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身体大致健康的人群,每年去献一两次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损害,虽然短期也不见得能为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好处,但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将由“我为人人”发展到“人人为我”的好事。
● 说到底,献血这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坦白说,目前不能证明献血可以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可见的利益。
● 只要身体大致健康的人群,每年去献一两次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损害,虽然短期也不见得能为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好处,但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将由“我为人人”发展到“人人为我”的好事。
▍先说说血站。
血站的出现,一开始主要并不是为了降低用血成本,而更多地是为了用血安全,为了规范化管理血液制品的采集和使用。但从血站这个部门推出以来,民间对其一直有很深的误解,认为血站做的是无本生意,免费献的血到了医院就卖两百多一袋,那还不富得流油啊,我不能再去献了,助纣为虐啊。
血站的工作人员也苦口婆心解释了很久:血站不是无本生意,血的采集、检验、保存、配型输注……都是需要花钱的。
你想想抽血用的一次性针、管……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花钱造出来的。
你一定不想被输了肝炎病人、梅毒病人的血,那么采集来的血当然要检验这些项目,实际上,血液制品要检测的项目多达数十项,尽量保证它们都是干净的血才能用于临床,这些检验是不是要花钱做?
你献的血不一定马上有人需要用,那么总得保存起来。剩菜还得放冰箱吧是不是,一袋子鲜血你扔仓库就完了?它不变质?那么总得有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把它们储存起来是吧?这些也是要钱的吧?
而且,依照目前的相关法规,曾经无偿献血的人,假如自身或直系亲属日后需要用血,那么只需要缴纳输血费用,而血本身的钱,是可以凭发票到血站报销的。虽然报销过程繁琐而漫长,十分令人反感,但这仅仅是制度的不完善,并不是没有相关制度。
但是群众中还是有这样的心理:不听,我不听;不献,我不献。我怎么知道献血到底对我的身体有没有害处呢?
▍有些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会造成贫血。
长远来看,其实是不会的。假如献血者的造血功能本来就是正常的,那么TA输出的血细胞可以再造出来,TA的血细胞水平能回到正常水平。假如献血者原有造血功能异常,有贫血,那么在献血前检验的时候,血站医护人员通常都能发现,并且阻止此人献血。
▍有些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会造成免疫力低下。
长远来看,其实也是不会的。刚献完血短时间内类似轻度贫血,与免疫相关的白细胞等也稍低,出现一过性的免疫力稍低,不奇怪,但同前所述,只要献血者的造血功能正常,免疫力也能回到正常水平。
▍有的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在献血的过程中感染上传染性疾病。
其实,献血过程中抽取血液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都是一次性的,在接触献血者之前,并未接触过其他人。在规范操作情况下,献血者被传染上疾病的可能实在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想:微乎其微我也不要去冒这个险。说到底,这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
坦白说,目前不能证明献血可以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可见的利益。
曾经有部分学者宣扬定期献血可以刺激造血系统进行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然而人的血细胞本就是会定期更新的,即使不献出去,它们到了时间也还是会凋亡,再由造血系统生产出新的血细胞来替换,也就是说,造血系统本来就是持续在工作的。刚刚献完血的人,造血系统会忙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地造血,这也仅仅是一段时间,长远来看,并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献血对于造血系统有益。
又有部分学者,通过统计献血者的平均寿命,得出了献血使人长寿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也是有待商榷的。可以去献血的人,本身肯定没有血液病,也没有血源性传染病,这样一个人群本身就是比普通人群更健康的群体,即使不去献血,很有可能也比其他人长寿。因此也无法作为献血使人长寿的铁证。
还有部分学者,称献血可以防治“三高”。这可击中一大波中年人的心头痛处。但是,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很大程度上是机体的调控出了问题,假如不从调节机制入手进行治疗,光是靠献血这样的被动失血,即使短期内血压、血糖、血脂能够降低,很快也会在病态的调节机制下,回到原来的水平。靠献血去防治“三高”,是不现实的。而检测出“三高”的人,其实也不适合献血。
于是这么一个短期来看并不利己,纯粹利他的行为,买账的人依然不多。全国的献血人数占人口百分比,一个百分点都不到。
