光了。难道说威廉姆斯没经历财政危机么?
威廉姆斯待了多少年,最有耐心的丰田又待了多少年?
BTCC中有厂商实际支持的车队只有本田一家,而现在人家的发车格几乎已经满员了,你再看看WTCC?再看看已经死掉的GT1,耐力C组?
可惜现在Hybrid大行其道,F1引擎供应离不开厂商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