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国 早期史籍不见此国的记载,系据近年的考古发掘而得知。1991年6月至12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定州市西北郊的北庄子商代墓群进行了钻探发掘,发现墓葬108座,发掘80座,其中商代42座,大型墓为10座。出土的青铜器比重较大,共274件,陶器很少。这批墓葬排列有序,制作规整,等级森严,普遍流行着残酷的殉人、殉狗制度,随葬品亦较丰富,显然在商代非一般平民所拥有,发掘者认为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奴隶主贵族墓群,而且是方国贵族墓群。
关于该方国之名,铜器鼎、觥、爵、戈上多铸有铭文符号“×”,形如双目中间一手持利器,大同小异,显然是是族徽或方国之名。对此铭文的解释,《啸堂集古录》中录有一例鼎文,释为“瞿”字,《金文编正续编》中录有六例鼎、觚、觯、戈等铭文,归之为图形文字之列;《文字源流浅说》释之为“×”,即旧体“贤”字等。因一件铜器上铸有“又”,因此有的学者径称此方国为又族。[43]定州应是又族的封地。据介绍,定州这批墓葬从总体上观察,无论从其墓葬形制,埋葬制度,或者是铜器、陶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看,都显示出和商王朝中心一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商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其墓葬年代约当殷墟二、三期,因此知是商王畿北面的一个诸侯方国。[44]
关于该方国之名,铜器鼎、觥、爵、戈上多铸有铭文符号“×”,形如双目中间一手持利器,大同小异,显然是是族徽或方国之名。对此铭文的解释,《啸堂集古录》中录有一例鼎文,释为“瞿”字,《金文编正续编》中录有六例鼎、觚、觯、戈等铭文,归之为图形文字之列;《文字源流浅说》释之为“×”,即旧体“贤”字等。因一件铜器上铸有“又”,因此有的学者径称此方国为又族。[43]定州应是又族的封地。据介绍,定州这批墓葬从总体上观察,无论从其墓葬形制,埋葬制度,或者是铜器、陶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看,都显示出和商王朝中心一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商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其墓葬年代约当殷墟二、三期,因此知是商王畿北面的一个诸侯方国。[44]