因此,血站库存一直都比较紧张,动不动就要告急,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考验人性的用血制度。
当然了,这个是有地区差异的,有一些地区,比如深圳、河南,由政府出面或牵头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好,群众能理解、肯信服,这些地方的血库就不是太紧张;要是工作做得不好的地区,就只好经常组织公务员啦,学生啦……成群结队地献血,医护人员也没少献。但是群众不到地震海啸,没有领导发话,就都不肯自主自愿地去献血,结果血库还是经常告急。
政府不能不管这事啊,正常渠道没有血,那么就会催生黑市,黑市的血价格会比国有医疗机构售出的血更贵吗?黑市的血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吗?几率会比国有医疗机构操作不规范造成疾病传播的几率更大吗?这是会最终损害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的。最后政府只好狠狠心,立个规矩:不能只出不进,除了随时要咽气的,只给献过血的人优先用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条规,但是在血库告急的地区,临床医生劝不动患者家属去献血,血站就不发血,没有血,医生就不敢开不急的刀,生怕不开还没事,万一开一半大出血,就眼睁睁看着人没了。病人多一天不开刀,就多难受一天,全家看着都难受,逼得没办法,最后只能屈服。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个没献过血的人,如今躺在医院里需要用血,光拿钱买行不行?医生说不好不好,你要用多少,就得献多少,你现在病倒了献不动,没关系,找人帮你献。直系亲属最好,那边献了多少这边就可以买多少,回头你拿户口本(证明你们是一家人)和发票(证明你买了这么多血)到血站去,可以报销;直系献不了那么多也没关系,非亲非故的到血站来指明献给你也行,但是这一部分的话,只能保证你有量可用,不是免费的了。那么怎么算是指明了献给某个人呢?到同个城市的中心血站,填一份互助献血文书,写明是献给某某某,身份证号多少多少,那边献了多少,这边就可以买多少。要是没人帮你献,遇着血库告急,你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贫血就贫血着咯,腹水就腹水着咯,有钱都没办法咯,最后两袋肯定是要留着万一有抢救用的,不能给你的咯。
就算不是等血保命,难道贫血就不难受了吗?腹水就不难受了吗?为什么我们明明持有技术,却无法保障这些人及时地免受病痛折磨?是因为我们平时都不去献血,血真的不够,只能留给急需血救命的人。任何的物质匮乏都将对人性造成考验,何况是救命的血。
而假如我们还不去献血,这样的囧况有一天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一人要用血,全家没献过几滴血,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帮献血,连好长时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可能都得涎着脸去问一问。还可能有人找上你问:“要血吗?给钱,我帮你献。”纯纯的趁火打劫。
只要身体大致健康的人群,每年去献一两次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损害,虽然短期也不见得能为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好处,但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将由“我为人人”发展到“人人为我”的好事。希望大家摈除误解,放下疑虑,支持国家的这一项工作,使它可以顺利开展下去。
● 说到底,献血这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坦白说,目前不能证明献血可以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可见的利益。
● 只要身体大致健康的人群,每年去献一两次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损害,虽然短期也不见得能为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好处,但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将由“我为人人”发展到“人人为我”的好事。
▍先说说血站。
血站的出现,一开始主要并不是为了降低用血成本,而更多地是为了用血安全,为了规范化管理血液制品的采集和使用。但从血站这个部门推出以来,民间对其一直有很深的误解,认为血站做的是无本生意,免费献的血到了医院就卖两百多一袋,那还不富得流油啊,我不能再去献了,助纣为虐啊。
血站的工作人员也苦口婆心解释了很久:血站不是无本生意,血的采集、检验、保存、配型输注……都是需要花钱的。
你想想抽血用的一次性针、管……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花钱造出来的。
你一定不想被输了肝炎病人、梅毒病人的血,那么采集来的血当然要检验这些项目,实际上,血液制品要检测的项目多达数十项,尽量保证它们都是干净的血才能用于临床,这些检验是不是要花钱做?
你献的血不一定马上有人需要用,那么总得保存起来。剩菜还得放冰箱吧是不是,一袋子鲜血你扔仓库就完了?它不变质?那么总得有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把它们储存起来是吧?这些也是要钱的吧?
而且,依照目前的相关法规,曾经无偿献血的人,假如自身或直系亲属日后需要用血,那么只需要缴纳输血费用,而血本身的钱,是可以凭发票到血站报销的。虽然报销过程繁琐而漫长,十分令人反感,但这仅仅是制度的不完善,并不是没有相关制度。
但是群众中还是有这样的心理:不听,我不听;不献,我不献。我怎么知道献血到底对我的身体有没有害处呢?
