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播种期-苗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利,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搞好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播种期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择抗耐病品种
应选择高产、优质、稳产、抗耐病虫玉米品种。建议推广蠡玉37、宇玉30,矮单268,邢抗2号、京单28、衡单6272等抗性较强的品种;在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可选用石玉8号。优质、抗耐病品种的选用,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地下害虫和苗期蓟马。根据近年来各地的病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杀菌剂、杀虫剂或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可有效控制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1.专用种衣剂包衣:可选用20%克·多·戊种衣剂,用量为50ml包种子5~7kg;或25%萎·克·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包衣时药种重量比为1:40~50,注意种子包衣后应避免阳光直晒,放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既防病治虫,又便捷省时、省力。
2.药剂拌种:若包衣种子的种衣剂中只含有杀菌剂或杀虫剂一种成分的,要另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再次进行拌种。
(1)杀菌剂拌种 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灵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适量,拌种50kg。防治丝黑穗病可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每公斤种子用量为1~2毫升。
(2)杀虫剂拌种 为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蛴螬。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乳油,用量不超过100ml,兑水适量,拌玉米种100kg,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
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一)玉米化除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狗尾、黎、苘麻、打碗花、马齿苋等,它们除与作物争肥水外,还可作为毒源传播病毒,应及时进行化除。选择优质对路除草剂,掌握最佳用药期,严格按用药量操作。(1)亩用40%异丙草·莠悬浮乳剂200ml,兑水50kg,在玉米播后芽前喷施。(2)出苗后亩用23%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100毫升,或40克/升烟嘧磺隆油悬浮剂100毫升加莠去津(或异丙草·莠)100毫升,在玉米3~5叶期喷施。应注意喷施含有烟嘧磺隆的苗后除草剂时,严禁加入有机磷杀虫剂混喷,喷药前后一星期也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出现药害。
(二)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1.苗期常见害虫有灰飞虱、蚜虫、蓟马、瑞典蝇、玉米耕葵粉蚧、二代粘虫、各种毛毛虫等,灰飞虱、蚜虫还是玉米病毒病的传毒媒介。防治方法:发生玉米耕葵粉蚧的地块在苗期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及时进行灌根。瑞典蝇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在玉米齐苗后3~5天内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粘虫在幼虫三龄前,心叶出现透明小斑点时用药,可用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每亩30~40g,溶于40~50kg水中喷雾。其它害虫可亩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2.玉米病毒病防治 玉米出苗后,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25%吡蚜酮20~30克,可同时加入20%盐酸吗啉呱·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此外还应采取适期晚播、拔除病株、抓紧施肥浇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3.防治地老虎 早发现早防治。当玉米初苗,心叶被害率达5%时,进行喷药防治。
(1)喷施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亩喷施50kg要喷撒均匀,不仅喷到玉米苗上,也要喷到杂草上。
4.防治二点委夜蛾 可采用撒毒饵、灌药和喷药三种方式。
(1)撒毒饵: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200毫升加48%毒死蜱乳油300~400毫升,或1%甲维盐1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适量水喷拌在4~5公斤炒香的麦麸上,也可拌切碎的青菜叶或杂草,于傍晚顺玉米垄撒施,防效达85%以上。
(2)灌药:喷灌玉米苗,可将喷片摘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直接用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亩用48%毒死蜱乳油5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300~400毫升,或1%甲维盐50~2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200~300毫升,药液量要大,一般亩用药液在75~100公斤左右,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厘米左右的害虫藏匿处。防效可达80%左右,除5龄幼虫部分没死亡,一般低龄幼虫都死亡。
(3)喷药: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或40%辛硫磷乳油2000倍喷雾防治。
播种期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择抗耐病品种
应选择高产、优质、稳产、抗耐病虫玉米品种。建议推广蠡玉37、宇玉30,矮单268,邢抗2号、京单28、衡单6272等抗性较强的品种;在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可选用石玉8号。优质、抗耐病品种的选用,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地下害虫和苗期蓟马。根据近年来各地的病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杀菌剂、杀虫剂或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可有效控制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1.专用种衣剂包衣:可选用20%克·多·戊种衣剂,用量为50ml包种子5~7kg;或25%萎·克·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包衣时药种重量比为1:40~50,注意种子包衣后应避免阳光直晒,放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既防病治虫,又便捷省时、省力。
2.药剂拌种:若包衣种子的种衣剂中只含有杀菌剂或杀虫剂一种成分的,要另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再次进行拌种。
(1)杀菌剂拌种 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灵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适量,拌种50kg。防治丝黑穗病可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每公斤种子用量为1~2毫升。
(2)杀虫剂拌种 为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蛴螬。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乳油,用量不超过100ml,兑水适量,拌玉米种100kg,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
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一)玉米化除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狗尾、黎、苘麻、打碗花、马齿苋等,它们除与作物争肥水外,还可作为毒源传播病毒,应及时进行化除。选择优质对路除草剂,掌握最佳用药期,严格按用药量操作。(1)亩用40%异丙草·莠悬浮乳剂200ml,兑水50kg,在玉米播后芽前喷施。(2)出苗后亩用23%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100毫升,或40克/升烟嘧磺隆油悬浮剂100毫升加莠去津(或异丙草·莠)100毫升,在玉米3~5叶期喷施。应注意喷施含有烟嘧磺隆的苗后除草剂时,严禁加入有机磷杀虫剂混喷,喷药前后一星期也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出现药害。
(二)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1.苗期常见害虫有灰飞虱、蚜虫、蓟马、瑞典蝇、玉米耕葵粉蚧、二代粘虫、各种毛毛虫等,灰飞虱、蚜虫还是玉米病毒病的传毒媒介。防治方法:发生玉米耕葵粉蚧的地块在苗期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及时进行灌根。瑞典蝇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在玉米齐苗后3~5天内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粘虫在幼虫三龄前,心叶出现透明小斑点时用药,可用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每亩30~40g,溶于40~50kg水中喷雾。其它害虫可亩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2.玉米病毒病防治 玉米出苗后,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25%吡蚜酮20~30克,可同时加入20%盐酸吗啉呱·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此外还应采取适期晚播、拔除病株、抓紧施肥浇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3.防治地老虎 早发现早防治。当玉米初苗,心叶被害率达5%时,进行喷药防治。
(1)喷施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亩喷施50kg要喷撒均匀,不仅喷到玉米苗上,也要喷到杂草上。
4.防治二点委夜蛾 可采用撒毒饵、灌药和喷药三种方式。
(1)撒毒饵: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200毫升加48%毒死蜱乳油300~400毫升,或1%甲维盐1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适量水喷拌在4~5公斤炒香的麦麸上,也可拌切碎的青菜叶或杂草,于傍晚顺玉米垄撒施,防效达85%以上。
(2)灌药:喷灌玉米苗,可将喷片摘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直接用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亩用48%毒死蜱乳油5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300~400毫升,或1%甲维盐50~200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200~300毫升,药液量要大,一般亩用药液在75~100公斤左右,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厘米左右的害虫藏匿处。防效可达80%左右,除5龄幼虫部分没死亡,一般低龄幼虫都死亡。
(3)喷药: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或40%辛硫磷乳油2000倍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