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水磨疃共有八条街,每条街需各备有抬龙王的无顶硬木轿子一座,铁头抬扛两根,绞车大绳两条,榆木绞棒两个,直径一米多的四人抬、四人敲的大抬鼓一面,直径二尺多的大铜锣一面,直径一尺多的大铜钹一副。求雨这天,从村里八条街选出8×8名壮汉,各组成一个队,共八支队。其中七个队抬七位龙王,一个队负责送水楼的大龙王塑像。人人腰裹蓝土布腰带,腿缠蓝土布裹腿,肩披垫肩,身著整齐、统一的蓝色服装,头戴用柳条编扎的树枝圈帽,卷起裤腿,打着赤脚,伴着礼乐,大步流星、铿锵有力地前行。其中,还事先遴选若干眉清目秀、聪颖智慧的少男少女,行进时怀抱空水圣瓶。祈雨过程中,如果有谁胆敢不戴柳条帽,就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不敬,或对天公的不诚,会遭到周围人柳条鞭子的无情“款待”。沿途路过的家家户户,则须清水泼道,摆出供桌,杀猪宰羊(随愿而不强行规定,一般富裕人家才搞),烧香磕头,请求上天大发善心、慈落甘霖。先是祈雨大军齐聚大庙庙前广场,由耿麻两姓族长联合主持祭拜水神爷商汤与龙王爷大典仪式。之后,毕恭毕敬地从送水楼(水宫)把龙王大塑像和正殿内的其它龙王,请进八抬大轿里,由长老、官方代表和乞归重绅等率领众乡绅一行人,簇拥护驾于其左右,沿着预先卜算好的路线,入浑源城,向塞北第一名山北岳恒山(浑源州治正南4公里)迎取“神水”处挺进。抬在座轿上的“龙王爷”尽管沉甸甸,但祈雨队伍看上去却虎虎生风、毫不费力,大概和《红高粱》里壮汉迎酒神场面差不多。当“龙王爷”开进浑源城后,不断有异地乡绅和他乡群众陆续加入进来,逐渐变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加上成千上万围观看热闹的民众,声势蔚为壮观,堪称气吞山河!到了县城,先去县衙举行官民同向老天祈雨的仪式。开始前,衙役们先在衙门前摆好供桌,毕恭毕敬地把龙王塑像在供桌上安顿好。人们不禁要问:祈雨纯属是民间自发行为,天高皇帝远、一向高高在上的衙门,岂会显露出如此恭顺谦卑的敬畏态度?大家尚不谙知:在这严重的旱灾面前,哪个县官还敢冒亵渎神灵、触犯众怒的“滔天罪名”而对祈雨队伍有所怠慢和漠视?因而,祈雨队伍一到,县官与同僚便马上出来,与民众一道祈雨。他们庄重静穆地向龙王塑像上香、敬纸、跪拜,几近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与万民齐喊“老天爷爷下大雨”的口号。接着,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把祈雨气氛推向了顶潮。县衙祭拜完毕,祈雨人流开始穿街过巷到永安城内的玉皇阁、北岳行宫、永安寺、文庙、关帝庙和圆觉寺等大型寺庙去拜祭、作寻雨。所到之处,沿街所有店铺、作坊和富户都必须在门前摆放香案,以待上香、敬纸之用。若有哪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祈雨活动装聋作哑、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我行我素,祈雨群众就会立马掉转铁头抬杠,横冲直撞这些不识时务家伙儿们的门窗。甚至闹腾得厉害时,还会将他们的房檐给挑掉,直到对方告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