▍有些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会造成贫血。
长远来看,其实是不会的。假如献血者的造血功能本来就是正常的,那么TA输出的血细胞可以再造出来,TA的血细胞水平能回到正常水平。假如献血者原有造血功能异常,有贫血,那么在献血前检验的时候,血站医护人员通常都能发现,并且阻止此人献血。
▍有些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会造成免疫力低下。
长远来看,其实也是不会的。刚献完血短时间内类似轻度贫血,与免疫相关的白细胞等也稍低,出现一过性的免疫力稍低,不奇怪,但同前所述,只要献血者的造血功能正常,免疫力也能回到正常水平。
▍有的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担心在献血的过程中感染上传染性疾病。
其实,献血过程中抽取血液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都是一次性的,在接触献血者之前,并未接触过其他人。在规范操作情况下,献血者被传染上疾病的可能实在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想:微乎其微我也不要去冒这个险。说到底,这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
坦白说,目前不能证明献血可以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可见的利益。
曾经有部分学者宣扬定期献血可以刺激造血系统进行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然而人的血细胞本就是会定期更新的,即使不献出去,它们到了时间也还是会凋亡,再由造血系统生产出新的血细胞来替换,也就是说,造血系统本来就是持续在工作的。刚刚献完血的人,造血系统会忙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地造血,这也仅仅是一段时间,长远来看,并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献血对于造血系统有益。
又有部分学者,通过统计献血者的平均寿命,得出了献血使人长寿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也是有待商榷的。可以去献血的人,本身肯定没有血液病,也没有血源性传染病,这样一个人群本身就是比普通人群更健康的群体,即使不去献血,很有可能也比其他人长寿。因此也无法作为献血使人长寿的铁证。
还有部分学者,称献血可以防治“三高”。这可击中一大波中年人的心头痛处。但是,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很大程度上是机体的调控出了问题,假如不从调节机制入手进行治疗,光是靠献血这样的被动失血,即使短期内血压、血糖、血脂能够降低,很快也会在病态的调节机制下,回到原来的水平。靠献血去防治“三高”,是不现实的。而检测出“三高”的人,其实也不适合献血。
于是这么一个短期来看并不利己,纯粹利他的行为,买账的人依然不多。全国的献血人数占人口百分比,一个百分点都不到。
因此,血站库存一直都比较紧张,动不动就要告急,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考验人性的用血制度。
当然了,这个是有地区差异的,有一些地区,比如深圳、河南,由政府出面或牵头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好,群众能理解、肯信服,这些地方的血库就不是太紧张;要是工作做得不好的地区,就只好经常组织公务员啦,学生啦……成群结队地献血,医护人员也没少献。但是群众不到地震海啸,没有领导发话,就都不肯自主自愿地去献血,结果血库还是经常告急。
政府不能不管这事啊,正常渠道没有血,那么就会催生黑市,黑市的血价格会比国有医疗机构售出的血更贵吗?黑市的血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吗?几率会比国有医疗机构操作不规范造成疾病传播的几率更大吗?这是会最终损害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的。最后政府只好狠狠心,立个规矩:不能只出不进,除了随时要咽气的,只给献过血的人优先用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条规,但是在血库告急的地区,临床医生劝不动患者家属去献血,血站就不发血,没有血,医生就不敢开不急的刀,生怕不开还没事,万一开一半大出血,就眼睁睁看着人没了。病人多一天不开刀,就多难受一天,全家看着都难受,逼得没办法,最后只能屈服。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个没献过血的人,如今躺在医院里需要用血,光拿钱买行不行?医生说不好不好,你要用多少,就得献多少,你现在病倒了献不动,没关系,找人帮你献。直系亲属最好,那边献了多少这边就可以买多少,回头你拿户口本(证明你们是一家人)和发票(证明你买了这么多血)到血站去,可以报销;直系献不了那么多也没关系,非亲非故的到血站来指明献给你也行,但是这一部分的话,只能保证你有量可用,不是免费的了。那么怎么算是指明了献给某个人呢?到同个城市的中心血站,填一份互助献血文书,写明是献给某某某,身份证号多少多少,那边献了多少,这边就可以买多少。要是没人帮你献,遇着血库告急,你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贫血就贫血着咯,腹水就腹水着咯,有钱都没办法咯,最后两袋肯定是要留着万一有抢救用的,不能给你的咯。
就算不是等血保命,难道贫血就不难受了吗?腹水就不难受了吗?为什么我们明明持有技术,却无法保障这些人及时地免受病痛折磨?是因为我们平时都不去献血,血真的不够,只能留给急需血救命的人。任何的物质匮乏都将对人性造成考验,何况是救命的血。
而假如我们还不去献血,这样的囧况有一天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一人要用血,全家没献过几滴血,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帮献血,连好长时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可能都得涎着脸去问一问。还可能有人找上你问:“要血吗?给钱,我帮你献。”纯纯的趁火打劫。
只要身体大致健康的人群,每年去献一两次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损害,虽然短期也不见得能为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好处,但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将由“我为人人”发展到“人人为我”的好事。希望大家摈除误解,放下疑虑,支持国家的这一项工作,使它可以顺利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